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来讲,可以说是靠着出土文物出土的多少来推进的,若是没有这些出土文物,我们对于古人的了解,可能也没有今天这样全面。

就在前几日,陕西西安的考古队,在发掘唐代元氏的家族墓葬群时,发现了一件颜真卿真迹,这里的真迹指的是颜真卿亲笔书写的书丹作品,此作据考证乃是书于公元747年左右,内容是为元大谦的妻子罗婉顺所写,彼时的颜真卿还担任长安县尉。

颜真卿早期真迹首次公开(颜真卿早年楷书真迹被挖出)(1)

颜真卿楷书《清远道士诗》

这个时候的颜真卿才30多岁,书风与在同地点出土的《王琳墓志》颇为类似,在点画的用笔和结字方法上,尚保存着较为浓厚的欧阳询与徐浩楷书的风格。

此碑便是这几日在书坛备受关注的《罗婉顺墓志》。

可惜的是,我们将此碑经过反复推敲,发现此碑书丹极佳,但刻工属一般水平,并没有完全展示出颜真卿的楷书境界,与皇家敕书的《多宝塔碑》的刻工相去甚远,甚至比起颜真卿的《罗琳墓志》来,也有一定的距离。

颜真卿早期真迹首次公开(颜真卿早年楷书真迹被挖出)(2)

颜真卿楷书《清远道士诗》

颜真卿传世的楷书作品极多,为众人所熟知的,有早年的规整楷书《多宝塔碑》,在厚重方面,有备受推崇的《颜勤礼碑》,在苍茫和古拙方面,有著名的《麻姑仙坛记》、《李玄靖碑》,大气磅礴的作品有《东方朔画赞》等等。

对于一位优秀的书法高手而言,在他人生当中的每一个阶段。其书法风格皆有不同,甚至在同一时期写出来的作品也不同,这便是一个书法家的艺术功底。

颜真卿早期真迹首次公开(颜真卿早年楷书真迹被挖出)(3)

颜真卿楷书《清远道士诗》

反之,当代的某些书法家,几十年来,书风一成不变,将书法写成了印刷体,毫无艺术性可言,与古人则相去甚远。

宋朝有一位收藏家,叫做刘元刚,江西人,进士出身,由于他的努力,唐代的大量颜真卿作品被保存了下来,他经过多年的搜集和潜心整理,编成了著名的《忠义堂帖》,此帖收录了许多颜真卿的刻帖,乃是颜真卿书法的一座巨大的宝库。

颜真卿早期真迹首次公开(颜真卿早年楷书真迹被挖出)(4)

颜真卿楷书《清远道士诗》

在这一从《忠义堂帖》当中,有《裴将军诗》、《麻姑仙坛记》、《送刘太冲序》、《书马伏波语》等等冠绝一时的作品,而其中有一件颜真卿的楷书名作,与刚刚出土的这件《罗婉顺墓志》风格极为相似,但是书写意趣跟整体气格,要胜其远甚。

这就是颜真卿著名的《清远道士诗》。

这件《清远道士诗》是世人不多见,但是极为精彩的楷书作品,此碑所录内容乃是颜真卿的朋友清远道士写的诗数首,字字毫无“流俗”之气,点画精致且无后人所谓之“臃肿”之感,此帖单字在取法上,颇有初唐意境,也与颜真卿晚年的墨迹《自书告身帖》风格相类。

颜真卿早期真迹首次公开(颜真卿早年楷书真迹被挖出)(5)

颜真卿楷书《清远道士诗》

此作的楷法已将极细微的变化变化融汇在平正当中,没有一定的眼界不太容易看得出来,此作在气格上可媲美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一件不可多得楷书经典法帖!

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其楷书承袭了初唐一脉的险绝体势,并且吸取了汉魏用笔的篆籀意境,所以“颜体”楷书,无论放到多小,也无论放到多大,都能够极尽其意,从这一点而言,是“二王”一脉书者所不具备的特征, 这也是为什么颜真卿成为后世影响力最大的楷书大师之一。

颜真卿早期真迹首次公开(颜真卿早年楷书真迹被挖出)(6)

颜真卿楷书《清远道士诗》

如今,我们通过多方努力,将颜真卿的这件《清远道士诗》按照原作大小进行1:1复制,还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极为清晰。

欲购颜真卿此《清远道士诗》,请点击下面惠购

颜真卿早期真迹首次公开(颜真卿早年楷书真迹被挖出)(7)

颜真卿楷书《清远道士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