谭张梅的三足鼎立已经形成,新人们的表现更值得一提。1984年出道的张学友凭着《情已逝》顺利地跻身“十大”,相比1983年出道的吕方来说,这个成绩似乎说明张学友后来居上、更胜一筹,但事实上是不好这样比的,两人作为“宝丽金”和“华星”各自力捧的新人可谓不分轩轾,都是第一张唱片即获奖。看看其他新人处女唱片的命运,就能清楚这样的成绩多么不容易——1985年,林忆莲、周启生、刘德华都发行了进入歌坛的第一张唱片,前两者反映平平,而刘德华唱功太稚嫩惨遭媒体批评,还因为和“无线”的合约问题,有三首歌被封杀了。相比之下,1985年邝美云的处女唱片《再坐一会》有双白金的销量,表现是相当突出的了。

1985十大劲歌金曲林子祥嗨爆全场(香港十大劲歌金曲30年)(1)

若论唱功,吕方是可以在香港流行乐坛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他和梅艳芳一样是在“新秀歌唱大赛”上出道,是第二届的冠军。

1984年第三届的冠军实力也不俗,他其实在1982年第一届就参赛过,据说张国荣还帮助过他,可惜止步在前三十强。1984年他重新参赛,击败了戴思聪的女儿戴蕴慧获得冠军。但他的歌唱道路却没有梅艳芳和吕方顺利,苦熬了8年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但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喜剧演员:张卫健。

1985十大劲歌金曲林子祥嗨爆全场(香港十大劲歌金曲30年)(2)

张卫健第一张专辑《真真假假》

在1985年的第四届比赛上,又有一批新人出道了,冠亚军分别是杜德伟和苏永康,但有两个没有名次的新人却不得不提,一个是李克勤,另一个是周慧敏。李克勤很快又在同一年的“全港十九区业余歌唱大赛”上夺冠。周慧敏出道后的男友就是参加张卫健那一届(1984年)的陈德彰,1986年黄耀光与他合作组成了“Raidas”乐队,《吸烟的女人》是他们的代表作,乐队火过一阵子就解散了(关于香港的乐队组合,我们以后会用一章的篇幅来写,潮流兴夹Band),却捧红了它的填词人林夕(专辑十首歌,他作词9首,另一首是黄凯芹作词)。周慧敏的绯闻男友不少,可要说起最出名的那位,要等到1987年第六届“新秀歌唱大赛”才会出来:亚军刘锡明。

1985十大劲歌金曲林子祥嗨爆全场(香港十大劲歌金曲30年)(3)

Raidas专辑《传说》

1985年的“新秀歌唱大赛”是最出人才的一届,除了杜德伟、苏永康、李克勤、周慧敏外,同时崭露头角的还有吴国敬、草蜢、梁雁翎,加上下一届的许志安、黎明、关淑怡、袁凤瑛,这两年为香港流行乐坛贡献了一大批人才。

但不是所有新人都可以唱出来,1984年,香港出现过一支组合,当时的成员是16岁的胡渭康、17岁的林利和21岁的孙明光。其中孙明光是吕方那届(1983年第二届)的亚军,林利和胡渭康则是梅艳芳那届(1982年第一届)的参赛者。其实,这支组合最早都是由第一届新秀组成的,不过排练时,当时的成员蒋庆龙扭伤了,无奈退出,只好让第二届亚军孙明光顶班加入,由此固定了组合阵容——这支乐队就叫“小虎队”,和几年后台湾“小虎队”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现在网络上还有歌迷在问“无线”剧集《新扎师兄》的主题歌《伴我启航》为什么没在台湾“小虎队”的专辑中出现过,就是因为不知道香港也短暂存在过一支“小虎队”。《伴我启航》是粤语歌曲,怎么可能是台湾小虎队的作品?

1985十大劲歌金曲林子祥嗨爆全场(香港十大劲歌金曲30年)(4)

香港小虎队,当年是这款

1985十大劲歌金曲林子祥嗨爆全场(香港十大劲歌金曲30年)(5)

不知道哪年的图片,反正是老虎队了

如果说张卫健苦熬8年已经很不走运了,那么,这支“香港小虎队”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他们仅仅存活一年就解散了,只留下了不多的几首歌。但内地的早期歌迷应该不会对他们的歌陌生,当年有部很火的香港电影叫《霹雳情》,其中的主题歌就是“香港小虎队”原唱的,他们还唱了一支插曲,恐怕老歌迷还能哼唱出来,这首歌叫《请你等等我》。

《请你等等我》的国语翻唱者叫“牛虎豹”,这三个字可以说是内地流行乐坛盒带时代的标志性符号。说到“牛虎豹”,不得不提到天津的老艺术家牛万里,1985年,在内地对通俗唱法还很有微词的时代,这位思想相当新潮的老艺术家自己编曲、配器、演奏并指挥,推出了《牛虎豹》专辑,演唱者牛虎、牛豹都是他的儿子,而另外一个人则是他的徒弟许丽丽——1986年第二届全国青歌赛业余通俗唱法的冠军。

1985十大劲歌金曲林子祥嗨爆全场(香港十大劲歌金曲30年)(6)

牛虎豹,当年火得一塌糊涂

1985十大劲歌金曲林子祥嗨爆全场(香港十大劲歌金曲30年)(7)

许丽丽,一天唱歌都没学过,参加青歌赛前是天津某公园餐厅服务员

电影《霹雳情》有好几首插曲,分别由梅艳芳、吕方演唱——他们都是“新秀歌唱大赛”出来的新人,看来公司也是想给他们同样的机会公平竞争,不过,“香港小虎队”拿到了《请你等等我》这样的好歌,又多唱了分量更重的主题歌,起点并不低,可是三个人组团也没唱出什么名堂,在娱乐圈里混饭,不认命就是不行——下一个认命的新人,就是前面提到的第六届亚军刘锡明,好歌一大把,形象也不赖,可偏偏因为周慧敏而得罪了倪震。

说回1985年,这确实是个新老两代歌手交班的时段,谭张梅这样的中坚风起云涌,张学友、吕方这样的新人有亮点,老前辈更是不甘落后。

这一年度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罗文拿了个“荣誉大奖”,这很让人奇怪他为什么没有“金曲”奖项入账,实际上,1984、1985两年,他没怎么唱流行歌,而是在忙活粤语舞台剧《柳毅传书》,又跑到广州开了7场演唱会。和罗文一起忙活《柳毅传书》的人曾经在广州做过歌舞团团长,到香港——也是个奇迹,游泳偷渡过去的——后参加了“无线”的第三期艺人训练班,和周润发、吴孟达是同学,他就是201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得主卢海鹏。他有个弟弟叫卢海潮,演过一部当年堪称传奇的电视剧:《虾球传》。

1985十大劲歌金曲林子祥嗨爆全场(香港十大劲歌金曲30年)(8)

作为和罗文同时代的另外两位老前辈,也获得了1985年度的“金曲”,一个是苏芮,一个是许冠杰。

苏芮的获奖金曲《谁可相依》不必多介绍,值得一提的是苏芮加唱《车站》时合唱的人,他叫夏韶声,香港摇滚乐的教父级人物,也是一位严谨的独立音乐人,张国荣翻唱的《童年时》和刘德华翻唱的《交叉点》就是他的原唱,但可惜的是,内地观众认识他,多半是因为他在陈小春版《鹿鼎记》中扮演了陈近南。

1985十大劲歌金曲林子祥嗨爆全场(香港十大劲歌金曲30年)(9)

再说许冠杰,“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办了三届,直到1985年度他才第一次拿个“金曲”奖回去,获奖的歌曲《日本娃娃》无论从音乐还是内容题材上来看,都可以说是许冠杰的“神作”之一。曾有人评论《日本娃娃》,说它用诙谐的方式影射了当时香港社会“哈日”的现实,这是不是许冠杰创作的初衷,暂且不论,但当时香港流行音乐原创力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就拿1985年度“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来说,“十大”中竟然有6首歌是翻唱日语歌曲的。

若说到翻唱,就不能不提1985年必须书写的这位前辈:林子祥。

下节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