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吴文云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砍柴烧”

茵陈——一剂时令药材

泥蒿三月四月当柴烧(三月茵陈四月蒿)(1)

本草故事

传说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急忙问他吃了什么药?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去问已痊愈的病人吃的是几月的蒿子,他说三月里的。华佗醒悟到,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有药力。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给黄痨病人们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青蒿却又没有功效了。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这就是“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他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砍柴烧。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泥蒿三月四月当柴烧(三月茵陈四月蒿)(2)

药名

茵陈,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主产于山东、陕西、山西等省。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或“花茵陈”。

功效主治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历来以“清湿热,退黄疸”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湿疮瘙痒,暑湿等。

茵陈食疗

茵陈不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能上饭桌,成为清热利湿的美味呢!(注:以下均为每人每天的份量。)

1. 茵陈荷叶粥

茵陈25g,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g,白糖适量。先将茵陈、荷叶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白糖稍煮即成。此粥色淡绿,质浓,清香甘甜,具有健补脾胃、利胆退黄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对疾病的痊愈有一定的作用。

2. 茵陈蒲公英红枣汤

泥蒿三月四月当柴烧(三月茵陈四月蒿)(3)

茵陈20g,蒲公英20g,大枣6枚,白糖25g。将蒲公英、茵陈洗净切碎,同大枣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一碗,留枣,加入白糖稍炖即成。

本方取茵陈清热利胆退黄之效,蒲公英清热解毒利胆之力,与大枣白糖合而用之,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患者。

3. 茵陈鲫鱼祛湿汤

泥蒿三月四月当柴烧(三月茵陈四月蒿)(4)

茵陈30g,鲫鱼600g,赤小豆30g,姜片3片,蜜枣2颗。将全部材料放入汤煲内加水,武火煲10~15分钟后改文火煲1小时左右,调入适量食盐调味,饮汤吃鱼肉。具有祛湿排毒的功效,适合湿气重,易疲劳,肝火旺盛的人群食用。

4.茵陈茶

将茵陈30g洗净,放进锅中,加适量水,煎水取汁,倒进杯中,待凉后加上蜂蜜适量即可,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

注意事项

1. 不是因湿热引起的发黄忌服,如蓄血发黄,热甚发黄等。

2. 脾胃虚寒者慎服。

一审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陈家琪/陶玲

二审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华成坤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官方公众号(PSMChina)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