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迷上了北欧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装修、家具还是衣着、器皿,都喜好搞个所谓的“北欧风”,加上人家的那套“从摇篮到坟墓”福利保障体系,在很多人心里,这片伸入北极圈的荒袤之地,俨然成了梦想中的“诗和远方”。

比如,下图这个,此处可并非什么高档单身公寓或者度假村,而是挪威的监狱——曾经制造了2011年奥斯陆枪击案,疯狂杀害了77名青少年的布雷维克,就在这里服刑。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1)

“北欧风”的挪威监狱

当年,他被“重判”了21年有期徒刑——因为,在挪威,死刑早就被废除,这个21年,按他们那里的规矩,已经算最重的量刑了!

在监狱中,服刑的人不用统一穿囚服,愿意穿啥就穿啥,看电视、读书报、上网、健身,24小时热水供应,还有公共小厨房,吃不惯食堂自助餐的,可以自己开小灶 。

另外,监狱提供多门手艺任你选择,免费对你进行职业培训,如果愿意参加劳动实践的话,会按照社会平均标准给你发工资,还有医疗条件,那更是没得说。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2)

监狱的牙科诊室

有木有来豪华度假村休养生息的感觉?貌似,狱警们更像是度假村的服务人员。

大家可以自行对比一下当年住过的大学宿舍。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3)

连监狱都搞得如此周到、贴心的北欧国家,老百姓的生活自然更是衣食无忧,就看全欧人均GDP,北欧五个国家——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和冰岛,多年来,一直稳居前世名的位置,人均生活水平,可是不低。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4)

2018年全欧GDP排名

再加上从“摇篮到坟墓”那套看似完美的社会福利体系,免费教育、免费医疗,触手可及的救助制度,还有如童话般纯净的自然风光,北欧人总被看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尴尬的是,在WHO(世卫组织)的数据中,北欧五国的抑郁症发生率和自杀率却要高于同期的大多数发达国家。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5)

不过,长期位居自杀率最前列的,并非网上盛传的芬兰,也不是特别容易“想不开”的日本,而是俄罗斯、乌克兰和印度这三个人均GDP不太体面的国家。

但相比大多数福利要差远了的国家,北欧地区,确实属于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高发地带。

要分析其中缘由,估计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气候和地理因素。

纬度高,秋冬季节光照太少,即便是太阳出来了,也不过是在15度仰角的地方弱弱地待上有限的几个个小时,到了下午一两点钟,月亮高挂天边,而太阳,已经走向了地平线,甚至一些北极圈里的城市,居民们还要忍受漫长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极夜”。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6)

注意除了丹麦外,四国国横穿北极圈的位置

缺乏光照或者光照时间太久,都会干扰到了血清素和褪黑素代谢的过程,进而造成人体内平衡的紊乱,最终出现抑郁症状。

比如,北欧地区多发的“季节性情感障碍”,也分“冬夏”两种模式,不但有冬季型,还会出现夏季型——因为极昼同样会促使人们出现各种各样的睡眠障碍,进而导致抑郁和情绪失控。不过,相对而言,还是冬季型更多发,症状更明显。

那么,有人会问了,加拿大的冬天也是又长又冷,夏天同样遇到了极昼现象,为什么自杀率排名却非常靠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不高呢?

咱们先不说人,讲个动物实验。

这个实验叫做“25号宇宙”。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7)

科学家将4只雄鼠和4只雌鼠,放进一个宽敞而舒适的空间里,按时提供食物和水源,让老鼠们在此尽情繁衍生息。旨在观察,一旦它们身处一个衣食无忧的理想世界,是否就此能过上放飞自我的“极乐生活”。

开始的时候,老鼠们以两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繁衍,一年之后,8只变成了600只。

没成想,此时,这个“老鼠天堂”发生了惊人的改变,很多雌老鼠开始脱离集体独自生活,甚至回避原来的老鼠邻居。这导致雄老鼠变得烦躁起来,愈发焦虑和衰弱,攻击性增强。同时,老鼠们的繁殖速度减缓,达到2000只高峰后,它们都不愿继续繁殖,甚至连打架、求偶交配等活动也不再上心了。 最终,老鼠们的结局是——在无忧无虑的极乐环境中,逐渐集体消亡。

咱们再回到人类世界,看看北欧这些高福利国家——不用担心吃不上饭,不用攒钱给孩子上学,领导也不会胁迫你去加班工作,更不太存在“因病返贫”的焦虑。

这跟老鼠般的“乌托邦”惊人的类似——当物质生活得到了充分满足后,随之而来的是低生育率,还有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这些异常行为。

比如国际上调侃瑞典人“社恐”的段子——住在公寓的瑞典人,出门前会透过猫眼,确认走廊里没有人,才敢出门,以免碰到邻居。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8)

很明显,北欧社会几乎满足了一个人类日常的所有物质需求,这也意味着,一切都唾手可得,没有成就感,没有价值感。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对自我实现的追求,那么,人生可能也就随之变的不再有意义。

而相比其他贫困国家,一般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要能吃上饱饭,基本没人会主动自杀,更没功夫去思考人生、或者什么生命的意义。这些挣扎着活下去的族群,往往是求生欲最高的一类人。

而且,北欧也并非就是一些“鸡汤文字”中描述的那类超完美世界。比如,为维持高福利的“人类灯塔”形象,五国一直奉行高税收,像瑞典的个税税率,就长期保持在 57.1%左右。

这么一来,严重削弱了人们的奋斗欲望——我辛苦工作下来,竟然跟那些躺家里拿福利的人生活水平差不多,那还折腾什么大劲。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9)

而且,在这种讲究人人平等,社会阶层界限模糊,小国寡民的文化环境中,他们的社会竞争相对缓和,教育也多以正面鼓励为主。时间一长,很容易导致人们受挫后承受能力偏弱,再正好赶上极昼或者极夜的环境,触景生情之下,很容易想不开就抑郁了,甚至选择走极端。

比如你一个经历过贫穷童年,高考、考研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被领导胁迫加班,高额的房价等令人心力交瘁的事的东亚人,突然去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你可能会觉得,哇塞,那简直就是天堂。

但如果你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欧人呢?这些福利保障,这种放松、不强调竞争的文化从你爷爷奶奶就开始了,你还能体会到“舒服”的感觉吗?一旦有了点竞争压力,或者遇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你是不是更容易垮掉呢?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10)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三点钟的“夜色”


另外还有个因素,也非常重要。

北欧本地人对精神类疾病较为重视,更不带什么歧视色彩。在他们看来,精神类疾病和普通疾患一样,感觉有症状就会去看病,生活、医疗都有保障,也无需担心医药花费问题。这么一来,抑郁症患者的就医率自然非常高。

相比之下,在东亚社会,一般的精神问题往往会被人当成“情绪太敏感”、“性格不好”,或者认为“想不开不是病,时间长了就想开了”、“失眠是因为你不够累,等你干活累了会倒头就睡”等等,往往在发展成重度抑郁症后,不得已之下,才会去就医。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11)

类似的情况,咱们可以拿各国官方统计的“强奸率”,来举例。

像被称作“强奸之国”的印度,官方公布的强奸案发率却一直非常低,这是因为,在印度的文化环境和腐败且低效的官僚行政体系综合作用之下,让大多数受害者不敢或者不愿意去主动报案。

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这些北欧国家,强奸案发率则一直稳居全球前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国家本身公民意识强,受害者无论男女老少,都敢于报警。

而且相关的法律监管细致又严格,对于强奸等性侵行为的定罪特别宽泛,导致某些行为举动被当成“性侵”立案和定罪的概率非常高。

比如,即便发生关系的双方都认可了性行为,但操作中没有按照一方的要求行事,也会被指控“性侵”。

所以,光看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并不能完全说明一切,更难以客观地体现该国的社会现实情况。

挪威人容易抑郁(福利好的北欧人)(12)


当然,一国的国民情绪,依旧是和当地人民的富裕程度正相关的。北欧地区虽然自杀率较平均水平偏高,但也算不上是出奇的高,而数次位列全球自杀率前两名的,还当属近年来经济持续低迷的大毛俄罗斯、全欧人均GDP排名倒数第一的二毛乌克兰。

但换个角度再想,当你身处一个高度幸福的国家之时,不幸福的人身边,总会充斥着各种幸福的人。

这么一来,情绪对比就相当强烈了——你的不幸会被放大,你的不快乐让你格格不入。

大家可以想象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人人都如此顺利快乐,怎么偏偏让我遇到了这个坎儿;

第二种:我的确有很多烦恼,但是我身边的人过得也不轻松,xx的经历比我还惨。

很显然,在第一种情况下,“不幸福感”会更加难以排解,即便你的不幸,放在第二种情况下,可能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