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打小家境贫寒,很早就出家为僧了,至于为什么出家就不知晓了。贾岛是个半俗半僧的人,当时朝廷有禁令过了午后是不允许和尚出门的,贾岛难免就发了一通牢骚并做了诗来舒服心中的郁闷,没想到这首诗被韩愈看到。韩愈见其文才不错,就劝他还俗去参加科考,贾岛也应允了,谁知多次参加科考都没有中第,也是个仕途坎坷之人。就连其恩人韩愈病逝之时,贾岛都还没有取得一官半职,仍然是一介草民。贾岛出任长江县主簿的时候都已经到了垂老之年了。

贾岛是唐朝什么时期的诗人(性格孤僻不喜与人交往)(1)

中国文字有“推敲”一词,形容作文或做事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反复琢磨才能做到最好,这个词的来源典故就是因为贾岛才有的。在长安郊外,贾岛有一个朋友叫做李凝。有一天,贾岛前去拜访,由于李凝的家住在山上,贾岛走了很久山路到达李凝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贾岛前去敲门,皎洁的月光下居然还京东了树上的小鸟,原来李凝没有在家。于是,贾岛就作了一首诗并留了下来。第二天返回长安的路上,贾岛想到自己昨晚作的诗。其中有一句是“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想到这个“推”字会不会用的不太恰当呢?会不会改成“敲”字更合适。骑着毛驴的贾岛,当时还是和尚,在毛驴上用手一边吟诗一边比着动作,不免招来大家的好奇。恰逢这个时候,在京城做官的韩愈路过,当时韩愈可是京中重臣,出门是带仪仗队的,行人们都纷纷让路,唯独贾岛在不知不觉中竟然误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其原因,贾岛就把自己所想告诉了韩愈。韩愈挺后非常有兴致,思索了一会告诉贾岛:“我感觉还是敲字比较好,你想啊,你晚上去人家里去,人家门是关着的,你怎么能说是推开的呢?况且夜里的敲的话,让静中有动不是更有韵味。”贾岛向韩愈请教诗歌的故事,最终演变为了推敲这一次的来源。

贾岛是唐朝什么时期的诗人(性格孤僻不喜与人交往)(2)

贾岛对作诗非常痴迷也很刻苦,可能天资不是太聪慧,不然也不会那么多年科举不中。不过他认真学习刻苦研究的精神终于还是让他在唐朝诗坛赢得一席之地。由于师承韩愈、孟郊,所以贾岛一般都被分在了“韩孟诗派”。其实在唐朝传世的两千多名诗人中,贾岛是可以独享一派的。

贾岛是唐朝什么时期的诗人(性格孤僻不喜与人交往)(3)

贾岛出生在后唐,所幸没有被盛唐有名的大诗人锋芒所遮盖住,特殊环境下的贾岛也终于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贾岛出身贫寒,正印了苦吟诗人的代表,虽同是苦吟,贾岛与孟郊是不尽相同的。他们的诗被诟病的原因往往是内容比较贫乏,视野狭窄。但屡次的科举碰壁及贫穷的生活只能让贾岛用诗歌作为自己的泄愤工具以宣泄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贾岛是唐朝什么时期的诗人(性格孤僻不喜与人交往)(4)

贾岛的诗是值得后人研究和探讨的,在盛唐时期的诗歌大多都激昂顿挫,多种风格交错。但晚唐时期更多的确实苦吟低唱,其实这正是中国诗坛发展的过程。经历了兴衰的朝代正是在这些诗人的笔下风格更得以反映出来。贾岛的诗虽然文学成就不是很高,但对后世的影响是经久不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