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1)

这个周末,肯定有很多人会选择去浙江省博物馆,因为“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昨天在浙博武林馆区(西湖文化广场)盛大开幕 。

这是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0周年最重要的展览之一,展览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全球42家文博机构的513件(组)文物,包括众多全球重要博物馆珍藏的知名度极高的龙泉青瓷名器,展品涵盖亚非欧各洲,规模空前,堪称史上首次。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2)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3)

展览现场

为了筹备这场展览,从2009年的“浙江青瓷在海外”这个课题开始,浙江省博物馆的研究员们准备了整整十年。

展览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被誉为“天下最著名残器”的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马蝗绊”,它是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花口碗,日本指定的“重要文化财”。除此之外,还有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元代龙泉窑舟形砚滴;1998年曾入选 《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的四件龙泉窑瓷器:北宋的五管瓶,南宋的凤耳瓶,元代的葫芦瓶,明代的刻花三果执壶等。

对于许多普通观众来说,家门口就能看到这样一场高规格的青瓷盛宴,无疑是很幸福的。

一位老先生带着一块珍藏多年的碎瓷片很早就候在展厅门口,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古玩市场淘回这块青瓷碎片,从此便爱上了青瓷,“对我们这些青瓷铁粉来说,这次展览值得‘顶礼膜拜’。”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4)

马蝗绊

一起来浙博寻宝

都市快报与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发起了一场“寻宝”活动,昨天的快报B03-B06共推出四个版《天下龙泉特刊》,我们在展厅门口准备了10000份这份内含“寻宝图”的特刊报纸,为你介绍展览中几件最不可错过的重点文物,不过展品的名字留给你来填。完成后,可以在现场换取一张精美的“天下龙泉”限量版纪念明信片,我们还准备了有趣的互动盖章区,可以在明信片上盖上特别版青瓷造型的四枚纪念章,带回家留作纪念。

昨天,刚开展不久,展厅门口的寻宝互动区前就已经聚满了人。许多观众拿着印有“寻宝图”的快报报纸,进入展厅认真寻宝找答案,有的观众明显是有备而来,从容地从包里拿出笔边寻边填,没带笔怎么办?拍照把找到的文物一一对应拍下来。递给工作人员核对,并换取到一张可以敲章的精美明信片。

现场的一位日本青瓷研究专家,看到这里有能盖青瓷器型章的明信片,饶有兴致,认真敲起来,敲完后仔细把它收好,放进了随身的包里。“我要把它带回日本,这很有纪念意义。” 还有一位媒体同行,一采访完就赶紧跑来敲章,盖满四枚上过邮票的同款青瓷章后,又特地收藏了一份快报天下龙泉特刊。“我是丽水人,来这次展览就特别亲切,做得太好看了,盖了章带回家给孩子纪念一下。”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5)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6)

活动现场

从上海来杭州旅游的周先生,算是偶遇到了这场展览,“这趟来得太值了,请帮我来一张拿着报纸和明信片的合影!”

我们的“寻宝”活动将贯穿整个展期,感兴趣的可以到现场,边玩边涨知识。

此外,下载“快抱”APP,在首页找到相应文章,就可以参加线上版#随手拍赢斗笠茶盏#,#送你故宫龙泉日历#等丰富活动,沉浸式参与进这场展览里,既能获得海量的知识,当然还有丰厚的奖品。

不要错过天下最著名残器“马蝗绊”

在“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中,有一只带疤的“马蝗绊”,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先来说说,它这个奇怪的名字由来。

展览现场,听到很多人都在纳闷,“绊”明明读bàn,为什么大家都念pàn?

我们特别请教了浙江省博物馆陶瓷部主任沈琼华,正确的发音确为pàn,这是因为它在修复时,用了几枚形似“水蛭”的金属钉把裂缝盘扣起来,日本人将这个类似盘扣的动作,写成了绊。而水蛭,江浙一带的人都熟悉,就是田间常见的马蝗(蚂蝗)。

在中国自古至今的认知里,再名贵的瓷器,只要有过破损,哪怕是重新修补好,收藏价值上也要大打折扣。但“马蝗绊”是个例外。

作为东京国立博物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马蝗绊”被日本人视为珍宝,几百年里,甚至在日本展出的次数也只是寥寥几次,这次“天下龙泉”特展是它在中国大陆的首展。

为什么一只修补过的残破茶碗会成为无价之宝?

首先是它的“色号”,当时宋朝的龙泉瓷器,有差不多十种不同颜色,以“梅子青”和“粉青”两种釉色为最佳,风靡海内外。“马蝗绊”的釉色就是粉青色,再加上它的碗型是龙泉窑中罕见的葵口式,形似葵花花瓣。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7)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8)

图片由浙江省博物馆陶瓷部提供

人们珍视它,还因为它“传承有绪”的传奇故事。

根据江户儒学家伊藤东涯在《马蝗绊茶瓯记》记载:八百多年前,日本武将平重盛派使臣来中国时,曾向当时杭州的阿育王寺布施了很多黄金。讲究礼尚往来的中国人又怎么好意思光拿人家的,作为回礼,当时的佛照禅师便给日本使者捎上了一份浙江特产——一只龙泉窑青瓷茶碗。

此后,茶碗被带回日本郑重珍藏,几经流转后还曾为室町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政所有。

传到了足利义政手中时,因为流传年代久远,碗底出现了细微的裂口,喜好艺术风流的大将军看着很难受,于是专门便派遣使者,携带这只碗重赴中国,希望能重新照此烧造出一只一模一样的。然而当时从南宋到明初,龙泉青瓷的风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中国的明朝匠人已经没办法再烧制出如此出色的青瓷茶碗,怎么办呢?修!中国匠人在无奈之下只能使用当时民间最流行的瓷器修复方法,用金属锔钉将裂痕补好送回日本。这种修复技艺叫锔瓷。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只补过的碗,与日本美学所推崇的“残缺美”不谋而合。日本人对这种工艺很惊叹。在日本,描绘物品的残缺之美,用的词叫“侘寂”。它启迪人们在不完美中发现美,并接受自然的无常。

后来,足利义政将这只珍爱的茶碗赐予了他的私人医生吉田宗临。到江户时代,这只茶碗又传到了当时的实业家角仓以了的手中,伊藤东涯在角仓家看到该茶碗,感慨其典雅精巧和流传有绪,写下了《马蝗绊茶瓯记》。

到江户时代后期,角仓家分东西两家,此茶碗被分到了东家,后来又被日本大财团三井家收藏。1920年,近代日本学者高桥义雄在三井高保男的家中见到此茶碗,并将其命名为“马蝗绊”。直到1970年,三井家将此碗捐献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

“马蝗绊”为了杭州第一次破例

在此之前,“天下龙泉”特展第一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三个月,而“马蝗绊”仅展出了12天。而这一次在杭州将展满三个月。

但很多人不知道,差一点,杭州人就见不到它了。

沈琼华说,“马蝗绊”作为日本“重要文化财”,日本有法律文件规定在日本国内一年只能展览两次,它们今年已经在日本九州博物馆展过一次,此前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天下龙泉”首展里展出,已经满两场了,所以日本方面听说还要到浙江省博物馆展出,一口拒绝。

“我们做了很多努力,讲这件南宋青瓷,它就是从杭州流传到了日本”,也许正是这一点打动了对方,但一向严谨的东京国立博物馆也并没有因此马上同意,而是希望浙博能提交一套近乎苛刻的申请材料。细致到什么程度呢?包括整个博物馆的建筑结构,展柜用的什么品牌、型号、材质,有没有防震台和单独的报警器、每一个摄像头的位置等等。

收到邮件后,东京国立博物馆非常重视,今年4月,又专门派了两位日本专家到浙博来实地考察,看场地、消防、安防、安保、备用库等,甚至模拟走了一遍“马蝗绊”从运输车卸货到进入展柜的全套流程。看过之后表示满意,回去打了报告,破例批准它今年的第三次展场,但展期只能跟故宫一样,两个星期后必须送回,不能更多。

后来,经过再三的申请和努力,最终浙博还是争取到了展满出整个展期,这也是“马蝗绊”第一次破例一年内展出超过两次,为了杭州。不过明年“马蝗绊”如果再要去其他地方展览,就只能展一次了,因为浙博这次算是占了它明年的展出份额。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9)

浙博陶瓷部主任沈琼华(左一)、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专家赵聪月(中)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点交现场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10)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11)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12)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13)

“马蝗绊”布展现场 图片由浙江省博物馆陶瓷部提供

两个月前,沈琼华带队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库房,完成点交,“日本人非常守信用,也很认真,老早就把装在盒子里的‘马蝗绊’摆在桌上等着我们了。”现场打开装马蝗绊的盒子,里面是一个漆盒,漆盒里面是用丝织品包着的茶碗,根据日本漆器和纺织品专家检测判断,这些都产自中国。而“马蝗绊”出场,一流上品的釉色也让在场的人惊艳,“这是照片、扫描无论如何都拍不出来的釉色,像翡翠,必须到现场你才能近距离看清它的美。”

除了马蝗绊,这次展览中东京国立博物馆还有其他7件藏品,展品全部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及浙江省博物馆专家联合挑选。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14)

钧窑御用碗有哪些(马蝗绊这只碗就值得你专门来看浙博这场青瓷盛宴)(15)

( 作者:记者 余夕雯 编辑:余夕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