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逻辑判断8道题,论证题目每年必出题,且占比很高,最高的2020年,有6道是论证。关于论证的相关知识点很多,图图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其中的因果论证。

所谓因果论证就是,加强削弱题目中的论点可以用“A导致B”来表示,其中A是原因,B是结果,比如“阳光可以增加销售额”、“多吃使人发胖”。

在讲解具体加强削弱的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实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题目中给我们两组实验对象,一组有某个因素变化,另一组没有,最后观察实验结果,证明该变化因素可以导致结果的产生。比如两组对象,一组吃感冒药A,一组不吃,最后发现吃A的三天感冒就好了,不吃的七天才好,最后得到结论,该药对感冒有效。以上实验要想真实有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1.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各项条件一致。比如年龄层次、身体状况、患感冒的类型等,有哪项不同都有可能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比如年轻人抵抗力强,患感冒可能本来就好的比老年人快。2.实验中变量唯一,要保证变量只有是否吃A药一项。比如在实验周期内,大家的饮食、睡眠、劳逸情况、甚至是饮水量等,都要保持一致,变量唯一也就确保了实验结果和变量之间保持最大的因果联系。3.各组都有明确的可量化的结果,可以用于比照。上述实验中的吃药组三天痊愈,不吃药组七天痊愈,就是量化的结果,如果没有结果落地,或缺少任意一组的结果,实验都是不完整的。4.样本要有代表性。A药是针对所有大众的,抽样的层次就要涵盖各个年龄段、各个地域或工作性质等相关因素,同时,样本基数也要足够大,三五个人吃了好用不代表大多数人吃也好用。

省考推理论证模型(省考判断推理之因果论证)(1)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来总结一下因果类(既A导致B)加强削弱的方法。

【加强】

1.别无他因(除了A以外,没有其他原因导致B)。也就是保证实验前样本的统一性,实验中变量的唯一性。以上述试验为例,加强的语句可以表述为:除了吃A药以外,两组患者其他条件都一致。或他们的饮食、作息都没有差异。

2.对比加强(没A没B)。这种题目题干往往只给出有A的情况下有B。根据上述实验要素,需要各组都有明确的可量化的结果,以便用于比照。因此可以补充对照组,即为没有A的情况都没有B结果产生。

【削弱】

1.另有他因(除了A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导致B)。给实验前和实验中增加变量,可以是样本本身情况不一、实验过程变量不一等。

2.对比削弱(有A没B,或没A有B)。通过可量化的实验结果,证明A和B之间没有体现出因果联系。比如吃A药的感冒没好,或没吃得反倒很快好了,证明这个药没效。

3.因果倒置(不是A导致B,是先有的A后有的B)。比如,第一组是感冒都快好了才吃的药,那他们的康复跟药就没有关系了。

大家在做题中可以将上边的实验要素结合进题目中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理顺想不明白的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