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

这首诗写于天宝十年(公元511年)。是继《望岳》之后,杜甫知名度较高的第二首诗,一方面是因为写得确实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学语文教材。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我讲两个人物。

第一个是王忠嗣。

他的父亲王海宾战死之后,他成为了玄宗抚养的假子。打仗特别厉害,屡立战功,名将哥舒翰都是他的小弟。

公元747年,玄宗打算攻打吐蕃石堡城。石堡城位于青海,有重兵把守。

王忠嗣是反对攻打石堡城的。

其一,很难打,就算勉强打下来,也会牺牲大量的士兵;

其二,打下来,没什么好处,不打,也没什么坏处。

兵车行全文赏析(老文读杜诗四十二)(1)

石堡城遗址

当玄宗命令他接应攻打石堡城的部队时,他接受了命令,但表现得不怎么积极。

当李光弼去提醒他时,他说,我不能为了自己的前途,牺牲大量士兵的生命去做一件很难成功又没有意义的事情。

后来,负责攻打石堡城的将领(攻打石堡城的建议正是他提出的)失败了。他将全部的责任都推给了王忠嗣,李林甫乘机加以陷害,说他打算拥立太子李亨,也就是后来的肃宗,王忠嗣差一点被杀。

因为哥舒翰为他求情,才保住性命。

公元749年,王忠嗣去世,享年44岁。

兵车行全文赏析(老文读杜诗四十二)(2)

《长安十二时辰》里王忠嗣的女儿

第二个人是鲜于仲通。

公元751年,鲜于仲通带兵与南诏打仗。大败,死了六万多人。

杨国忠却欺骗玄宗说,打了大胜仗。

他大量征兵,以继续对南诏的战争。人们听说南诏有瘴气,还没有打呢,就已经死了十分之八九了,不愿意去。他就派人到处抓人,戴上枷锁,送去兵营。

兵车行全文赏析(老文读杜诗四十二)(3)

南诏

于是,就出现了这首诗开头的那个场景。

有意思的是,不久后,杜甫写了一首《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对鲜于仲通大加赞美。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都是为了对方能够举荐一下自己啊!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为什么哭?那里已经死了六万多人了,现在我要去了,我的亲人要去了!

为什么哭?那里有瘴气,还没开打,就已经死了十分之八九了!

为什么哭?还戴着枷锁呢!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借鉴了“赋”中问答的形式。

路边的过客,也就是杜甫自己,问这些出征的人,怎么回事?出征的人说,这几年,征兵太频繁了。

点行,按照户籍强制征兵。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朝一开始的时候,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戍边到了一定时间,会有人来替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渐渐地就执行得没那么好了,以至于,有人戍边几十年,头发白了,还没有人来替换。

防河,在河边防守,防止敌人渡河。

营田,在边境地区找一些荒地,敌人来了,打仗,敌人走了,种地,即“屯田”。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武皇,用汉武帝代指唐玄宗。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人都去打仗了,土地都荒芜了。

兵车行全文赏析(老文读杜诗四十二)(4)

荆棘

君,既指“道旁过者”,又指君王唐玄宗。

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丈夫都去打仗了,妻子就拿着锄头、犁耙去耕种。可是,他们没干过农活,不得法,收成不好。

兵车行全文赏析(老文读杜诗四十二)(5)

犁地

东西,指田间纵横的小道。无东西,庄稼种得没有章法。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关中地区民风彪悍,关中汉子很能吃苦,很有战斗力,于是,他们被像狗与鸡一样驱赶到战场。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敢怒不敢言,而又不得不言,可见“恨”之深、之切。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朝廷在索要租税,可是,人都去打仗了,没有人从事生产,租税从哪里来呢?

关西,函谷关以西,关中地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男尊女卑的时代,却希望生女儿,不希望生儿子。与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异曲同工,而又更为沉痛。

白居易的《长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可能是借鉴了这几句。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里是在讲与吐蕃的战争。

青海,这里指青海湖。

兵车行全文赏析(老文读杜诗四十二)(6)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