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刘刚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陈晓霖

与其他运动相比,太极拳动作柔韧,稳定,圆活缓慢,特别适宜上了年纪的体质弱的人练习。因为这样运动能活跃腹腔血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长期锻炼还可以使肌体关节灵活,改善关节韧带弹性,增强肌肉的力量。而且练太极拳对神经衰弱治疗明显,也越来越受到白领一族的青睐。不过,专家提醒,看似缓慢的太极拳也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练习前要做热身,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久,量力而行,下蹲位置不要过低。

练太极拳如何热身才不伤膝关节的(练太极拳前先热身)(1)

膝关节不好不宜练

由于太极拳有很多下蹲姿势,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刘刚主任提醒说,老年人锻炼要有针对性,对于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病或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尽量不要打太极拳。打太极拳时,膝关节处于半屈状态,关节腔内压力增高,下蹲的姿势过大,可能引起腿部酸痛、抽筋,如果特别偏好太极拳,根据自身情况,建议动作幅度小一些,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

刘刚主任建议,对于初学者或本身膝关节、腰椎有问题的老人,其实可以练习简化式太极拳或八段锦,这些运动对身体不易造成损伤。

练前热身练后放松不可少

太极拳看似慢动作,但不要以为运动不激烈就不需要热身。专家认为,即便是太极拳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热身,这样可以将全身肌肉、关节、韧带“唤醒”,在运动中就不容易受伤。练习前的准备活动能使人迅速进入运动状态,让人感觉到运动轻松自如,提高动作准确性。

练习后也要进行整理活动。因为整理活动能有效地消除乳酸堆积,有利于消除疲劳,比如从小腿抖动、拍打开始,然后放松大腿,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腿部有损伤的要特别注意对腿部和膝关节的按摩,按摩手法应该是先重后轻,使运动状态下的肌肉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跟着教练好过自己摸索

要尽可能掌握规范的太极拳动作。太极拳动作的不规范容易使身体各部位用力不均,造成关节、肌肉拉伤。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已经过了体育技术学习的“敏感期”,学习时容易出现动作变形,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形成错误的技术动作定型。刘刚主任建议,对于初学者最好有专业教师进行系统指导,让动作尽可能规范,好过自己摸索。

太极拳练习最适宜的次数是每周3-4次,对于腿部已经有损伤的中老年人来说,最好隔一天练习一次。在打太极拳时,也不是越长越好,一套拳打两三遍即可,总时间控制在90分钟之内。如果有精力,可以在下午4时再打1小时,而不要在早晨练习太久,否则会让膝关节负担过重而造成损伤。

编辑:汪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