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巧主动造窝诱鱼法

无论是大面积的水域(如湖泊、水库)还是小面积的水域(如池塘),鱼在水中绝对不是平均分布的,有些地方是鱼较为集中的地方(栖息地),有些地方是鱼游动时经过的通道,而有些地方很少有鱼光顾。钓鱼人为了钓获鱼,常常在水边仔细观察,来回走动,目的就是找到鱼较为集中的鱼窝。这些鱼窝是天然形成的,如某处水草较为茂盛,某处的水底是深沟,某处水势平缓,某处的岸边有打谷场或大树,水中有谷粒或水果、鸟粪。可是并非所有的水域都有这些天然形成的鱼窝。怎么办?就得人工造窝,通过钓鱼人的行动,使水中形成建爱栖息、有食可吃的鱼窝。

造鱼窝是有技巧、诀窍的。以下几点做法可供钓友们参考:

1.造鱼窝首先考虑地形、环境状况

水中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造鱼窝的,首先必须考虑水中的状况及岸边的各种情况。

水底的地形相当重要。水底的地形怎么了解呢?往往可以从岸边的地形判断出水中的地形。如岸边是个斜山坡,那么水下也大多是个斜坡;如岸边是个两山相夹的山洼,水下也大多是个洼地;岸边是农田、庄稼地,水下也大多是平缓的地势。有时还可以询问附近的农民,了解水底的地形状况。

图 窝外窝

窝外窝多选在主窝的外侧。因为鱼多从外侧游过,首先发现外窝的少量饵料,然后循着饵料游到主窝。

主窝大,外窝的范围也大;主窝小(如只钓一天的主窝),外窝也小。

(6)养窝。养窝就是使窝内的饵料不被鱼吃完,保持窝内始终有饵料供鱼享用。若是只钓一天的窝,续投饵料的量不宜过多,但需每过半个小时或1个小时再往窝内续投。若是连钓几天的窝,则需每天投放饵料,其量也应1 小于刚开始的量,后几天也可隔天一投或隔两天一投,像前边介绍的那两位钓大鱼的钓友那样续投。

(7)根据所钓获的对象鱼投饵养窝。在一个鱼窝可能钓获几种鱼,如既有鲫鱼也有鲤鱼,或者有草鱼。但并不是每种鱼的数量一样,或鲫鱼多或鲤鱼多。若某种鱼钓获量大,则说明窝里的饵料受这种鱼的喜爱,钓者就可以适当调整饵料的成分,加大某种饵料的分量。因为诱饵由多种物质组成,如小米、麦麸、饼粉等。不同种鱼对不同饵料有着自己的偏好。

(8)初次造新窝,饵料的气味宜浓一些。这些气味多呈香味、甜味。其目的是扩大影响范围,以尽快诱鱼进窝。

3.巧记诱饵窝点的方法

到了水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投放诱饵造窝。大多数人的习惯是投多个窝点,这叫“广布窝多钓鱼”,因为钓者暂时还不知(不确定)哪个窝点的鱼多。但是窝点多了,投了诱饵后往往记不准每个窝的准确投放点。钓友们常用的方法是在投饵的岸上放块石头或插个小棍。光这个标记还不行,还必须记住在水中的准确窝点,如离岸有多远,是直线方向还是偏左、偏右。笔者的妙法是三点标记法。记住这三个点,窝点十分准确,一点不会有偏差。

第一点自然是钓者投饵的岸边。可以放块硬土、石块,或插个小棍,或放钓者的一个实物。

第二点是岸对面的点。找个有特点的标志,如对面有根电线杆、有棵大树、有几间住房、有人们洗衣用的搓板,或水中的某个草洞、某个倒入水中的树枝。使自己的窝点与对岸的标志物成一条直线。

第三点是左边(或右边)的标记物。标记物类似第二点的标记物,选有特点的。使自己的投饵处与左方或右方的标志物在一条横线上。

有了这三个点,记住这三个点,就能保证你的窝点不会出现偏差。

当然,窝点不宜过多,以2-3个为宜。窝点太多,既记不清,也浪费饵料。

若钓了一两个小时,3个窝点都钓过了,一定会发现哪个窝点上鱼多,再把此窝做重点窝,把不上鱼的窝点淘汰掉,或者再选一两个新窝点。诱饵窝点如图2所示。

夜钓水库如何快速诱鱼进窝(钓鱼技巧主动造窝诱鱼法)(1)

图2 诱饵窝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