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1)

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概括记述了古白河由赤城东南流,经今延庆、怀柔出山的大体流向:『……沽水又东南,右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东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流,又曲而东南入沽水』。这里的沽水,就是今天的白河。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2)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3)

《水经注》涉白河原文为:“(水)出且居县,地理志曰:水出县东南流径大翮山、小翮山北历女祁县故城南。东部都尉治王莽之祁县也……东南流径候卤城北,城在居庸县西北二百里,故名云候卤。太和中更名禦夷镇……”。

“山之表又东南径温泉东,泉在山曲之中,又径赤城西,屈径其城南,东南入赤城河。河水又东南,右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东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流又屈而东南入沽水。沽水又西南流出山,径渔阳县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水出北山黄颁谷”。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4)

二百多年来,人们根据郦道元以上有关古白河脉络的记述普遍认为,文中所涉及的“高峰水”,是流经京北山地白河的一条支流。其水得名于北魏时期建在山地属于“御夷镇”所辖的一座“高峰戍城”。

由于后世对水经注原文解读存在歧义,以致有关“高峰水”到底属于今天哪条河流、源于河流旧称的“高峰戍”到底在何处,就有了不同的说法。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5)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6)

一、93版《怀柔地名志》认为今怀柔境内的沙河为古“高峰水”,崎峰茶某山峰附近建有“高峰戍”:

“高峰水Gaofeng Shui古河名。《水经注·沽水》:‘沽水又东南,右会高峰水。水出高峰戍东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流,又屈而东南入沽水’。从高峰水的流势以及与沽水(今白河)的关系判断,高峰水即今大水峪河(沙河)。”

“高峰戍Gaofeng shd古聚落名。按高峰水即今大水峪河,高峰戍当在崎峰茶东南山上。崎峰茶或许与高峰戍有关”。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7)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8)

二、《钦定热河志》认为发源于丰宁县的汤河是“高峰水”:

汤河,在县西,源出县境十八盘岭东之麻线沟,在县治西北三百六十里(指丰宁旧县城今凤山镇)。南流至汤山,有温泉水注之,始名汤河。泉在县治西南,泉上建洪汤寺,有浴池在泉侧。又南流至大草坪之东,其水西南共行县境百余里,入漆平县境(今怀柔境)。又南流九十里,至汤河口入白河。

《钦定热河志·古迹·高峰戍》载:《水经注》云,『沽水又东南,右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东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流,又曲而东南入沽水』。高峰戊在丰宁县大阁儿西南四十里汤山。考今之白河即沽水,今之汤河即高峰水。汤河出汤山下,知汤山为北魏高峰戍。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9)

三、《民国丰宁县志》注释则另有他说

民国丰宁志编纂者基本肯定了《热河志》的“汤河”即高峰水的观点,认为“高峰戍城”遗址在大阁儿(今丰宁县城)西南四十里的汤山上。

民国丰宁县志注释者赵介民老师,对“汤河古称高峰水”观点,没有肯定。但对热河志、民国志相关条目进行的具体解读:

“汤河,位于丰宁县西南部距大阁儿的最近点为三十二点四华里。发源于邓家栅子之麻线沟西北十二华里的西盘梁下深谷顶部。

水源向东流,再折而南经麻线沟、兆茨榆沟至南台子再折而向东南经邓家栅子、杨麻沟、松叶沟门、好同沟、邓场、涟河、西湾子、至洪汤寺西河沿。由河源至此俗称涟河。行至洪汤寺西稍南汤泉水汇入,始名汤河。

再向东南行过三道河子和尚窝铺、红石矿再转向西南,中沟河水由西北来汇入后,再折向东南,过杨树沟至西沟门,大西沟河水由西来汇入,继向东南行经大草坪、大南沟门出帽山沟门,入北京市怀柔县境。至汤河口南汇入西来之白河。汤河(含涟河)在丰宁县境内径行一百一十四华里”。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10)

四、《民国丰宁县志》注释者,文史专家赵介民先生对《热河志》“高峰水”和“高峰戍”即汤河、汤山观点存疑

赵老师认为:“北魏所置的高峰戍,钦定热河志认定在汤山上。而怀柔县地名志认为当在崎峰茶东南山上,崎峰茶或许与高峰戍有关。但据水经注,水出高峰戍东南,城在山上的记载,高峰戍应在高峰水源头的西北山上”。

“假如汤河即是高峰水,高峰戍址不应在汤山,应在邓栅子牌麻线沟西沟脑的顶峰,即海拔1965公尺的千松梁北峰上。该峰顶既可由麻线沟西沟小路到达,亦可由赤城县老栅子东北之东奇晃沟的小路到达。

此峰南以及河源西北方,还有三个山头海拔分别为1861、1813公尺,亦有可能是置成卒之地。但此四个山头哪个曾置高峰戍有待考察并寻找其遗址后再下结论”。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11)

五、关于高峰水的不同结论源于“河流交汇点”的不同认识

根据水经注:“…… 沽河出御夷镇西北九十里,丹花岭下……”直到“……右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东南,城在山上,其水向南流,又屈而东南入沽水”分析,此段是沽河上游和中游主流和几条主要支流的介绍。而“沽水又西南流出山,经渔阳县故城西…… .”,则是沽河出山后的下游河段了。

因此可以说“右合高峰水”之“水”,确实在沽河经赤城东行,进入今延庆、怀柔山地的白河中游地带。

至此,如果考证“高峰水”到底是今天的哪条河,可从郦道元给出的已知条件来判断。即“右合高峰水”。这就是说沽水(白河)东南流至中游的山地后,有一条被称之为“高峰水”的支流从沽水(白河)右岸汇入。

这里右岸汇入的“条件”,直接就把“卯镇河”(今黑河)、天克利河(天河)、汤河等几条河流排除在外了。因为这几条河都是从白河左岸汇入。而自右岸汇入白河有规模的支流包括“一克利河”(今渣汰河)、“鞍子岭河”(今琉璃庙河)以及“大水峪河”(今称沙河)三条河流。所以,这三条河流才符合“右合高峰水”之条件。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12)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13)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14)

六、丰宁汤山建“高峰戍”缺少合理性

目前,大多数文史专家都认为丰宁“大阁”(今丰宁县城),在北魏时期曾建有御夷镇(今赤城北云州水库猫儿峪附近)所辖的“密云戍城”。

所以,按照治理戍守需要,不可能在“密云戍”南三四十里的近地汤山,再建一座军政合一的高峰戍城。再据“右合高峰水”而非“左合”,以及区划建制规律,丰宁县城南洪汤寺之汤山附近不大可能有所谓的“高峰戍城”,因而汤河也不会是《水经注》所指的“高峰水”。

北京水关长城是最险的吗(京北的高峰戍和)(15)

七、“水出高峰戍东南,城在山上”的“山”

今见的热河志、丰宁、怀柔志,都认为“城在山上”的山,是“山顶”或“山峰”。其实,古人在简约记述山地河流时,多是以相对平原或平地概而述之。所以,不能狭义理解为,把戍守城堡建在山巅或山峰之上。事实上,山顶、山峰上建城也不可能。因之,可将“城在山上”理解为,“高峰戍城”是建在山地之城。

另外,“水出高峰戍东南”,也不可按照现代水文的河源之说“死抠”。

若按照现代水文说,“渣汰河”源于今延庆四海南;“琉璃庙河”源于东北口梁的梁根;“沙河”源于分水岭、椴树岭南麓。

如依此狭义判断,所谓的“高峰戍城”就应该在,怀柔渤海镇三岔村后山脊或者延庆怀柔界山,东北口大梁及分水岭。但这些具体的地方都不适于建城设戍。根据社会管理和发展规律,人们当然会在已经形成固定径流河道附近,且较开阔的台地上聚落或建设城池。

因此,可以据“水出高峰戍东南”语义判断,今、大水峪、琉璃庙、汤河口、宝山寺等小盆地都有可能是1500年前北魏御夷镇之下设城建戍之地。

另外,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记有:大水峪关北“有段伏岭,又有安子岭,在口北八十馀里, 皆防御处”。其中的“皆防御之处”是省略语,即:“都是历代十分重要的防御之处”,这当然包括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时代。因而亦可间接证明,今琉璃庙、汤河口一带山地可能曾是“高峰戍”之地。

近年,虽然汤河口一带出土过青铜剑等文物,但有限的文物还不能支撑相关结论,所以古戍城遗址具体在何处,仍是历史之谜。今笔者将其粗糙梳理,以引有兴趣者据文献、文物再行探讨。

2021年12月4日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