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河北岸四川路桥堍有一幢雄伟壮观的马蹄形建筑,几乎占据了苏州河展示面的最长沿,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和好奇心。钟塔上的两组群雕,用惟妙惟肖的神态,向我们‘讲述’着这座上海邮政总局大楼‘车马慢、书信远’的悠远辰光。”

上海史研究人、文化策展人、“上海城市考古”文化项目创始人、《苏州河地名故事》作者徐明说:“从近百年前的上海十大建筑之一,到如今仍在使用的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邮政大楼,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以它那傲然的身姿,裹挟着历史的烟尘,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那一纸情愫依旧初心致远。”

历史上最大的苏州街区(海派城市考古新发现)(1)

最先在沪经营邮政业务的,是海关

鲜为人知的是,最先在上海经营邮政业务的,竟然是海关。1878年,上海江海关在原先兼办邮递业务的基础上,开始试办邮政,并在外滩海关大楼后院设立了对外经营邮政业务的江海关书信馆,两年后改称江海关拨驷达局,后又改名为上海大清邮政局。

历史上最大的苏州街区(海派城市考古新发现)(2)

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已经是一座繁忙而热闹的远东大都市,对于邮政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建造一座新大楼迫在眉睫。1922年,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于四川路桥北堍动工,1924年竣工。

遗憾的是,这两处群雕原作已毁,不幸中的万幸,当时一位美术学校的学生用石膏偷翻了模子,后在1999年上海邮政总局大楼翻修过程中,根据这对石膏模子,重新铸造成和原件一样的复制品,人们才有机会一睹其风貌。

除了雄伟气派的外观,大楼内部的二楼营业大厅,更是气魄非凡。1200余平方米的面积、宫廷式弯曲吊灯、“奶油蛋糕”般的粉红粉绿色石膏板吊顶、精致的铜质麦穗形装饰栏杆……至今仍透着“远东第一大厅”的气派。

历史上最大的苏州街区(海派城市考古新发现)(3)

100年前就能欣赏“豪华”江景

将钟楼的时钟拨回到100年前,当时的邮件要通过水路和火车运输。因为建筑雄伟高大又占尽地利,当时负责掌管全局的邮政总局邮务长只要手持望远镜,就可以从大楼办公室的窗口,远眺外滩邮政专用码头上邮艇进出、邮件装卸作业等情况,一切尽在掌握。

邮政与航运功能相得益彰,这里也成为上海现代邮政特别发达的标志之一。

历史上最大的苏州街区(海派城市考古新发现)(4)

大楼里竟然保留着一两个枪眼

1949年春,为了保护大楼和邮局机关免遭破坏,中共上海邮局地下党总支领导邮工主要采取劝降战略,最终除了东墙上留下的一两个弹孔外,上海邮政大楼几乎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里。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与1915年的天津车站邮政大楼和1922年的北京天安门广场邮政大楼并称为全国三大邮政大楼,但后两座大楼现已不复存在。

现在,这幢大楼成为我国仍在使用的建筑中,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邮政标志性建筑,成为上海乃至中国邮政史的见证。

海派寻踪

01 | 上海邮政博物馆

虹口区北苏州路276号

如果说上海邮政总局大楼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邮政史的百年发展,那么上海邮政博物馆则用丰富的史料和展品,具体地展现了邮政行业的发展变化,还可一窥从前上海的工作、生活图景。

02 | 上海大厦

虹口区北苏州路20号

位于“一江一河”交汇处的上海大厦,总是与近在咫尺的外白渡桥一起,成为代表上海城市风貌的标志景观之一。

大堂里的一架钢琴、英国吧内的那张老式斯诺克台球桌和堪称是近代“元老级”的老式手摇式电梯是上海大厦的三件“镇店之宝”。

03 | 中国证券博物馆

虹口区黄浦路15号

中国证券博物馆所在地原为浦江饭店,前身是创办于1846年的礼查饭店。

最早的电话、最早的电灯、最早的自来水、最早的电影放映……有许多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次”都发生在这里。2018年底,中国证券博物馆在浦江饭店揭牌成立,昔日的礼查饭店又一次迎来新生。

04 | 河滨大楼

虹口区北苏州路200号

1935年,“S”形的河滨大楼在苏州河旁拔地而起,时称“远东第一公寓”。优越的地理位置,让河滨大楼可以被称为上海最早的“水景住宅”。如今,改造后的河滨大楼依旧伫立在河畔,看舟来舟往,风景独好。

05 | 天后宫

静安区福建北路100号

在上海繁华的市区里,曾有座典型的江南古建筑,它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庙。2006年,残余的天后宫被保护性拆除。如今,它正被慢慢拂去时光的尘埃,原址“再现”,即将与公众见面。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主办方 提供

来源:作者:张斌 李君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