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仿佛还历历在目,安徽100多名婴儿,头大四肢短,被称为“大头娃娃”。可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这是一场为偷梁换柱的违法事件:三鹿奶粉中原有的乳粉被香精,淀粉还有蔗糖取代。从而酿造了一场场的悲剧,摧毁了千万家庭的幸福。
食品监管局出台相应婴儿配方乳制品管理条例
其实,在三聚氰胺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在2016年10月1日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颁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并开始大力整合奶粉市场,规定奶粉的配方不得超过9种产品配方。所有的乳制品企业,也需要按照规定行事。
这个规定的发出并不是空穴来风,中国母婴市场的规模接近4万亿元,婴儿奶粉的规模更是超过了1300亿元,并且仍然在快速增长。可是这种增长和国产奶粉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这到底是归咎于大部分人都太过于崇洋媚外,还是国内奶粉的作奸犯科彻底伤透了国人的心?
其实假奶粉,毒奶粉的案例近几年是层出不穷,2016年广东的雅士利乳业就被点名批评,雅士利的奶粉赠品存在着严重的以次充好的现象,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过期后重新改生产日期的货源和回收空罐子后重新填充的以次充好的货。但是短短三四天,雅士利的动作就频繁,中老年奶粉在超市下架,并且紧急召回所有奶粉。
“倍氨敏”品牌将固体饮料充当特医奶粉销售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再出现此类事件,可是17年后的,大头娃娃的事件再次出现,湖南郴州永兴县有母婴店将蛋白固体饮料“倍氨敏”冒充婴特医奶粉进行销售欺骗消费者,导致多名幼儿患病。
由于很多婴儿在0-24月都会出现对于牛奶等蛋白质过敏等反应,所以需要食用特殊的特医奶粉,这次以固体饮料来充当特医奶粉的事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开始介入调查, 准备依法查处,并且向社会公布相应的调研结果,并且对母婴店进行依法的调查处理。
为何时隔十七年,相同的剧情又再一次的上演。其实中国近几年发生的伪造奶粉的事件,不占少数,湖南郴州永兴县只是其中的一例,那么究其原因这种事件,层出不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20元的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出售,售价可达到上百元其实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倍氨敏”想着依靠打“擦边球”私下去篡改产品的定位,将成本为20元的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出售,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产品利润。按照市场售价一罐特医奶粉的利润在上百元,那么一旦销售量提高,将会是一笔极大可观的收入。一旦尝到了高利润的“甜头”,再要折返固守道德,就显得有些心有余力不足。
并且另外一个优势在于,不用做什么宣传营销。特医奶粉的销售量总是刚需,需求量并不占少数。有将近40。9%宝宝的家长反馈,自己的宝宝在2岁之前都发生过过敏性症状,对普通的乳制品不耐受,需要食用特医奶粉。
有了销量,大幅度提升了单价。那么势必会带来极为可观的收入。毕竟在利益方面,道德和法律都显得很苍白。可以推算出来,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永兴县的爱婴坊出售564罐,那么他的盈利额都在6,7万之间。类似于永兴县这样的县级市,月工资普遍再3000元左右,年收入也就在10万元左右。单靠卖奶粉就能赚6,7万元,这笔客观的收入无疑对于商贩是一笔巨大的诱惑。
“倍氨敏”属于欺诈性宣传危害消费者权益这次的事件和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有所不同,三鹿奶粉是将三聚氰胺添加到奶粉里面从而提高蛋白质含量,从而导致很多婴儿的营养不良。是属于欺诈性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但是按照固体饮料标准生产的“倍氨敏”可能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但其针对产品的迷惑性宣传严重的危害到了消费者的权益。它本身产品没有问题,但是却是属于固体饮料的范畴和特医奶粉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其实目前来看,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奶粉行业持续的回暖,婴幼儿的奶粉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相关数据显示,婴幼儿奶粉的零售额已经从2013年的911亿元涨幅至2017年的16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6%.但是,如何加强对奶粉行业的管制,在面对巨额利益的时候仍然能够守住内心道德的底线,值得思考与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