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本文为我与“吐司(成都comiday)”合作撰写,转载请注明。

注2:文章内使用的粉丝创作图均已获得了原作者授权。

注3:文章内涉及的评分、粉丝数为上周末数据,因为数据随时在变化,仅做参考。


前阵子,《我的英雄学院》(欧美简称为《BNHA》,我们还是简称为《MHA》)中使用“反人类的二战相关词语”作为角色名一事在中韩两国引起热议。作为二战及731部队的主要受害者,两国网民自发对作品进行了抵制。这部近年来作品热度、粉丝数量俱佳的作品,事发后迅速成为了国内动漫爱好者乃至自家粉丝唾弃的对象。

毫无疑问,这个事件触碰到了中国动漫文化爱好者的底线。国内爱好者虽然人数众多,但总能够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在“鉴赏口味,粉丝文化,容忍底线”上概括出一些特征。

与其相同,英语使用者的圈层同样可以被抽象概括,他们也一样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特征。欧美是没有经受过“731部队病毒战 ”的地区,生于斯长于斯的爱好者们作为“第三方”,也就该事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宏观来看,他们的看法态度反映了欧美爱好者群体的一定特征,而这种特征又与欧美爱好者群体的其他特征紧密相连。本文就将从《MHA》事件中欧美爱好者的反应为引子,尝试客观地对欧美动漫爱好者的生态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的英雄学院》在欧美宅圈到底有多火?

欧美国家不是本次事件的当事人,事件也没有在使用英语的爱好者中产生大量论战,《MHA》这个名字在欧美动画爱好者中依然是“超级热门”的代名词。

和国内大量爱好者是因为骨头社制作的动画入坑类似,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日本动画史上“最受欧美爱好者喜欢”的作品之一:英语圈最为活跃的兴趣社区站点Reddit中,其子版块(类似于贴吧) /r/BokuNoHeroAcademia 注册于作品连载后不久的2014年10月,截止目前共有近40万名关注者。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1)

reddit《MHA》首页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2)

上周末关注人数即将破40w

考虑到国内与海外人数基数的差异,这个数字代表的是惊人的作品影响力:2019年内日本与国内的大热作品《鬼灭之刃》版块 /r/KimetsuNoYaiba 与同作品异名自版块 /r/DemonSlayer 之和只有9.7万名关注者。即使是被美国亚文化领域业界情报网站ICV2评为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漫画品牌《火影忍者》,在Reddit上也只有33.7万关注者。而近年来国内爱好者或有耳闻的“欧美长青三作”——《钢之炼金术士》、《死神BLEACH》以及《妖精的尾巴》,其关注总和也无法与《MHA》相提并论,其恐怖影响力可见一斑。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3)

鬼灭之刃版块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4)

火影版块

作品俘获了众多粉丝,名字常常出现在欧美的各个高分作品榜单上。在欧美审美体系中,爱好者对《MHA》的故事线和人物塑造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老牌评论系网站MAL(MyAnimeList)上,《MHA》第二季拿到了100万参评/8.58分的高分,位列全站动画榜单前百。而日前仍然在播的动画第四季,以43.7万参评/8.30分拿下在播榜单的第四名,紧随《排球少年》、《花牌情缘》和《海贼王》。欧美爱好对其评价大致如此:“如果你喜欢少年漫画,《我的英雄学院》将能满足你的一切需要”“故事、主题、人物理念甚至人物角色,每件事都经过了精心设定,堪称经典”。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5)

MAL上MHA评分与参评人数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6)

MAL在播榜单

骨头社出色的动画制作给了原作漫画巨大的加成,这一点不会有人怀疑。同时,相对于国内在这次事件中将动画、漫画区分开来看的情况(骨头社风评被害,倒了大霉),欧美爱好者显然还是将《MHA》的动画、漫画作品视为了一个整体来讨论。


不关心历史政治,从欧美网友对命名事件的看法谈起

“连名字都是精心设定的”,在给予作品高度评价时,欧美爱好者们是如此赞扬的。

在这次“命名事件”中,仍有部分欧美网友以“漫画原作者并无故意设定之意”替作者进行辩护,如“我是日语使用者,我认为作者并没有意识到同音词汇的巧合”,但这种明确站队“作者无敌意”并不是欧美论坛的主流观点。

在我们观察期间,Reddit上此事件讨论帖近40条,最高讨论不过200,整体来看并没有被网友特别关注,但仍在其讨论范围之中。我们选取了热度最高两贴进行统计,表示完全不知道此事的用户占15.7%,未明确表态或持中立态度的占42.3%,谴责作者的占26.3%,替作者辩护的则占15.7%。而对中国更为不友好的匿名论坛4chan上,对此次事件的讨论中也有近4成网友表示不关心。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7)

maruta相关贴讨论度并不太高

而具体到个人发言上,则有不少网友发出“又是一个在政治讨论上走的太远的问题”,“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迅速反应进行处理是必须的。但现在问题已经被处理了?”,“作者犯了一个大错,一切后果都是他和编辑部应该承担的,但是现在似乎有了一个处理办法,希望中国接受他们的道歉”甚至是“你可以带走我们的生命但是不能带走我们的l o l i !(此为对“什么时候作品中才会出现一个来自美国的反派英雄”的回复)”,或与之类似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发言。

当作者又将争议角色的新名字改为让人联想起日本二战解剖美军士兵的地点之后,抱持“不温不火”态度的美国粉丝同样居多。“这个新名字如果是真的,那他应该再次道歉。但他仍然是个艺术家。”

无论是数据或是个体发言,都体现欧美爱好者能以“不在意”的心态去对待这件事。诚然,作为生活在与事件无关的地区的人,欧美地区的爱好者体会不到中韩爱好者的心情,这种“旁观者的冷眼”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也与其对待创作物的“不必太政治”的态度也有极大的关系,这种心态和观点也是这个群体的特点之一。

在欧美作品中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甚至是他们自己玩出来的花样:在美国漫画《X-MEN》中有一反派Holocaust,此词专指犹太人大屠杀,不禁让人产生相关联想。这个角色曾在90年代末因犹太人团体的抗议被迫改名,但之后又改了回来。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8)

Holocaust

另有一例,漫威反派红骷髅被直接设定为纳粹,并未掩饰任何。论坛中的美国人提到这两件事,似乎从未因此恼怒,他们认为“用坏事命名一个坏人,似乎没什么问题,我们都希望坏人承担责任”。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9)

红骷髅

他们并不认为“大屠杀/Holocaust”(整件事)与“丸太/maruta”(加害者对被害者的非人道称呼)有什么区别,在讨论中他们更愿意将之一同视为“坏事”。


欧美爱好者群体的画像

欧美网友似乎习惯将“用坏事命名坏人,无可厚非”当做自己“不太追究政治问题”的前锋思想。另外,他们也十分乐意于“自我展现”。

仍以《MHA》为例,其Reddit近三日发帖分类为Art/Artwork/Redrew/Colour(这几个标签均可视为FanArt,即粉丝二创图)的比例高达惊人的56%,超过了动画、漫画讨论帖的总和。而如《火影忍者》这样完结旧作或是《逆转裁判》这样的国内同人冷坑,在我们观察期间的热帖中,FanArt比例也达到了惊人的52%和12%。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10)

《MHA》reddit首页中注明为artwork的帖子压倒性的多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11)

《火影忍者》首页的fanart同样很多

在论坛中贴出来的的FanArt作品里高质量内容并不多,占绝大多数仍是普通爱好者的涂鸦和临摹。与国内粉丝乐于讨论剧情,研究、交流人物关系的粉丝行为相比,欧美的亚文化爱好者似乎更喜欢产出和展示内容。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12)

@notsooriginal_labeba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13)

@ShinobiTempest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14)

@trickstermonkey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15)

oc角色 ins:@angrybagels

除了粉丝行为,欧美动画爱好者整体的审美也与国内爱好者有着巨大差异。最权威的评论资讯系网站MAL(MyAnimeList,用户数量多,评分机制简单)以及ANN(AnimeNewsNetwork,用户少,评分机制复杂)的动画史十佳榜单都将首位给了《钢之炼金术师FA》。MAL十佳榜单中,参评人数近166万,可参考度极高。与之对应《钢炼FA》也占据着ANN观看次数最多榜单的第一名。而在国内网站Bangumi(架构类似MAL,用户数量、构成类似ANN)的全动画得分排名中,该作品则只在第八名的位置。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16)

MAL前十排名

对比国内外榜单top10,重叠作品仅有上述《钢炼FA》与《三月的狮子》(分别为MAL第九名与Bangumi第十名)。

具体分析榜单内容,Bangumi榜单中《攻壳机动队》与《EVA》的系列作品重复登榜以及2010年前的老作品占据了相当多高位的情况并不难理解,这些作品被网络时代的国内爱好者当做一种文化符号或一种审美去追逐、分享、研究。在MAL的榜单中除了《钢炼FA》与《银英传》外,则几乎都是2010年以后的作品。《龙珠》、《精灵宝可梦》、《火影忍者》这些在我们的固定印象中欧美圈的大热门系列并没有出现在前10的位置。正常的爱好者世代交替以及部分爱好者并不热衷于“动画鉴赏与评价”也许是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

即使最近发生了《异种族风俗娘》的恶意刷分事件,我们还是能大致归纳出MAL上参与评选的人群的动画审美:银魂系列作品在top15出现6次,top30中出现了8次,系列全作均高于8.51分。进一步研究top30榜单,带有“Comedy喜剧”标签的作品恰好为一半15部。而带有“Shounen少年”标签的作品比例更是达到了56.6%。笑中带泪的少年喜剧也许就是MAL用户的集体审美了。在用户数较少的ANN的top10中,与Bangumi重复的作品则为《钢炼FA》、《CLANNED~after story~》、《浪客剑心追忆篇》、《星际牛仔》4部,较MAL多一些。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17)

MAL与Gangumi top10动画与对应分数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18)

ANN与Gangumi top10动画与对应分数


扳机跨越国境仍称神?

在谈到日本动画公司的海外(特别是北美地区)影响力时,扳机社(Trigger)是一个时常被拿出来说的例子。然而在网络上的集体意见中,扳机社并不是那个“评价最高”的日本动画公司。其新作动画电影《Promare》的评论有着两极分化的情况。有趣的是,不同阵营的发言最终都一定程度地脱离作品,表明了粉丝对扳机的看法。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19)

《Promare》

最热评论给出了10分满分,该网友评价道“即使在某些人眼中,这种艺术类型是‘丑陋’或‘矫饰’的,但我认为这是艺术的巅峰。看完电影后我无法入睡。(这种艺术风格上)形状的冲击,色彩的奇绝,每个画面都是最优解。角色设计,机械设计都是无与伦比。我认为它是这十年间影响最为深远的动画电影”。

然后紧随其后的则是一条被125人点赞的3分评论,这名《天元突破》、《kill la kill》的忠实粉丝给出了自己不喜欢扳机社其他作品的理由,而这些理由大多集中在对扳机社作品故事的批评。

【以下含有剧透内容】

《羁绊者》是个以创意为核心的故事,但是他们最后竟然自己放弃原定故事(指冈田磨里说羁绊者的故事愚蠢);《情迷弗兰西斯》一开始人物塑造得很棒,但随后的故事推进中一个又一个反转、揭示就像高潮来的过快,只能手忙脚乱地清理来的过早的射X。而《SSSS.Gridman》试图在最后3-5集中洗白一个反社会角色。

我也期待过这一次今石洋之会让《Promare》不一样,但是美梦并未发生:明显的迎合;剧中的角色都很蠢;有一个角色作为主角替身的角色实际与主线相关,一旦她什么也不做。整个消防队的大部分人什么也不做;反派九成行为都是合情合理的;后来世界之所以还能得救的唯一的原因是,只有在他们战斗之后,才有可能出现一次短暂的平静。

这是我看过的最糟糕的反种族主义电影之一,过于矫揉造作,掩盖了对剧中反派阵营歧视的不合理性。如果你不看故事还能将就看,他故事线就比《高达NT》强一点儿。想看机器人故事,我建议你看《倒A高达》;想看反种族主义英雄故事,我建议你看《Trigun》。

而MAL上对于扳机社的总体评价,也以公司top10作品均分7.81分远落后于骨头社的8.54分与京都动画的8.53分。在产量稳定的动画公司中,top10作品均分最高为MadHouse的8.76分。这份上百万参与者给出的评分,既是一个个爱好者的个人喜好,又汇集在一起形成了“欧美的日本动画爱好者”这个抽象概念的剪影。另外一提,扳机社显然是这里面最年轻的动画公司。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20)

各动画制作公司top10作品平均得分与其最高分作品

(注:进击的巨人是由从Production I.G独立的WIT STUDIO制作,Production I.G作为制作委员会成员参与协力、企划。MAL上点进Production I.G的页面把该系列作品也算了进来)

其实日本动画在上世纪便已有了相当大的海外影响力。北美地区从1960年代起就断断续续地有过数波日本动画热潮。在1990年代末他们引进了《龙珠》、《精灵宝可梦》动画,引发了更大的热潮。

欧洲地区,高畑勋,宫崎骏强强联手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在德、奥的影响力已远超原作小说。其他一些国家的壮年、中年爱好者对70年代机器人动画的热爱已经渗透到了主流艺术领域,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比如《魔神Z》之于西班牙,《钢铁吉克》之于意大利,《古连泰沙》之于法国。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当年迪士尼对欧洲地区动画娱乐的垄断。当来自日本的机器人动画中那些时髦的必杀技和丰富的故事性展现在欧洲小朋友们的眼前时,他们所感受到的是巨大的文化冲击。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21)

于西班牙塔拉戈纳市某地矗立的魔神Z铜像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22)

2015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他们叫我吉克》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23)

《他们叫我吉克》的导演Gabriele Mainetti与《钢铁吉克》的原作永井豪、主题歌演唱者水木一郎的特别对谈

顺道提一下中东地区。在沙特阿拉伯娱乐解禁后举办的首届国家级漫展上,海外嘉宾阵容中不光有着Revo、FLOW这样受年轻一代喜爱的艺人,亦有着水木一郎、佐佐木功这两位超级机器人动画歌领域中的“老大哥”。这显然是为沙特阿拉伯的壮年、中年一代动画爱好者们所准备的大礼。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24)

水木一郎、佐佐木功出席沙特阿拉伯漫展并与沙特国家级歌手同台演出

爱好者的世代交替是正常的,对不同世代的爱好者来说都有各自心中的“神”。动画公司拥有巨大的品牌影响力是网络时代之后的事。在电视为王的时代,那些有着恐怖收视率数字的大人气动画所产生的影响力则多是从另一些方面体现。我们很难去对比这些影响力到底孰高孰低。

当然,不要忘了那个全世界主流文化圈都通用的“吉卜力”。


动画评论视频的祖师爷?

这里我们说的不是那些在摄像头前边看动画边评论的“老外看动画”实况视频,而是要讲非实况的吐槽系、杂谈系评论视频。

也许有朋友会认为我们要讲Gigguk这个亚裔英国人。Gigguk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带头人”,他制作的动画评论视频中兼具“诙谐的吐槽”与“知识介绍”,但最关键还是在于他有着极强的利用语音语调来调动观众情绪的能力。这种偏个人情感论的评论视频让他在英语圈中有着相当高的认知度以及巨大的争议。他对《FSN》中People die if they are killed!(人被杀,就会死啊!)这句台词的吐槽广为流传,这也引领了国内2010年代的吐槽系评论视频的火爆。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25)

Gigguk的Youtube页面

但在这里我们想要介绍另一个人, GrumpyJiisan。这是一位居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老年动画爱好者(1947年或1948年出生)。GrumpyJiisan从1980年代起就成为了日本动画爱好者,并和同好们建立过一个交换中古动画DVD情报与进行动画评论、鉴赏的网站。因网站被关,2007年起他转战Youtube更新动画介绍、评论视频。从2007年到2011年,老人共计制作了240部日本动画介绍、评论视频。在2011年5月介绍完《听到涛声》后便不再更新。2014年时4chan上曾有自称其“孙子”的人发表了GrumpyJiisan已经过世的消息。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26)

GrumpyJiisan的Youtube页面

老人非常喜欢徒步旅行,他所有的视频均是在亚利桑那州的山间与峡谷远足时“顺手制作”。当人们看到他的视频封面时会以为这是一般的远足视频,但点进去一看发现这居然是一个美国老年人在峡谷中一本正经地介绍日本动画。这样的“反差”让GrumpyJiisan获得了日本爱好者们的关注。有志者将他的视频注上了日语字幕转载到niconico动画上。

让nico网民惊叹的不光是GrumpyJiisan视频中体现出的“反差感”,他们也惊叹于其宽广的鉴赏范围。从《凉宫春日》这样的轻小说改编到《机动警察剧场版2:和平保卫战》这样沉闷的、闷骚的中年人会话剧,再到《饿沙罗鬼》这样的冷门作品……nico网友们纷纷称赞到“这位长者不正是我们动画宅的理想像吗”,并送了他一个“ANIME仙人”的称号。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27)

GrumpyJiisan的NICO大百科专属词条“亚利桑那老人系列”

与Gigguk善于利用语音语调进行吐槽、煽情的风格不同,GrumpyJiisan的视频体现出的是合乎其年龄般的质朴客观,视频中没有太多激烈的个人情感论。比如他直言到自己并不喜欢《凉宫春日》这类型的动画,但是前几集让他笑了,所以可以给出高评价。大多主观意见和吐槽都是点到为止且直击要害。而批评中则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的海外版DVD糟糕的翻译问题,并非作品本身。

比如在评论《机动警察剧场版2:和平保卫战》的海外配音版时,他指出原版中战斗机驾驶员的配音特地做了如真实戴着氧气面罩般的处理,但在USMC(发行商)90年代发行的英语配音版中驾驶员声音则听起来像是与观众在同一个房间内。另外USMC的译者将日本动画史上最精彩的一段电子战、空战演出中,本就是英语的航空术语对话给“耿直地”翻译了出来。例如“Angel 3-2(32千英尺)”就给译为了“32000 feet”,配音也这么念了。从意思上来说并不错,但精心安排的配音演出全毁了。之后Bandai Visual发行的英语配音版则修正了这个问题。

对此,老人吐槽到“不管是太平洋哪一边的驾驶员都不会在无线里这么说。”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28)

“Now maintain angel 3-2”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29)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30)

“嗯,意思倒也没错,但不管是太平洋哪一边的驾驶员都不会在无线里这么说”(全部木大)

然而GrumpyJiisan与同时代被网络二创捧火的比利海灵顿等人相比,并没有在我国引起讨论,也没有引发过任何模仿效应,在Youtube上的流量也不多。与之相反,Gigguk的视频虽然也曾被转载到nico上,却没有引发日本爱好者的大规模讨论,但在我国引领了一股巨大的模仿风潮。另外一说,国内模仿欧美粉丝文化不光有Gigguk这样的吐槽系评论视频,也有那些做了大量慢镜头处理的漫展cosplay视频。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31)

Gigguk并没有在NICO上引起太多反响

GrumpyJiisan是成年后才接触到日本动画的爱好者。他称自己并不是动画评论的“专家”,只是因为娱乐需求接触到日本动画。1980年代的美国爱好者光是收集日本动画的实体出版物就非常辛苦,GrumpyJiisan收集了大量的实体出版物,并在原版与北美版出版物的对比之上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评论体系。因为很喜欢远足,就在远足的过程中顺道做一下动画介绍。这显然与生活在御宅文化消费泛滥化以及社交媒介极为发达年代的Gigguk所出的视频风格大相径庭。

在日本,动画评论更多时候是小黑祐一郎这样有着现场从业经验的杂志编辑以及冰川龙介这样的专家干的事,他们构筑的话语权早已建立成型。换句话说,这个领域在日本几乎已经没有太多可挖掘的空间,也不太会有为了“自我展现”而去做评论视频特别是吐槽视频的人(虽然有这么做的,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分类)。如果日本的爱好者想要认真评论一部动画作品他们可以选择出评论系同人志或者发表个人博文。GrumpyJiisan在日本受到欢迎并不是因为视频评论这种形式而是视频中体现出来的“反差”、洒脱的态度、丰富的见识,这样的老年生活确实为爱好者们所向往。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圈的动漫爱好者,其爱好者文化自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为英语圈,GrumpyJiisan与Gigguk所反映出来的不同年代、不同年龄、不同鉴赏范围、不同媒体环境的爱好者文化也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最后一说,Gigguk现已移居日本,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现充阿宅。


圈外的压力与圈内的底线

最后还是回到《MHA》的命名事件上来。这个事情说到底是一个容忍底线的问题。在我们与一些欧美爱好者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表示了这么一种观点。

与电影或文学的历史文化意义相比,日本商业动、漫画作品作为一种娱乐媒介,似乎并没有真正超越娱乐的范畴,也没有真正被用于意识形态的传播。几乎没有哪部动画所描述的情况能够足够准确地对应外国的敏感话题。即使是这次《MHA》的争论,很大程度上也是漫画作者堀越关于“日本侵略史”的失礼行为。《盾之勇者》和《哥布林杀手》因为对某些女性角色的极端刻画而引发了西方女权主义者的小规模抗议,即便如此,这些反应依然为爱好者社区所忽视。这似乎理所应当,一方面是女权团体的过激反应并不被每个人认可,更重要的是这些社区和用户所代表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的的共识是,日本商业动、漫画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娱乐品牌,对社会政治影响甚微。

我们当然不能忽视上世纪《超电磁侠波鲁吉斯V》在菲律宾阿基诺革命中被用作了指导工具,也必须得指出高畑勋在《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中曾尝试过一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达(虽然他失败了),但这毕竟是特例。

这里牵扯出一个“来自圈外的压力”与“圈内的底线”。

全世界的OTAKU文化圈,特别是男性向作品爱好者几乎都面临着一些同样的外来压力,包括以女权主义为主的各个人权团体、宗教团体、家长团体、严格的儿童保护、社会上既有的御宅歧视等等,这些都是外部而来的。在圈内,海外的日本动漫爱好者们的“底线”,特别是在“历史、政治敏感问题的底线”上则有一些不同之处。

韩国:日本侵略史、旭日旗、大正时代。

不论创作者意图如何,只要涉及这些内容,韩国的爱好者圈子就会进行抗议,且反应速度极快。

中国:日本侵略史、、。

其实在日本侵略史和二战相关问题上更多时候国内圈子内部抗议速度明显是要晚于韩国的。而目前日本商业动、漫、游戏作品中几乎不会直接涉及、的政治主张,对这方面的抗议更多是发自对“国家地区”的判定以及相关作者、业者网络表达的审查。

欧美:圈内爱好者不太在意创作物本身所涉及的历史政治问题,几乎没有需要对作品、作者发动大规模抗议的底线,但他们十分在意翻译是否精准。

目前欧美市场上引进的商业日本动、漫作品基本都对不上欧美圈内爱好者的政治敏感点,所以没人去讨论,也没人去研究事情到底有多大影响,这次《MHA》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虽不太在意作品本身涉及的历史、政治问题,但他们却十分在意引进版的翻译是否会乱加私货。比如,他们非常在意FUNimation这家公司(90年代末引进过《龙珠》的动画代理公司)会乱翻译台词,在英语的配音剧本中通常会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私货,这让圈内爱好者难以忍受。在《监狱学园》的某一集中,FUNimation版的台词中擅自加入了“gamer Gate”这个词汇。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32)

FUNimation版:“Woah, cut the breaks Arthur Fonzarelli. You got a stick up your ass, or are you one of those dumbass GamerGate creepshows?”

(……要么是你过于傲慢固执了,要么你就是GamerGate那种傻B)

非官方粉丝字幕(类似于我国民间字幕组)版:“You keep talking to me like we’re on equal terms, but I’m a 2nd year. You have to address a superior more politely. Shut… up…”

(你一直和我平等对话,但我是二年级生了,你得用尊称……)

重点就在这个Gamer Gate上,这是亚文化、女权圈子里的重大事件。

事件的核心人物是一名叫做Zoe Quinn的女性游戏制作人,本人一直以女权斗士自居。她的唯一作品是一款叫做《Depression Quest》的游戏,还登上了Nathan Grayso榜top50。但在2014 年,Zoe 的前男友 Eron Gjoni 在网上发文曝光称 Zoe 在与自己交往期间有过不忠诚的行为,曾经与好几名媒体记者发生过关系,以换取自己制作的游戏《Depression Quest》的曝光机会和提升人气。此事引起舆论的巨大反应,不少玩家围绕Zoe发起了网络围攻,甚至攻击起了她制作的游戏。而Zoe在辩解中声称自己的游戏被诋毁是因为自己是女性,这使得女权主义者对欧美游戏圈开战。整个事件在圈内闹得非常大,此后gamer Gate成为了亚文化圈里的顶级敏感词。

不光是《监狱学园》,在《小林家的龙女仆》中,他们也擅自地加入了“pesky patriarchal societal demands(讨厌的父权制社会诉求)”这样原始台本中根本没有的词汇。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33)

欧美爱好者制作的对FUNimation私货翻译、配音的吐槽“我们并没有改太多”

这就是FUNimation的私货翻译、配音让圈内爱好者非常愤怒的原因。

英语圈的本地化和我国不太一样,代理公司的翻译者更多时候不是作为“翻译”而是一个重写编写,编剧的工种,甚至译者本人也以编剧(Writers)自居。在上一节中我们谈到过GrumpyJiisan对于北美地区的日本动画实体出版物糟糕翻译的批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数十年。除了靠民间粉丝字幕拯救一下之外,没什么太好的方法。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34)

FUNimation配音版《监狱学园》的相关报道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开始对北美输出动画内容。1977年美国的科幻爱好者便设立第一个民间动画粉丝俱乐部“Cartoon/Fantasy Organization(C/FO)”。同时,日本的公司也希望打入北美市场,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1982年时日本企业就撤退过一次。官方撤退后爱好者对实体出版物的私下拷贝、传播、交换、添加个人字幕等粉丝行为开始活跃,由此扩大了欧美的日本动画粉丝圈(fandom)。在之后代理公司获取许可的输入时代中,因商业运作的不成熟,还发生过大幅删减、改变原作的事例。比如北美版《风之谷》删了近30分钟内容且大幅更改了角色名与久石让的配乐。宫崎骏、高畑勋以及北美的吉卜力爱好者们对此感到极为愤怒。

日语和日本文化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翻译难度远超我国。渴求完整的、准确的内容才是欧美爱好者的首要诉求。

作为对代理公司的补足,欧美的民间爱好者组织一直在不间断地提供着自主翻译字幕。不少人确实是通过民间字幕成为了深度爱好者。直到今天,欧美圈内爱好者的力量仍不足以敦促部分代理公司改善他们傲慢的态度。而欧美爱好者之所以能形成足够规模的“粉丝圈(fandom)”,又与那些民间字幕、资源的“违法传播”是分不开的。

从这点上来说,这又与我国何其相似。

我的英雄学院少有的正统动漫(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35)

C/FO,1977年成立,1989年走向衰败,他们的故事非常精彩(有机会的话……)


我们从鉴赏口味,粉丝文化,容忍底线三个大方面粗略地谈了一下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的生态。他们在鉴赏口味、容忍底线方面与我国爱好者有一定差异,在粉丝文化的表现形式上我国则有所借鉴。说到底,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是喜爱着这种文化的淳朴爱好者。

动漫连接世界,无论是争议之作还是冷门作品,任何你我讨论过追逐过的东西,在世界的另一端也有人曾经或正在发出惊叹。对待同一个作品、同一件事,他们或许会有不同的声音,但对优秀的作品,也绝不会吝惜他们的赞叹。

连接改变动漫,各个地区的爱好者有着与我们不相同的思考与审美,这些不同也许能碰撞出丰富多彩的想法与创意,推动着动漫业界燃烧出冲天火光。

最后,我们希望相关业者们尽可能地尊重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圈爱好者们的生态与底线。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巨细无遗的理解世界上各个文化圈爱好者的具体底线,这不现实。因为你我受到的教育不同,文化环境也不同。但希望他们在面对来自各方面抗议,特别是来自圈内爱好者的抗议时,能表现的更为真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