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是强调什么,他往往就越是在掩饰什么。

道光在位多少年传位给谁 公元1820年新继位的道光(1)

公元1820年,嘉庆皇帝龙御归天,他的位子传给了儿子旻宁,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道光皇帝

当时的大清虽然已经没落,但是按照以往的惯例,清廷还是把嘉庆去世、道光继位的事写成诏书,然后发到缅甸、琉球等藩属国。

结果使者前脚没走多远,道光就派人600里加急地追上他们替换原来的诏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第一封诏书中,曾有这么一条,大体是说嘉庆他爹乾隆是降生在承德的避暑山庄,而在第二封诏书中,这句话被做了修改,上面只说乾隆的画像曾挂在承德避暑山庄。

那么道光为什么对他爷爷的出生地如此在意呢?

道光在位多少年传位给谁 公元1820年新继位的道光(2)

因为当时的社会上曾有这么一个传说,乾隆虽然是雍正的儿子,但是他的真实来历有些见不得光。

在传说中,乾隆的母亲并不是史书中所写的钮钴禄氏,而是一个宫女,而且这个宫女不但身份卑微,还样貌奇丑。

众所周知,乾隆降生之时,雍正还只是一个皇子,以雍正当时的身份,他和宫女是不能有私情的,而且对方长得也很丑,他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和一个很丑的宫女打扑克呢?是雍正皇帝的心里扭曲,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呢?

据非主流文献记载,雍正当年之所以会“临幸”那个丑宫女,其实完全是一个意外。当年他陪他爹康熙去承德避暑山庄附近打猎,他自己猎到了一只鹿,他为了补身体,就喝了一点新鲜的鹿血。(正史中,雍正皇帝也有乱吃丹药的记载。)

道光在位多少年传位给谁 公元1820年新继位的道光(3)

鹿血这个东西懂得都懂,雍正当时也是血气方刚,喝完鹿血之后就起了反应,当时雍正难受得要命,他的亲随为了给他解忧,就将他带到康熙的行宫,然后给他找了一间小黑屋,和一个口风比较严的宫女......后来那个宫女就生下了乾隆,再然后雍正就把儿子给运作到自己家,至于那个宫女的后来就众说纷纭了。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问,正史中不是说乾隆出生于京城的雍和宫吗,这种传说没有官方证明,谁也不会把它当真吧?再说,就是这件事有那么一丝可能,清朝的统治者也不可能允许这件事外传吧?

如果这些只是捕风捉影的传闻,那么我们今天很可能就不会看到这段“野史”了。

乾隆在世时,清廷有一个人叫管世铭的人,这个人在历史上因为官职一直不高,所以有关他的事迹传下来的不多,他流传于后世的东西中,最出名的是一本他的诗集,在这本诗集中,他曾留下了不少记叙性的诗歌。

道光在位多少年传位给谁 公元1820年新继位的道光(4)

这些诗歌中就包含了他曾当乾隆秘书(军机章京)时的一些事,其中有一些诗,写的是他跟着乾隆到承德避暑山庄的事,在这些诗中,有一首不光写了“降生犹忆旧时宫”,还在备注中明确注明,乾隆出生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狮子园

管世铭是谁,他是乾隆的秘书,他不是江湖上的说书先生,而且他有关乾隆出生地的描述,不是需要人揣测的,人家明明白白的写着:““狮子园为皇上(乾隆)降生之地”。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还会有疑问,万一管世铭是个想“反清复明”的志士,或者他对清廷有什么不满,所以他才故意想办法污蔑乾隆呢?

事实上,除了管世铭之外,还有一个人曾提到过乾隆的出生地,他的“证词”原则上是没有人敢怀疑的,这个人就是乾隆的亲儿子,道光皇帝的亲爹——嘉庆皇帝

道光在位多少年传位给谁 公元1820年新继位的道光(5)

据一些史料记载,乾隆皇帝的86岁大寿是在承德避暑山庄过的,当时嘉庆曾作诗记叙此事,当时他的诗后也有一句解释,这句话翻译成今天的大白话就是:我爷爷康熙当年题写避暑山庄的那一年,恰逢我父亲再次降生,这真是双喜临门啊

也就是说,除了乾隆的秘书管世铭之外,嘉庆皇帝本人也曾说过乾隆出生于避暑山庄的事,正是因为有了嘉庆的背书,大臣们在草拟诏书时,才会把乾隆的出生地写在承德避暑山庄而不是北京的雍和宫。

而在道光皇帝的印象里,他爹应该也给他说过他皇爷爷的事,要不然需要经他确认的诏书,他不可能不管不问就随便地放行。

那么道光皇帝又是怎么发现的这出“错误”呢?

道光在位多少年传位给谁 公元1820年新继位的道光(6)

道光皇帝应该感谢两个人。

第一个人叫刘凤诰,估计一般人也没怎么听过他的名字,这个人流传于后世的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对对子,他的老家在江西的萍乡,有不少关于他善于对对子的传闻,第二件和他有关的事,是他在任事,曾主持编纂过乾隆的传记——《乾隆(高宗)皇帝实录》。

因为刘凤诰曾经为乾隆编纂过传记,所以他应该非常清楚,哪些东西需要直接记叙,而又有哪些东西必须要进行美化。所以当他看到诏书上的内容以后,他立刻发现写诏书的人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

不过他当年位卑言轻,而写诏书的都是大佬他得罪不起,于是他就把这件事转告了一个叫曹振镛的人,曹振镛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人。

道光在位多少年传位给谁 公元1820年新继位的道光(7)

曹振镛本人虽然不算太出名,但是他却不是一般人,他的嫡亲祖宗是三国时的绝对大咖曹操,他本人死后的谥号是“文正”(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获得过这个谥号的只有八人),当年刘凤诰向他汇报工作时,他是大学士,加工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此前他还当过吏部尚书,人家还是三朝元老,所以刘凤诰找他汇报工作没毛病。

曹振镛听完刘凤诰汇报工作以后,立刻将事情汇报给了道光皇帝,道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就有了更换诏书的举动,而曹振镛在这件事之后,也被道光提拔为了军机大臣,而刘凤诰,则因为突然有病而告老还乡(同样是堵嘴,不同的人待遇也不一样)。

那么有关乾隆出身的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今天已经很难得到真正的答案,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在世时,曾多次在自己的诗中强调,他千真万确是出生在北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