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故事)远嫁有远嫁的坏处,嫁得近也不见得很好。我的母亲嫁给了我的父亲之后,才懂得结婚成家,是两个家庭-准确地说是两个家族的事情。

僧多粥少人生全靠自己熬(人世间的陈芝麻烂谷子-我的忏悔你们已经听不见)(1)

父亲跟母亲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个人都住在同一条街道上面,一个住街头、一个住街尾。结婚时便成就了一段佳话:半条街嫁女、半条街娶媳妇的盛况。

只因为不管是父系、还是母系,两家人都是大家族,子孙众多,关系错综复杂、人情往来皆学问,一丁点也不能马虎和错乱。母亲说进了黄家门后祖母就给她立规矩了,从红白喜事、到家庭老幼尊卑,事无巨细,都有规矩。

祖母是大家闺秀,尽管娘家已经家道中落,但从小的教诲还是根植在基因里,一举一动都优雅娴淑、细语气和。祖母从来没有跟别人红过脸,也不会打骂子女……出手出口这样的事情都是由祖父负责的。

这样的家风、家规就顺理成章地给了我母亲等几个儿媳妇作为“妇道”的标准。

僧多粥少人生全靠自己熬(人世间的陈芝麻烂谷子-我的忏悔你们已经听不见)(2)

从我有记忆开始,每逢要给祖父、祖母过生日;或者要过年……母亲就要忙到象一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这些事情,父亲是插不上手的,大姐能帮忙的,也只是帮看着烧火、加水而已。

母亲每次都要提前蒸好几盆年糕-从芋头糕、萝卜糕到马蹄糕都要有。蒸好后的年糕在生日正日当天、或者大年初一早上,要分别切成少于1厘米厚、10厘米左右长度的小块,用花生油分别煎好,用碟子分装好,再一家一户地给血缘最亲的叔公、叔婆、叔伯兄弟家送去。

在分送这些出去之前,同时还要在炉子里面煮着鸡蛋莲子百合糖水,这糖水要等两位主角-祖父或祖母上门时再敬奉。母亲说这些家规,一点都不能偷懒,否则会连累外公外婆被人闲话-说他们不会教育女儿、没有家教。

僧多粥少人生全靠自己熬(人世间的陈芝麻烂谷子-我的忏悔你们已经听不见)(3)

总有现代人说女子不宜远嫁,远嫁后会得不到娘家照应。我想不到的是,象母亲这样嫁的距离太近也没有好处,自己的表现,一言一行都会在婆家人、娘家人的眼皮底下时刻被监视着。因而,被熟悉的人包围着的母亲,总会有一股无法言说的压抑,凡事小心谨慎,滴水不漏。

父母结婚时,只在黄家的祖屋住过一个月。一个月后,祖父母就帮我的父母分家,让他们自己找地方租房子住……父亲有五个兄弟。父亲排行第三。租屋只有三个房间,父亲还有两个弟弟还没成家立业。最小的叔叔还在读书。

父亲上面的两个哥哥都是这样,成家后就分家另过。因此,在我出生之前,我父母已经忘记搬过多少次家。而每一次面临搬家时,母亲下意识总想搬远一点,但鬼使神差地,转来转去,都是在一到两公里范围直径。

黄家的祖屋后来就由祖父母和大伯父一家人一起住,但祖父母并没有跟大伯父一起吃饭,而是各用一个厨房。

后期祖父母年纪太大,上了80岁后,走动少了,也不再煮饭,母亲她们四个妯娌(小叔跟小婶在外地工作和生活)就要轮流照顾祖父母的生活,一个人轮一星期。因为两个老人还能自己走动,因而只需要按时送去一天三餐,端茶倒水的。

僧多粥少人生全靠自己熬(人世间的陈芝麻烂谷子-我的忏悔你们已经听不见)(4)

祖父母生日或每年春节大年初一这一天的早上,母亲就分别用保温瓶装满糖水(祖父母每人两只鸡蛋的份量)、用两个大小碟子倒扣着,装满煎好的几种年糕,再用一个长方形的木漆托盘,盛装着,给祖父母送去。

每到这天早上,母亲都是四点半左右就要起床,一直忙到我们七点多起床了,能够帮她分送一些食物去给其他亲戚长辈为止,母亲也能稍为松一口气。

那个时候我们一家人租住在一间西关大屋格局的老房子里面。家里的客厅跟饭厅之间,有三米多高的雕花木屏风作为间隔。饭厅一侧就是厨房。

在我5~6岁的那一年,这一天准备给祖父过生日。早上才5点多,我就被空气里面交汇的各种食物香味饿醒了。又怕吵醒还在熟睡之中的姐姐,但我还是忍不住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出客厅。

怕母亲发现我又赶我回去睡觉,我躲在客厅一扇屏风后面,也没有打开客厅的电灯。原本是想借机会溜进厨房找好吃的。但我看到母亲一直轻轻地在灯火通明的厨房和并没有打开电灯的饭厅之间,进进出出地忙碌着,又刻意地控制住锅碗瓢盆的碰击声,我听到有稻米在水里翻滚的“咕噜”声,空气里弥漫着、混合着各种食物清鲜的香味,温暖了我儿时的整个清晨。更饿了。

僧多粥少人生全靠自己熬(人世间的陈芝麻烂谷子-我的忏悔你们已经听不见)(5)

突然一个恶作剧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之中闪现。我等母亲又一次走进厨房后,突然走出去,站在厨房门口,看到背向着我的母亲,正在聚精会神地、认真仔细地翻转着铁锅里的每一块年糕时,我大喊一声“妈妈!早晨!”

这一声喊,吓得母亲把手上拿着的不锈钢碟子和铁铲都掉到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把家里人都惊醒了。母亲还真是被我吓到了,忍不住吓哭了,手指着我,眼泪直流……

可能母亲是连日辛苦,心里也忍受着委屈,借着我这一声吓,发泄情绪一样,哭了出来。应声而起的父亲也没有打我,只是斥责了我几句,又赶紧去安慰母亲了。反倒是我,被母亲这样一哭、父亲一骂,整个人都懵了。

僧多粥少人生全靠自己熬(人世间的陈芝麻烂谷子-我的忏悔你们已经听不见)(6)

那个时候我因为年纪小,平时都是有外公呵护着,有点娇纵的我,还是第一次被骂成狗,因而印象太深刻。这是生平第一次做的错事。

另外一件坏事,比这件事的性质严重得多,让我生平被父亲打了一顿、也是唯一的一次,终于把我打乖了。#人世间的故事#​#100个真实农村故事#​#紫焰小说读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