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朋友圈被“哮喘女孩体罚吐血”事件刷屏了。

5月30日,一名家长在网络上发布了几张图片和很长的一段文字,声泪俱下地控诉自己的孩子被广州某小学老师体罚,导致大量吐血。

网络上马上铺天盖地对这名老师进行了口诛笔伐: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老师和学校都太可怕了。”

“这个老师是在杀人吧。”

近期青少年自杀案例(哮喘女孩吐血案三次反转)(1)

结果第二天,反转就来了。

5月31日,警方经过查证后发现,这名家长所叙述的吐血、威胁以及送礼都是虚构。

图片上的“血迹”其实是化妆品和水,她的女儿也没有住院,精神状态良好。

近期青少年自杀案例(哮喘女孩吐血案三次反转)(2)

这个信息一经公布,网友们又全部调转枪头,全力声讨女孩的母亲,还对该女孩进行人肉搜索。

近期青少年自杀案例(哮喘女孩吐血案三次反转)(3)

但这还没有结束,事件迎来了第三次翻转。

经过查证,这名老师的确存在体罚学生的情况。

2019年12月,曾违反学校规范让5名学生跑操场10圈。

事情发生后,学校对该老师进行通报批评,并停掉了她的班主任职务。

这一次,终于有人闭嘴了。

一个事件,三次翻转。

每一次都有人跳出来,化身光明与正义使者,为了自己所认为的“正确”大声呐喊。

但别忘了,曾经歇斯底里咒骂老师的那群人,可能就是义愤填膺声讨女孩母亲的那群人。

他们一开始在左边的“正义”阵营里,后来风向一边,又问心无愧地站在“右边”的正义阵营。

但我认为,这是很可悲,也很可怕的一件事。

大多数人很容易被一些片面的消息带节奏,在没有全面了解之前就做出评价,所以所做的评论也总是出现偏差。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没了解全貌,其实不过是管中窥豹;我们自以为知道了真相,其实看到的只有冰山一角。

在不了解事情全貌的时候,不要轻易下评价,这不但是一种智慧,更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

2.

我曾经很喜欢一名演员,名叫印小天。

当年,凭借着一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印小天获粉无数,好评不断,事业也如日中天。

然而,突然有一天,一个与他合作的女演员爆料说:印小天性格暴戾,在片场还会打人。

这一下,可是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所有的舆论都导向于女方,认为印小天耍大牌,性格差。

到后来,对他的指责还扩展到了演技和人品上。

有人说,其实他的演技也就那样,之前被高估了。

有人说,这个人人品有问题,杜绝看他拍的新剧。

媒体爆料他,观众抵制他,就连之前和他关系不错的一些明星也纷纷出来站队。

曾经有多赞扬他,如今有有多贬低他;曾经有多看好他,如今就有多鄙视他。

就这样,一个颜值演技双在线的男演员,就这样在事业的高峰,一下子被打入低谷。

事情发酵了几天,最后真相曝光。

原来,印小天当天并未打人。

只是因为他和女演员之间闹了一些矛盾,所以对方想要利用舆论来报复他。

但当时,无论印小天如何反驳,如何解释,都没人听他讲话。

或许,他们认为弱势的一方就应该被支持,认为成名的演员就一定会耍大牌。

却几乎没有一个人,想要去了解真相。

这段视频证明了印小天的清白,可是此后印小天的人气和事业却是一落千丈。

对于看客来说,这不过是一场闹剧,看过了,闹过了,吃个瓜,就散了。

然而这件事对当事者的伤害呢?没有人记得,也没有人愿意去记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件事不过是他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句调侃,一个评价,一个玩笑。

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则是他之前的全部努力和积累,以及他未来的漫漫前途。

近期青少年自杀案例(哮喘女孩吐血案三次反转)(4)

3.

还记得“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吗?

2018年8月,一个标题为“疑因妻子游泳时被撞,男子竟在游泳池按着小孩打”视频在网络上传开。

舆论铺天盖地都是对当事人的辱骂和指责,不堪“人肉搜索”压力的女子选择了自杀。

后来,真相曝光,这名女子是四川德阳的一名女医生。当时在泳池,她多次被视频中男孩性骚扰。

女医生的丈夫与男孩家长多番沟通未果,还被对方辱骂和威胁。

一段视频片段,影响了一群人,害死了一个人,毁灭了一个家。

近期青少年自杀案例(哮喘女孩吐血案三次反转)(5)

还记得“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吗?

重庆万江,一辆公交车在桥上行驶时,突然方向不稳,坠入江中。

全部乘客,无一生还。

事后有人称,当时有一辆小轿车逆行,公交车为了避让,才坠入江中。

而小轿车的车主是女司机,还穿着高跟鞋。

舆论瞬时山呼海啸般谴责“肇事女司机”,以至于整个女司机群体都被舆论谴责。

后来,真相曝光,公交车坠江的原因是突然越过道路中间的双黄线,撞向了正常行驶的小轿车,继而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那名小轿车女车主,不是肇事者,而是受害人。

一点怀疑猜测,误导了所有人,误会了一个群体,伤害了整个社会。

近期青少年自杀案例(哮喘女孩吐血案三次反转)(6)

我们身边的“新闻翻转”越来越多:

看到事件-擅加揣摩-真相曝光-恍然大悟-做鸟兽散。

这五步,就是一般人在看到事件时做出的最基本反应。

遇到事情,就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它,用标签去定义它,用大众舆论的导向去评价它,却独独没有自己的思考。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暴行是暴行,一群人的暴行就是正义。

对一些人宁愿跟着大众去施暴,也不愿意坦言来看看这个事情的真相。

在应该独立思考的时候,选择盲目跟从;在应该看到全貌的时候,选择视而不见。

不解全貌下评价,不加思索贴标签,这些我们觉得不痛不痒的行为,可能最终真的会毁了一个人,一个家,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民族。

4.

华为总裁任正非在接受面对面采访时的一段话,我如今记忆尤深。

“这个时代变了,怎么买别国的手机就是不爱国的?那开放还有什么用呢?我们的思想有时候会偏激,偏激会产生民粹主义,对一个国家是没有好处的。”

但保持独立的思考,不轻易评价太难了。

我们总是容易陷入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圈子里。

我身边有个朋友,自诩“爱国好青年”。

他鄙视一切国外的东西,看到别人用外国品牌的手机,就说这人不行,不支持国货;看到别人开日本车,直接背地里称他为“卖国贼”。

我曾问他:“你如何知道他们不爱国?”

他说:“看他们用的东西就知道了”

他的话,一开始让我觉得可笑,后来让我觉得心惊。

如果一个人,能够凭借对方使用的一件东西,微信头像的一张照片,朋友前的一段话,就轻易定义对方;

那么,一群人这样的人聚在一起,便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后果。

现在国际形势比较复杂,美国不断给中国施压,对中国企业进行轮番打压。

常听到身边的人说:

“他们不给我们做生意,我们也拒绝和他们做生意。”

“拒绝美国货,支持中国自产。”

甚至还有这样的言论:“把美国佬赶出中国。”

我特别想对有这样想法的人说:“爱国没错,但别被表面的现象蒙蔽了双眼,要看到这背后的真相。”

我们可能不知道,身边使用苹果手机的那个人,正在帮助中国研制全新的芯片系统;

我们可能不知道,身边开着日本车的那个人,正在帮助中国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我们可能不知道,那个离开祖国远赴他国求学的学子,心中装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

近期青少年自杀案例(哮喘女孩吐血案三次反转)(7)

5.

罗素曾说过一句话:“我绝不会为了我所相信的而死,因为我可能搞错了。”

听起来像笑话,品起来是哲理。

很多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

而那些所谓的真相,也有很多是别人故意包装,故意引导的“虚假事实”。

我想,如果我们做不到弄清楚真相,那么至少应该在看到一个消息的时候,不要盲目跟风。

你可以停下来,给一点时间给自己,去辨别和思考它。

我想,如果我们做不到真实评价,那么至少在看到舆论狂流的时候,不要人云亦云。

你可以闭上嘴,摘掉曾经的有色眼镜,用全新视角去看待它。

未辨全局,不可偏听;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愿你在狂热时,能保持冷静与克制;在狂流中,能保持独立与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