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真的是欧洲的阴谋吗?

很多人认为,这毫无疑问是发达国家的阴谋,毕竟它们用发达国家标准套用在发展中国家身上,很明显就是为了阻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事实上确实如此,欧洲的环保人士最早提出“碳中和”,然后政客们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对付后发国家的主意,因为它不仅实现了自己恶毒的目标,还能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毕竟谁能拒绝环保这么富有气质口号呢?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1)

如果你仅仅如此认为,那么虽然不至于大错特错,但也没有彻底明白欧洲人的“良苦用心”。

实际上,西方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的手段多样,此前有剪刀差,再有美元加息,还有知识产权等等,各种手段不一而足,这些都足够他们使用了。根本无需劳心费力重新发明一个新的方式来割发展中国家的羊毛。

实际上,欧洲人提出的“碳中和”以及相关的各种概念,其实是为了对付中美。

为什么这么说呢?

20世纪末,类似的说法就已经在欧洲出现。当时欧洲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因为当时很多国际机构的研究都表明地球正在温室化: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2)

1896年,瑞典物理化学家提出人类向大气排放CO2可能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严酷的霜冻和暴雪越发罕见,某些河流在寒冬居然没有冻结。

20世纪50年代,科学界对气候变暖形成共识,开始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许多科学家认为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升温挑战,原因是化石燃料使用导致CO2在大气层的快速积累。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气象组织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得出结论,大气层CO2浓度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化石燃料消耗是CO2浓度增加的最主要原因。

从1992至2015,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倡导了一系列公约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和最新的2015《巴黎协议》。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3)

证据确凿,而且如果人类不做出实际行动,那么将会导致各种致命的气候灾难。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在那一段时间,关于世界的各种气候一场报道较之以往要多得多?

有了拯救地球拯救全人来的旗号,其他的就好办了。于是欧洲人开始着手设计“低碳时代”的各种游戏规则。有人说,凭什么由欧洲人来制定规则啊?没办法,欧洲缺能源啊!当年希特勒为什么要侵略苏联?为什么要在北非和英法联军干仗?你觉得他吃饱了撑的?还不就是为了能源。

欧洲能源少,所以他们才在各种节能减排的技术方面发力,而正是因为他们研发较早,所以在当时欧洲掌控了大量新能源的技术。你让其他国家来制定标准,别的国家自己都没有,怎么制定?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4)

那美国为什么不制定标准,反而被欧洲夺得先手呢?

原因很简单,美国人家里有矿啊。众所周知,和黄金绑定的美元,在布雷顿森林崩溃之后,寻找到的标的物就成为了石油。石油是现在工业的血液,但化石能源最大的坏处就是污染比较严重。对于美国而言,想要石油是不能更简单的事情,加开一会印钞机,就可以买了。即便是中东产油国不卖,美国自己家里还掌握着页岩油的技术,自己开采不也很香吗?

和美国相比,欧洲就悲催了,所以只能发展各种绿色能源,美国人却在享用着几美分的汽油,开着大排量的汽车四处去浪。

所以,当欧洲人提出控制碳排放量的时候,美国人根本就理他。因为美国本身就是制造业大国(想不到吧),再加上长期形成的以浪费为核心的美国人朴素的消费观,按照欧洲人说的那一套做,那还不是把美国往死里逼?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5)

这也是为何后来美国一不做二不休,根本就不签订仅仅限制发达国家的《京都议定书》,后来更是直接退出《巴黎协定》的根本原因。毕竟对于世界老大而言,还不是我想怎样就怎样,你能奈我何。

但是,后来美国为何又同意,并成为主要的推动者了呢?

因为它看到了“减碳”背后的巨大价值:可以限制中国!

最美国而言,最苦恼的就是没有合适的方式来打压中国,而控制碳排放量就成了一把欧洲递上来的最锋利的刀子。

原因很简单,一来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二来我们基本上还停留在产业链的中低端,技术落后,碳排放量一时半会根本降不下来。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6)

对于美国而言,他们有的是办法来降低碳排放量,因为欧洲人说了,如果你自己的碳排放量不够,还有很多折中方式,比如买其他国家的。这就是所谓的碳汇。

但是对于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本来家里就穷,哪里有钱买人家的碳排放权?

所以,按照《巴黎协定》办的话,很多目前欣欣向荣的发展中国家,很可能会在短短数月内经济崩坍,然后发生大规模的社会危机。

以俄罗斯为例,作为世界著名的军事强国、经济小国,俄罗斯的每年GDP都比不上中国广东一个省,这和其收入与高耗能、高排放的化石能源有着莫大关联。俄罗斯的预算收入高度依赖石油收入,石油收入占到总收入的39.1%,而这还不算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卖出的钱,如果加起来将超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7)

想想看,作为一个经济与化石能源高度捆绑的国家,俄罗斯如果没有领先于世界率先掌握新型能源运输、储能技术,那么执行“碳中和”,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其他国家日子同样不好过。

越南近些年经济发展迅速,然而,真的让越南实行碳中和试试,所谓的越南制造立马会变成一个历史名词。而其他那些仅仅依靠卖石油天然气过活的国家,同样会出现类似的局面。

那么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只有一个办法,要么向欧洲人买环保节能装备,要么去买他们的碳排量。

有人会说,这些国家也可以发展新能源技术啊!但问题是,新能源技术不是你想发展就发展,投入巨大不说,还要有相关领域的人才。这两个方面,上面那些国家有谁具备?能有那个资金和人才,又怎么会沦落到卖资源度日?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8)

既然明知道是欧洲人的阴谋诡计,那中国为何还要进入这个圈套,甚至是主动进入呢?

前面说了,我们是制造业大国,工业生产量巨大,技术还要落后,显然执行碳中和对于我们极为不利。本身发明了碳中和就是为了对付中国这样的国家。

其实,中国主动对自己限制碳排放,原因很简单,我们要进行产业升级。此前我们的发展模式是粗放型的,什么污染不污染,只要能提升GDP就是好企业。所以我们的天空成天雾霾,我们的河水恒河化,我们树林没有了花鸟。这种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经完全不具备可持续性。所以要改换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人力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进行转变。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9)

转变自然是痛苦的,没有压力,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这个转变。而引入碳中和的概念,一方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承诺,另一方面是逼迫我们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还有就是加大气力对新能源技术进行研究。

其中后两者才是重点。

在化石能源方面,我们一直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储量大量外购,以石油为例,我们每年60%的石油来自中东。然而从中东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这一路充分着各种不确定性。敌对国家只要扼住这条线路的任何一个节点,都会对我们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所以研发新能源技术迫在眉睫。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10)

虽然欧洲起步早,但我们的起步也不算晚。最关键的是,我们有着举国之力办大事的丰富经验。面对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体量,欧洲散沙一样的研发连弟弟都算不上。仅仅用了不足二十年,中国就已经掌握了世界新能源技术中的绝大部分专利。制造方面更不用说,这一直是我们的强项。什么太阳能电池板,风机,水力发电机甚至核能等等,都已经走在了前列。即便是个别领域不是国际领先,也相差无几。

中国的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均为世界第一。2019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0.7GW,中国新增装机容量28.9GW,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48%。

2019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约为102GW,中国呢?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就达到了98.6GW,占据绝对优势。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11)

再说氢能源。很多人都知道当年日本率先研制氢能源动力车。掌握了世界氢能源车70%以上的专利。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氢能生产国,年产量达2200万吨,相当于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绿色氢能被视为是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

中国企业还生产了全球超过一半的电动汽车,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全球占比超过50%,成为全球交通绿色转型关键力量。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已然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出口大国。随着燃油车的日益衰落,反超日本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为什么欧洲要放弃碳中和(明知是火坑还往里面跳)(12)

碳中和能帮中国颠覆世界能源的现状吗?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新科技革命的出现,都是能源革命引起。煤炭,引爆了英国工业革命,成就了当初的日不落帝国。宾夕法尼亚州打出的第一口油井,带来了美国内循环时代的工业润滑剂,使美元成为了世界货币。

化石燃料因为储量以及使用后果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必然会被逐步淘汰,而新能源同样也必然取代化石能源。

显然,中国已经在技术上掌握了新能源的战略先机,“碳中和”已经从西方遏制中国发展的阴谋,变成了为我所用的最有力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