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山县牢牢把握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契机,主动与对口帮扶的深圳市龙华区对接沟通,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和龙华帮扶资金共2.7亿余元,实施凤山县“三门海”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以实际行动诠释龙华、凤山“一家亲”的深厚情谊,奏响粤桂协作最强音,为凤山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注入强大动力、增强造血功能。

创建农科园区 夯实农业基础

在田园综合体内共建占地面积746亩的“云海农科产业示范园”,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园区采取“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深圳侨城卡乐农业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和当地专业合作社签订果蔬回收协议,共同投入资金发展葡萄、番石榴等水果种植项目,并带动旅游业及农业科普融合发展。当地群众每年获得88.8万元的土地流转资金,100名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此外,每年按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4.5%的比例和一定生产利润作为23个村的集体经济收益,每个村年收益增加约4.5万元,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同时,强化功能转化,以“功能 ”模式,依托园区农业科普区开展各种科普活动、农业体验活动,实现功能最大化、效益最大化。9月,凤山县第四届农民丰收节在该园农业科普区举行,当地群众以歌舞、小品、快板等形式进行节目表演,展现龙华区和凤山县“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宝石镇双城田园综合体(龙凤呈祥双飞翼)(1)

优化村屯环境 彰显“寿源”文化

“三门海”田园综合体位于盘阳河源头,素有“寿源”之美誉。该县依托“寿源”文化基础,在三门海景区内建设长寿文化体验区,体验区涵盖拉力、同贵、林那、那内等4个自然屯。同时,大力推进环境优化建设,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微”建设工作,通过生态修复、人工造景等方式,把“寿源”文化融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环境 人文 旅游”融合发展的格局,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大力推进文化融合建设,依托当地高比例的百岁老人,挖掘长寿文化,擦亮“寿源”名片。把“寿源”文化与红色文化、岩溶地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进行整合,以文化体验为主线,融入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创建形式丰富的地方文化展示窗口,助力凤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持续强化文化宣传,依托园区优美的环境和“寿源”文化品牌优势,以重阳节、壮族“三月三”等节庆为契机,组织开展“女儿回娘家”敬老爱老孝老、“三月三”壮族山歌对唱等系列体现当地文化的活动,弹奏新时代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音符。

整合自然资源 树立旅游品牌

“三门海”田园综合体位于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内,有集山、水、洞、天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和资源,历年来,凤山县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同龙华区进行开发,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助农的目标。同时,打造绿色旅游品牌,秉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利用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三门海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以农促旅、以旅兴农”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三门海模式”,着力打响“岩溶世界、寿源凤山”文旅品牌,形成一二三产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旅游品牌的树立,有效拉动了农业的发展,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农产品家门口销售、农旅融合发展的强劲态势。目前,仅田园综合体内的旅游业就为当地群众提供船工、解说员等岗位120多个。田园综合体内产出的葡萄、油茶、甘蔗等农特产品也实现线下直销,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和谐的邻里、“寿源”的美誉让广大游客流连忘返。今年以来,“三门海”田园综合体共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景区周边的民宿成了国内外“候鸟人”度假休养优选之地,当地群众依靠旅游业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在龙华区的倾情帮扶下,凤山“协作 产业 文化 旅游”农文旅相融合的粤桂协作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邓永生 黄艳吉)

宝石镇双城田园综合体(龙凤呈祥双飞翼)(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