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是沙陀人,由于出身贫贱,连姓名都没有,只有一个小名叫邈佶烈。李嗣源这个名字,是晋王李克用收他为养子后替他取的。

李嗣源跟随李克用征战三十年,排难解纷,冒刃血战,屡建奇功。李克用死后,李嗣源作为河东主将,历任代州、相州刺史、昭德军、天平军节度使,一直做到藩汉内外兵马总管,又协助李存勖转战十余年,击败了契丹,活捉了燕王刘仁恭父子,消灭了劲敌后梁,建立了后唐王朝。

后唐立国,李嗣源当居首功,是他率领晋军主力率先攻入后梁的首都汴州的。当他率军迎接李存勖进城的时候,李存勖手拉着他的衣服,头撞他的胸脯,兴奋的说:吾有天下,由公之血战也,当与公共立。意思是说,我能够得天下,全是你的功劳,江山市咱哥俩的,荣华富贵,我和你同享。

透过李存勖的表演,可以得出一个信息,李嗣源似乎有些功高震主了,李存勖也不敢小看他。

此时的李嗣源还是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头号战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不久的将来,李嗣源就将接替他的兄弟李存勖,坐上皇帝的宝座。

天时——洛阳兵变,李存勖离奇死亡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贝州发生兵变,李存勖派李绍荣到河北主持平叛。李绍荣到河北后,连连失利。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李存勖只能派李嗣源率军前去平叛。此时,以赵在礼为首的叛军占据了魏州。

李嗣源率军赶到魏州城下,同诸军约定次日攻城。

当天晚上,李嗣源统领的禁军发生叛乱,竟然和叛军联合起来,一致推举李嗣源“帝河北”。其实李嗣源当时并无反意,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撂下一句:你们不听我的话,那就随你们的便吧,我回京师去!

可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由不得李嗣源。叛军们见他想走,拔刀将他围住,怒吼道:这些人都是虎狼之辈,不知道什么尊卑,你要离开这里,没那么容易。言下之意就是,不要给脸不要脸,现在推举你当头儿,那是尊重你,如果执意不从,就是没有尊卑可讲了。

李嗣源被挟持着进了魏州城,应该说,此时的他,并没有做皇帝的念头,这从他进入魏州,然后找理由逃出魏州,可以看出端倪。后来,在石敬瑭的极力劝诱下,李嗣源才决心谋求自立。他率领平叛之军,挥师南下,剑指洛阳。

李嗣源挥师南下,走到罂子谷的时候,传来李存勖众叛亲离、为乱兵所杀的消息,他竟然痛哭一场,流着泪对众将说:“皇上平时很得人心,只是被一群小人迷惑,才落得如此下场,现在我将到哪里去呢?”

李嗣源的表演很到位,在众将的劝说下,他才止住了悲伤。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朱守殷派人飞报李嗣源,说京城已经大乱,没有人能控制局面,请李嗣源火速率兵回京平叛,掌管大局。

李嗣源在“乱兵”的“胁迫”下进入洛阳,看到从灰烬中找到的李存勖的遗骨,掉下了几滴英雄泪。其实,他的心里却是暗暗高兴。这样的结局,避免了同李存勖刀兵相见的尴尬局面。他命人将李存勖的遗骨装进棺材,停放在西宫,然后回到自己的家中。

朱守殷前去拜望,他只是吩咐朱守殷等人做好本职工作,把京城的治安维持好,等候魏王回京。并吩咐:淑妃和德妃都在宫里,不要怠慢了他们。等皇上的陵园修好,国家有了继承人之后,他就回到他的藩镇去抵御契丹人,保卫北方的领土。

李嗣源的话说的很动听,宰相豆卢革是官场上的老油条,当然不会认为李嗣源说的都是真话,他率百官送上书札,劝李嗣源登基称帝。

李嗣源没有答应,因为他的戏还没有演完。他假惺惺的对大家说:“我奉诏讨贼,不幸部队背叛逃散,本来想进京解释清楚,又被李绍荣从中阻拦,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本来没有别的想法,你们突然推举我,那是你们根本不了解我,希望大家不要再提这件事。”

豆卢革等人坚决请求,李嗣源还是没有答应,并向各地发布公文,通报了皇上驾崩的消息。此后,洛阳城的百官又三次上书,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李嗣源登基称帝,或者暂时监国。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四月初八,李嗣源正式进入兴圣宫,开始接受百官的拜见,他下发的命令,称为“教”,百官称他为殿下。

李嗣源当了多久成为皇帝(李嗣源称帝天时)(1)

地利——入主洛阳,兄弟子侄等竞争对手远离中央

李嗣源监国之后,下令各地访寻洛阳兵变后逃散的各位王子,名义上是要抚恤他们,真实意图如何,恐怕只有李嗣源自己清楚。因为接下来的安排,似乎可以看出李嗣源的意图。

当时,能够有资格和李嗣源争夺皇位的只有李存勖的长子魏王李继岌了。魏王李继岌平定了蜀国之乱班师回朝,大队人马走到兴平,听说洛阳叛乱,他怕李嗣源不能相容,再次引兵西行,准备到凤翔去。

李嗣源派女婿石敬瑭出任陕州,这里是魏王李继岌东进洛阳的必经之路;派养子李从珂出任河中,这里是李继岌北归晋阳的必经之路;派人去四川安抚孟知祥,要他封锁汉中。进入四川,是李继岌的最后退路。三面设卡,形成合围之势,李继岌插翅也难飞。

洛阳兵变之后,李绍荣本来和刘皇后、李存渥一起逃走,中途他却丢下刘皇后,想到晋阳投靠永王李存霸。走到平陆的时候,被百姓抓住,送到了虢州。虢州刺史石潭打断了李绍荣的双腿,关进囚车,押送到了洛阳。

刘皇后在洛阳兵变之后,同李绍荣、李存渥一起逃出洛阳。李绍荣弃他而去,她便和李存渥一起逃到晋阳,途中昼行夜宿,历尽艰辛。由于李绍荣的逃走,刘皇后担心李存渥也会离她而去,索性献身取悦李存渥。

李存渥见嫂嫂虽然徐娘半老,但仍然妩媚妖娆,欣然笑纳,一路上,两个人做了露水夫妻。

刘皇后逃到晋阳,李彦超拒不接纳他们,他们又逃到凤谷,逃窜中途,李存渥被部下所杀。刘皇后无处可去,无奈之下,只能削发为尼,修了一座尼姑庵,当做栖身之所。

李嗣源不肯饶恕这个祸国殃民的女人,派人到晋阳将已经落发的刘皇后杀了,一代红颜,到此才算谢幕。

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继藏匿在民间,有人向安重诲告密,安重诲和李绍真密谋,认为李嗣源已经摄政,并主持办理了皇上的丧事。这些王爷要早做处置,才能安定人心。他么担心李嗣源心慈手软,没有告诉李嗣源,秘密派人将藏在农家的李存确、李存继杀死。

一个多月后,李嗣源才听说这件事,生米煮成熟饭,他也只能付之一叹。

北京留守的永王李存霸听说兄弟们多遭杀戮,非常寒心,立即奔赴晋阳,去投靠李彦超。途中,跟随他的士兵都逃跑了。到了晋阳之后,他剃掉头发,穿上僧衣去见李彦超,说愿意出家修行。李彦超打算上奏,请求李嗣源饶他一命,可他的部下不肯,一定要处死李存霸,最后李存霸在逃跑途中被杀。

薛王李存礼是李存勖的三弟,与李存勖的儿子李继潼、李继漳、李继詹、等人都下落不明。只有李存勖的弟弟李存美因为是个疯子,才得以免死。

李克用共有七个儿子,只有李存美活了下来。

李存勖的五个儿子,有四个下落不明。

再来说李继岌,李继岌走到武功,宦官李从袭建议挥师东进,到京师去平定叛乱。李继岌于是又转向东行,走到渭水,西都留守拆毁了浮桥,不让李继岌东渡。李继岌只好沿河东进,途中,随行的士兵都逃跑了,就连心腹吕志柔也跑得不知去向。李从袭见大势已去,也逃之夭夭,临走还给李继岌撂下一句话: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大难来时各自飞,自己早做打算吧。

李继岌悲伤至极,泪如雨下,对仆人说:我已经无路可走,你就杀了我吧。仆人在李继岌的苦求下,无奈的将他勒死了。

李继岌一死,李克用一脉除了一个疯子李存美之外,全都死光了。

李嗣源当了多久成为皇帝(李嗣源称帝天时)(2)

人和——百官劝进,威服众将

李克用一脉荡然无存后,合法的继承人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这时,百官还在上表,劝李嗣源称帝。

同时,李嗣源跟随李克用征战三十年,跟随李存勖打下后唐江山,是后唐建国的头号大将,军中威望无人能及,在当时的乱世,得军队者得天下,况且李嗣源体恤百姓,比死去的李存勖更加得民心,所以李嗣源得到了当时的一致拥戴。

这时的李嗣源如果再演戏,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心里也就有了做皇帝的打算。当时的李嗣源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称帝也就顺理成章。

五代的历史,进入后唐李嗣源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