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温暖西安游记,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诗与远方对应句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诗与远方对应句子(远方的温暖)

诗与远方对应句子

远方的温暖

西安游记

陈淑军

为了避开夏日的热情,二零一七年年六月七日我携家人登上了飞往西安的航班。飞机在云中穿越,我心在云里游。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西安还那样迷人吗?还有分别三十多年的战友还好吗?彼此还能认得出吗?脑海里一片茫然,飞机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丈量着时空,我的思绪以飞快的速度数理着岁月的脉络。

一,一方水土好敬神

在八百里秦川,咸阳举世闻名,因为它是一座离中国古代文明最近的古城,以中国第一帝都著称世界。具资料记载,仅汉代就有11位皇帝在这里建都,境内有27座帝王陵墓,其密度世界罕有,其规模绵延百余里,气势恢宏。素以秦都汉陵名闻天下,一个仅有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城,几乎埋葬着半部中国古代史。

来西安不到咸阳就不能说来过西安,来咸阳不参观乾陵那是一种缺憾。来西安的第一站我们就参观了位于咸阳境内的乾陵。战友的精心安排迎合了我的心思。

在去乾陵的路上,战友就介绍说,乾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的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李治和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修建陵墓历时23年才完成。

乾陵位于咸阳市北6公里的梁山上,举目望去,气势恢宏壮观。梁山共有三处山峰,北峰最高,乾陵就就在北峰之上。其余两峰较低,东西对峙,古取名乳峰。据说,乾陵是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它不仅是两位皇帝的合葬陵墓,也反应了我国封建盛世的时代风貌,更是几千年灿烂文化的象征。

陵墓的两侧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一块叫“述圣碑”。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唐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树碑立传。而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的碑却没有一个字。它以独特的风姿韵味,充满了传奇色彩,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不乏多种猜测和传说。我想无伦何种传说,武则天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个谜,更是一笔巨大的文化,经济财富。乾陵以武则天而出名,武则天已无名碑而传奇。

参观阳陵是战友们的即兴杰作。回程机票是十一号下午两点半点。原计划吃过早饭就到机场,好让战友早点回家休息,这么多战友陪着心里不安。可是保忠提议说,老连长来趟西安不容易,抓紧时间再看一个景点。无法拒绝战友的美意。我们又驱车来的了阳陵。阳陵是汉景帝刘启的陵墓,修建耗时28年,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工程之巨大可见一斑。陵幕挖掘出土,文吏、武士、男女侍从,及各种身份的陶勇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各类陶塑家畜,各种兵器粮食及纺织品一应俱全,从这些出土的陶勇足可以看出,汉朝文景之治的社会繁荣昌盛和手工艺的先进程度。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群皇帝,一群皇帝让这座小城举世仰慕。我想不论历代帝王处于何种政治目的,他们把华夏民族的古老文化以不同的形式传承五千年,并世代相传,让世人敬仰,这就是中华民族世代昌盛,香火不断的轨迹。

二、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其实我们还没有到西安,战友们早就为我们的行程安排的既科学又紧凑。来西安的当天晚上尽管休息时已经很晚了,但第二天我们还是早早的踏上了延安的行程。

去延安的高速公路沿河底穿山而过,路上车辆稀寥,车窗外的山体上,一团团,一簌簌的绿扑面而来。平日里一上车就打盹的我,惊奇不一,满坡上的绿色,让我没有了以往的疲惫,我睁大眼睛,脑子里不断搜索着尘封的记忆。我怎么也无法相信这就是延安的山山水水。在我存封的记忆库里,延安总是与黄土高坡结缘。一道道黄土高坡,一条条干枯的山沟,才是延安的身份证。可眼前隔着车窗扑面而来的是满坡的植被,山上的树木一颗颗一团团,手拉手肩并肩,把山体沟壑遮了个严严实实。我在想,这慢坡的绿,难道是用革命先列的血液浇灌而成。

此时,我的心灵在升腾,在翱翔,一欲在空中俯瞰,观望这流淌的绿色波涛,切近这浓浓的绿海。

三个小时的行程,我是在惊叹和咋异中度过的。到达延安已接近中午,站在被绿色群山环抱,并不宽敞的街道上,更让我惊叹不一的是,天空中飘浮的白云。天是湛蓝湛蓝的,看不到一丝杂质,悠闲的白云一团团,一条条,一缕缕,洁白的像新摘下的棉花在悠闲的飘浮。我突然觉得天空中飘浮的白云就是我故乡的云。记得少时在无风的日子里,我站在家乡的山坡上,痴痴的观望不远处山间飘浮的白云,伸手就能莫得着白云的衣衫。于是我和小伙伴们激情万丈的爬上那座山头,想扯下那片美丽的白云。可当我们精疲力尽的爬上山顶时,白云依然可望不可及。但我仍然幻想着总有一天,我一定要摘到白云。后来我长大了,故乡的云也慢慢离我远去了。

中午的阳光炙热烤人,战友已准备了一桌美餐,可我仍舍不得离开那片天空,那朵朵白云,我真希望挥挥衣袖,把天空中飘浮的白云带回故乡。

吃过战友精心准备的特色美食,顶着烈日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坐落在宝塔山下,宽敞而壮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塑像就在广场的正中央,高大而气派,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展示着超人的风采。进入纪念馆,一幅幅浴血奋战的画面,一件件伟人谋划江山的史实,把我们带回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面对这一群为了心中的信仰,神圣的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英雄和伟人,除了敬仰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不崇尚民族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英雄的正气,荡涤我们心灵的尘埃。

三、站在壶口看黄河

惜别纪念馆,我们又马不停蹄的来到黄河壶口瀑布。

“九曲黄河万里沙,海涛风簸自天涯。”我们一行刚来到景区,人还未下车,就先闻到声音了,战友告诉我这就是黄河瀑布发出的声音。隆隆的水声遥遥地从远处传来,如雷声滚过,我想这也许就是母亲河欢迎游子的独特方式吧。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晋陕大峡谷中,在两岸山体的挟持下,300多米宽的河水,骤然收束成50米洪流,然后洪流像脱了缰的烈马,一头冲下几十丈悬崖,山鸣谷应,声震数里,形如巨壶沸腾。这也许就是壶口瀑布的来历吧!真是一里壶口,十里惊雷。

循声渐渐走进壶口瀑布,近距离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只见滔滔河水以雷霆万钧之势,冲下悬崖,掀起腾空黄浪,黄色的河水翻滚而下争先恐后冲刷着河床,黄白色的瀑布腾空而起,腾升起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若隐若现的彩虹。突然水雾伴随着阵风飘在我身上,感到一阵清凉,瞬间赶走了旅途的疲惫。忽然有几粒雾水蹦进了我的嘴里,细细品味,淡淡的泥土味使我有了亲近母亲的感觉。我更加理解了“不到黄河心不死”的豪迈。

儿时我从书本上读到过黄河,知道黄河从遥远的青藏高原来,再到我的家乡遥远的渤海去,一路走的魏巍額额,穿洲过县,钻山破冰,千里滔滔,万里汤汤。如同中华民族的血脉,更像一位博爱的母亲的乳汁。浇灌着华夏大地,养育着华夏儿女。在不知不觉中,暮色已悄悄地包裹了群山峡谷,唯独黄河水初心不改,仍在咆哮,

四、我们的祖先是强种

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是八百里秦川的名片,也这次是古城之旅必须观摩的景点之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观看了一号坑和二号坑。一号坑陈列着6000多鐏陶勇,6乘战车,24匹驾车马。二号坑陈列着陶勇陶马1300多个,战车80余辆。陶勇战马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武士战车气势壮观,工艺精湛,令世人为之倾倒。穿越岁月的时空我感受到了别样的风景,正如有些游客说的那样,看完兵马俑,真是越看越惭愧,越看越倒退,越看越流泪。虽是一句戏言,但也看到了几千年前我们祖先的智慧和伟大。远古时代尽管人类的文字图像的保存技术还很落后。但我们的祖先为了把那个时代的文化历史完整的保存下来,采取了这种特殊的方式,传承给后人,不能不说是祖先的伟大创举,使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更加充盈灿烂。祖先们用最直观的方式为中华民族铺就了一条从未间断的精神脉络,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传承,就是这个民族的基因图谱。正是这种基因才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只叹千军万马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五、一段岁月,一些故事,一生兄弟。

人生有些经历刻骨铭心不是因为他的长度,而是在于经历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及打动人心的真诚。古城之旅虽然只有短暂的五天,五天在人生的长河里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五天。于是我决心把这短暂的经历,难以忘怀的瞬间,记录下来,留在文字里,刻在心里。

六月七号下午两时,我们乘坐的飞机徐徐降落在咸阳机场,飞机还未停稳,战友的电话就打进来了,暖流瞬间在心中涌动。来到机场出口处,刘保忠,吴顺利,巨万利,周志峰等战友等候多时了。三十几年再次相聚感慨无限。尽管战友们的脸上,少了青春的生动,多了岁月的灰尘,但战友们拥抱在一起,两颗铿锵有力的心,依然温暖滚烫,彼此熟悉的声音依然那样和蔼可亲。

岁月改变了人的容颜,也改变彼此的角色。三十年前他们都是我关照的对象,三十年后我成了他们关照的重点。这种角色的互换,不是主客之间转换那么微观,这里面渗透了浓浓的战友真情。战友情深的故事,始终历历在目:

当战友群里发布了我来西安的消息后,战友刘保忠的手机一直没有消停过,来自新疆,山西,河南等远方他乡战友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一声声问候,一句句祝福,让我再一次掂出了“战友”俩字的分量。

从壶口瀑布返回西安的晚上,高军峰又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雷震生,韩郑虎,党建方等战友从四面八方相聚洛川。相聚虽是短暂的,但久别重逢的喜悦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

六月九号下午,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但丝毫没有阻挡战友相聚的步伐,近二十位西安籍战友齐聚一堂,重温戍边岁月不老的故事。“求是怂”是我在连队的一句口头禅,却被战友们珍藏了三十多年,那晚再次说出来,还是那样的鲜活,生动,还是那么别有风味。还有战友唐文提及“没头苍蝇”的故事,当时我一个形象的比如,让无意中中掉进沙坑里的战友,避免了不必要的尴尬。还有“阿里巴巴”,“老方丈”等幽默风趣的外号,让战士们在紧张的训练中多了几分诙谐,几分轻松,融洽了干部战士级之间的关系。在分别多年后还能让大家在欢笑声中记起了远在他乡的战友。这些被战友珍藏多年的故事。浓缩了战友情和兄弟爱。

让我终身难忘的还有刘保忠的无私担当,精心组织,全程陪同。程忆群出发归来顾不上与家人团聚陪我们跑东跑西。张庆友在百忙中抽时间陪同,吴顺利,巨万利,周志峰等战友放下手中的工作陪同,让我和我的家人备受感动,刻骨铭心。

在返程的头天晚上,刘保忠,程忆群,吴顺利还未尽意,又陪同我们参观了回民小吃一条街,品尝了各色风味小吃。夜幕降临后又陪同参观了西安古城夜景,领略了流光溢彩的不夜城。还有欢快热情的维吾尔舞蹈,又把我带回了戍边的岁月。

现在离开西安有一段时间了,但那段难忘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我不仅想起了一段话。一座城,一些人,一生情。古城之旅,梦寐以求的景点古墓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垂涎欲滴的西安名吃留给我不尽的甜美回忆。然而,令我刻骨铭心的还是戍边岁月结下的战友情。在相距一千多公里的渤海之滨,在母亲河歇脚的地方,我依然能触摸到来自西安,来自大唐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