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成大事必先吃苦锤炼,我们都能想到孟老夫子那句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必先......”

当你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初中学过的课文,几十年过去了还能记忆犹新,为此沾沾自喜时,有人打断你,“停,停,不是‘斯人’,是‘是人’!”你是不是懵了?难道我这些年引以为傲的,竟然背的是假课文?于是有00后说“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当年学得也是斯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1)

其实不光有00后这么说,就连我们这些60后、70后、80后乃至90后,也都有人这么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当初学得是“斯人”,这就怪了,难道大家集体错乱了,还是我们学的教材有出入?

人教社回应,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举出了例证: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2)

1961年版十年制学校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社版)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3)

1982年版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人教社版)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4)

1991年版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实验本)第五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5)

2001年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五册(人教社版)

小编还从故纸堆里找到1987年版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也是“是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6)

1987年版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

但是一些网友就是说他们当初学的背的是“斯人”呢。这可就怪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7)

难道真的是集体错乱了?小编决定向古文里去找一找,也许会有答案。别说还真的找到了,大家争论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自《孟子 告子章句下》,自宋代以来,有很多刻本,我们来看一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8)

漢 趙岐 注 景清內府藏宋刊大字本 孟子/卷第十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9)

宋 張九成 撰 張元濟 撰校勘記 海鹽張氏涉園照存吳潘氏滂憙齋宋刊本 張狀元孟子傳/卷二十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10)

国家图书馆藏《孟子集注》元代刻本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11)

北京图书馆藏《孟子》刻本,闵齐伋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12)

清代课本《新体四书白话注》《孟子·告子》(上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13)

民国课本《四书/孟子下》告子章句上下

结果怎么样?全是“是人”,没找到一篇是“斯人”的,这样看人教社历年版本的教材和对此事的回应,应该还是站得住脚的。

那“斯人”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我想要么是真的记错了,要么是确实背过“斯人”,但不一定是在上学时学到的,可能是“斯人”的说法太过流行,从而加深了记忆,结果使得正确的表述反而记忆模糊了。既然大家都说“斯人”,那么必定不是今天才这样说的,于是小编继续在故纸堆里翻一翻,看看这个说法能追溯多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14)

报纸《新天津》1934年5月29日《环境与青年》,雪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15)

《河南民报》1936年4月20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16)

《晨报》1938年3月6日《孟子的德治教育学说(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17)

《民生日报》1948年7月12日,副刊

果不其然,在清代结束至新中国成立前这几十年,全国各类报纸众多,一些报纸中的文章就用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说法。也就是说,至少从那时起,“斯人”的说法已经存在甚至盛行了。再看看下面的一些当代的报纸和新闻报道,“斯人”的说法更是常见。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18)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19)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20)

综上,小编认为“是人”的说法应该是《孟子 告子章句下》的说法,而“斯人”表述的意思与“是人”没有区别,语音也接近,更是在现代、当代的纸媒、网络媒体时代应用的更为广泛,日积月累就给大家形成了“斯人”是正确表述的印象。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证据(天到底要把大任降给)(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