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公干。期待着晚上的探戈表演。

小时候分不清探戈,洽洽还是伦巴的区别,感觉都差不多的摇来摆去,跳起来总洋溢着说不出来的轻浮。总结一下此类感觉的由来,是因为看跳舞总离不开两个渠道。一是小时候中央台放的国标舞大赛,那时候还小,看到穿着裸露的总有些不太适应。二是散步时看到的街头舞蹈,三四十岁的大妈大叔扭动着变了形的身躯,还不忘彼此间眉来眼去,让人感觉跳舞就是场前戏,充满了挑逗无非是为了下半场热身而已。

后来总结出探戈是有个标准的动作,那就是甩头,这是区别于另外两种舞蹈最大的特点。而且经过研究,甩头是因为一边跳舞,一边观察周围养成的习惯,(这个似乎有点像抢食的公鸡,因为抢到了食的公鸡十分警觉,而且头移动起来也很快)。

带着这样轻浮的心情去看探戈,看完以后的感受是发现自己十分浅薄。

首先探戈的曲风十分特别,节奏明快的小提琴和忧郁的中、大提琴营造的曲风很有点儿意大利乡村音乐的风格(我对意大利音乐的简单认识仅仅局限于《教父》中的伴奏音乐),一种小号手风琴大量的断奏一会儿迸发出强烈的欢愉,一会儿体现出隐隐的杀伐之气,让舞者和观众笼罩在一种强烈的不安的气氛中。

如何拥抱阿根廷探戈的真谛(优雅而寂寞的灵魂)(1)

整场演出的开场顺序隐约的和探戈的历史相吻合。第一场舞蹈毫无探戈的范儿,农村的小伙和姑娘欢快的转着圈,就差手里没有拎着菜篮子,动作单调的和我记忆中的德国或者波兰的民间舞蹈没什么差别。后面的场景逐渐变成了街头,舞者的表情开始逐渐严肃。虽然没有看到标准的甩头动作(事实上,甩头变得很少,至少远远的少于我们看到的国际标准舞比赛,不知道是否是本土探戈和国际的区别),但舞蹈动作变得更加的刚烈。男女主角视线平行,很少有眼神的交流(这个和国内大妈大叔的眼神交流有很大的区别),腿部的动作变得狂放而热烈,大量的交叉步、踢腿、跳跃让人目不暇接,瞠目结舌,急促的旋转舞步很快的将周围的空气变得炽烈。

如何拥抱阿根廷探戈的真谛(优雅而寂寞的灵魂)(2)

然而这样的狂放并没有让人得以放松,感伤的中提琴暗示着一种结束,手风琴强烈的断奏和舞者的表情让周围的空气变得更加紧张。疯狂的肢体交错和激情的步伐并不是一种压抑已久的喜悦升华,而是一种义无反顾的迸发。

义无反顾,对的,这是我能找到对于探戈的最贴切的描述了,不计后果,不管明天。

如何拥抱阿根廷探戈的真谛(优雅而寂寞的灵魂)(3)

出了戏院,已是深夜,探戈的舞曲挥之不去。布市著名的七九大街依然灯火通明。

如何拥抱阿根廷探戈的真谛(优雅而寂寞的灵魂)(4)

一个国家的国粹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的改变,但他总是时刻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特点,流淌在民族的血脉中。

如何拥抱阿根廷探戈的真谛(优雅而寂寞的灵魂)(5)

著名的科隆大剧院,世界六大剧院之一,可惜无法一睹芳泽,只能远观一下了。

如何拥抱阿根廷探戈的真谛(优雅而寂寞的灵魂)(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