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5-6岁女童,乳房已经开始初见苗头。妈妈们都很困惑,孩子这么小,难道是乳房发育了?还是……这期,我们带着妈妈们的困惑,科普一下乳房早发育。
认识乳房早发育
乳房早发育指的是女童在8岁以前出现的乳房发育,有两种情况:
单纯性:只有乳房发育而无其它第二性征发育,乳房发育多为单侧,呈进行性。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6月~2 岁,二是 7~8 岁前。前者可能与“微小青春期”有关,后者的发生可能与外界一些影响因素有关。
性早熟: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月经来潮。我国儿童性早熟发生率约为0.4%-3%之间。性早熟可分为真性(中枢性完全性)性早熟和假性(周围性不完全性)性早熟两类。真性指的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适当地过早活跃,导致青春期发育提前出现,其表现与正常的发育期相同,能产生卵子,有生育能力。假性性早熟为由性腺中枢以外的因素而产生的性激素增多,只有第二性征发育,但生殖细胞并无同步成熟、无生育能力。临床上真性性早熟比假性性早熟多见。
乳房早发育的危害
单纯乳房早发育,可能会导致儿童心理障碍。如果为性早熟导致的,受体内性激素的影响,身高及体重增长提前加速,导致骨骺融合提前,最终身高低于正常青春期发育的同龄儿童,从而影响了儿童心理发育。
乳房早发育的转归及治疗目的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多呈自限病程,一般不需要药物干预,需定期随访,因为小部分患者可能会转化为性早熟。
性早熟的治疗:目的是使性早熟患者的第二性征逐渐消退,性激素恢复至青春期前水平,延缓骨骼过快成熟和改善最终成人身高,并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单纯乳房早发育和性早熟的区别
单纯通过临床症状比如乳房发育程度、身高、生长速度等,难以区分单纯乳房早发育与性早熟,需要通过骨龄、子宫及卵巢超声、性激素等辅助检查来鉴别,其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是二者鉴别的金标准。
预防乳房早发育
1、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
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如双酚A,可能导致乳房早发育。而双酚A常被用来制造塑料瓶、吸管、口杯、一次性餐盒等,故而减少和避免儿童长期接触塑料制品、一次性餐盒及进食各种存在严重农药残留的食物,可减少环境因素对内分泌系统造成的影响。
2、改善饮食习惯,避免盲目进补
研究表明,盲目进补增加了乳房早发育的风险。部分家长经常害怕孩子营养缺乏,补充保健品,很多保健品含有一定成分的激素,长期服用就会引起儿童血液中的激素水平迅速上升,从而导致乳房过早的发育。推荐改善饮食习惯,按时吃早餐,减少晚餐的食物摄入量,减慢进餐的速度,减少高热量、高脂肪、油炸、膨化食品的摄入,增加食物种类等。
3、增强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研究表明,儿童肥胖增加了乳房早发育的风险。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运动项目以跑步、打篮球和跳绳等为主。如果不能保证固定的锻炼时间,可利用其它机会锻炼,如爬楼梯、在上学路上快走、多做伸展运动等。
4、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控制和减少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经常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可能引发乳房过早发育。其一是由于电视或电脑的强光照可导致褪黑激素水平降低;其二是很多家长还喜欢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剧,剧情中难免涉及言情等内容会刺激儿童下丘脑垂体神经的反射,甚至会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启动促进性腺激素分泌。
5、改善家庭养育环境,加强儿童期的健康教育
家庭冲突,父亲缺位和消极养育等原因可能导致女孩月经初潮时间提前。加强性早熟的公众健康教育,改变传统错误的育儿观念。倡导多学科联合,为家长提供营养、运动、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健康资讯,从而预防和降低性早熟的发生。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关爱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每一位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吕勇刚甲乳外科团队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发现乳房早发育,及时专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家庭健康守护官##心血管健康百问百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