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料和日常生活垃圾不断增多,大量焚烧与填埋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超过了地球自身净化污染的速度,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考验。

然而环保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命题,更不是某个个体的责任或义务,这与我们每个生存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息息相关,我们的一呼一吸,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对这个地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今天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臭氧层,关注环境变化。

关于臭氧层

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化学式是O3,有鱼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大气中超过90%的臭氧存在于距离地球25-30km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组成臭氧层。

国家臭氧层保护日是多少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

臭氧层的形成

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中,我们称之为臭氧层。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和短波两种,当大气中(含有21%)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氧分子会分解成原子状态。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如与氢(H2)反应生成水(H2O),与碳(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同样的,与氧分子(O2)反应时,就形成了臭氧(O3)。臭氧形成后,由于其比重大于氧气,会逐渐的向臭氧层的底层降落,在降落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上升),臭氧不稳定性愈趋明显,再受到长波紫外线的照射,再度还原为氧。臭氧层就是保持了这种氧气与臭氧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

臭氧层作用

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

保护作用

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主要是一部分UV-B(波长290nm~300nm)和全部的UV-C(波长<290nm),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只有长波紫外线UV-A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线UV-B能够辐射到地面,长波紫外线对生物细胞的伤害要比中波紫外线轻微得多。所以臭氧层犹如一件保护伞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

加热作用

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由于这种作用大气温度结构在高度50km左右有一个峰,地球上空15km~50km存在着升温层。正是由于存在着臭氧才有平流层的存在。而地球以外的星球因不存在臭氧和氧气,所以也就不存在平流层。大气的温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现象的起因也来自臭氧的高度分布。

温室气体作用

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如果这一高度的臭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面气温下降的动力。因此,臭氧的高度分布及变化是极其重要的。

臭氧层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会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国家臭氧层保护日是多少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2)

为什么要保护臭氧层?

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兰和莫莱特发现,大气臭氧层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头顶上的一把“伞”已出现空洞,并造成地球温室效应加剧,长期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全球气候、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此后20多年来,世界各国竞相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氟里昂替代物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为唤起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联合国规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在这一天,各成员国相应开展纪念活动。

如何保护臭氧层

事实上,臭氧层破坏只是环境问题之一,全球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并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推动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

购买不含ODS的产品;

节约用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不使用一次性产品,多选用环保产品。

国家臭氧层保护日是多少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3)

爱护地球,不是一朝一夕,不会立竿见影,这是影响全球人类命运的重大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是责任人。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开始,保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