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定义

使用气焊、电焊、喷灯等焊割工具,在煤气、氧气的生产设施、输送管道、储罐、容器和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管道及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的设备上,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

动火作业分类

动火作业分为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和三级动火作业三类。

1 、一级动火作业应由项目经理填写动火申请表和由项目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经公司主管领 导和安全技术部门审批,并报公安消防部门备案或批准后,方可动火,动火期限为一天,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一级动火

(1)禁火区域内;

(2)油罐、油箱、油槽车和贮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气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

(3)各种受压设备;

(4)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

(5)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水等场所;

(6)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

2 、二级动火作业应由施工管理人员在四天前提出申请并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工地主管领导 审批后,方可动火。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动火:

(1)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焊、割等作业;

(2)小型油箱等容器;

(3)在外墙、电梯井、洞孔等部位,垂直穿到底及登高焊、割作业。

3 、三级动火作业

除上列以外,其余场所均为三级动火作业,应由所在班组长在动火前三天提出申请,报项目防火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动火。

通常易燃易爆石化设备切割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通常需要隔离、清洗、置换、检测残留等环节后才能进行切割作业,最为关键、最为复杂的是清洗置换环节。利用空气、惰性气体(氮气、氩气等)、水蒸汽、水等经过充分的吹扫、清洗、置换,然后经过专用仪器检测,残留值低于要求时,在进行切割作业。

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成立20年来,一直本着“术业有专攻”的传统理念,在气体检测领域深耕,在市场需求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史无前例的创造出“气体检测预警互联”的理念,将报警提升为预警,大大的提高了泄漏现场人员的安全性,根本上改变了报警传递滞后的问题,是气体检测报警行业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属于动火作业危害识别内容(危险作业动火作业定义)(1)

受限空间、动火现场在线监测(内外信息第一时间传递)

互联移动式气体检测预警仪是应用于动火现场、受限空间作业、检维修作业环节的气体检测类设备,对抢修、维修等临时作业现场的气体浓度环境进行实时(扩散、泵吸式)检测,在检测到气体泄漏时,第一时间进行声、光及无线报警,并同时把报警信息和位置信息以433MHz传递的方式,传递给现场配戴互联便携式气体检测预警仪的一线作业人员和监管人员,实现报警点周围350米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同时接收到报警信息的功能。

视频监控 视频录像(影像记录,调查依据)

互联移动式气体检测预警仪中可增加视频监控设备,实现一体化视频监控,并可以像行车记录仪一样的存储视频。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的在线监控,通过4G的方式上传网络,存储于内存卡中,支持长时间的视频存储,为作业、事故等提供实时的视频分析依据。

属于动火作业危害识别内容(危险作业动火作业定义)(2)

属于动火作业危害识别内容(危险作业动火作业定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