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秘方(传说中的祖传秘方)(1)

导读:

12月25日,由复旦大学医学博士联盟主办的2015“healthsay医学科普征文大赛”公布第一轮评审结果。12篇优秀作品晋级第二轮评审。

今年healthsay医学科普征文大赛于10月15日正式开启,在45天的征稿时间里,共吸引到全国15所高校和单位的40余位医学生投稿参赛。经过第一轮大众评审的评选,共有12篇优秀作品晋级。

下文为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DD(笔名)医师的晋级作品“传说中的‘祖传秘方’能治愈类风湿关节炎?

民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秘方(传说中的祖传秘方)(2)

类风湿关节炎在医学上的定义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病因不明,多见于中年女性。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关节异常增生形成绒毛状突入人关节腔,对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肌腱等组织进行侵蚀,引起关节关顾、骨、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1]。是不是专业到让你不知所云?简单来说它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畸形(小关节为主,如手指关节),除了关节症状外常见症状外有时还会出现的还有皮肤类风湿结节,就是那个突起的小硬包。让我们来点图片让大家直观认识一下。

民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秘方(传说中的祖传秘方)(3)

是什么原因让它发生的呢?细菌?病毒?NO!当今医学还不能告诉你为什么它会发生?WHAT!敌人这么强大,我们却不知道它们打哪来?谁派它们来?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难道这场战我们要不战而败?放轻松,古语不是还云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我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们会发病,不过科学家们通过对患者血液检验、病变关节影像学检查,发现了特异性较高的血液指标,还有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2]。当我们出现关节晨僵、对称性的关节疼痛(小关节为主,如手指关节)、关节肿胀、关节畸形,我们就可以去医院看看风湿科医生了,医生会给你查查关节、验验血、拍拍片子,别怕花钱,这些是诊断及评估病情必须的。做完检查医生如果告诉你不是类风湿关节炎,只是职业或生活习惯不对引起的关节疼痛,那当然就放心了。如果医生告诉你确实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也别慌,积极、早期、联合治疗是可以控制病情的,但以目前的医疗手段,只能稳定病情,还不能彻底根治。所以患者需要做好心理建设,这个病是需要长期、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有的患者吃了一段时间药觉得疼痛好了,就自行停药;还有的患者吃了一段时间药,觉得缓解不明显,就自行停药;还有部分患者直接听信广告、朋友介绍的祖传秘方。当这些患者再次来医院就诊时,很多因延误治疗,病情加重,甚至已经出现了关节畸形,畸形一旦产生这时候药物治疗已经没有了作用,不得不靠外科治疗,得不偿失。祖传秘方、电视广告,小医院,小诊所等,以盈利为目的,不顾患者安危,打着“治愈类风湿关节炎”,“不靠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畸形”等旗号,大家一定不能误信!

当然传统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确有独特治疗作用,也是值得研究和发扬。大部分患者认为中医疗法没有副作用,而舍弃西医的治疗,其实中西医两者的治疗是不相矛盾的,而且两者的地位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医嘱用药。还需谨记的是药三分毒,例如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常用中药“雷公藤”,治疗效果确实不错,所以,一些不法“神医”自以为聪明,把它磨成粉,加激素,加其他的中药或者西药,宣称是“几十代祖传秘方”“再世华佗的灵药”,坑害患者!这样做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跟“诈骗犯”没两样!

尽管不能根治,但要告诉大家的是,积极正确的综合治疗可使80%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缓解,只有少数患者才会最终致残[3]。过度的关节使用或长期关节失用及不良刺激均可加重病情。最后重要的事说三遍,拒绝“祖传秘方”,正规医院治疗!拒绝“祖传秘方”,正规医院治疗!拒绝“祖传秘方”,正规医院治疗!

参考文献:

[1] Schellekens G A, Visser H, De Jong B AW, et al. The diagnostic properti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tibodiesrecognizing a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J]. Arthritis & Rheumatism,2000, 43(1): 155-163.

[2] Yood R A, American College ofRheumatology Subcommittee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Guidelines. Guidelines forthe manage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2002 update[J]. 2002.

[3] Firestein G S. Evolving concepts ofrheumatoid arthritis[J]. Nature, 2003, 423(6937): 356-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