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1)

我总是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2)

战“疫”日记

■叶蕾日记

●地点:武汉市汉口医院

●人物:叶蕾

●身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2003年非典,叶蕾还在读小学,对此事仅有的记忆,是有一个穿着严严实实的人,背着一个“水箱”在她们教室的每个角落喷洒消毒水;电视上看到医生护士们穿裹得像个外星人。17年后的今天,她作为一名防“疫”战士,她每天上班穿着当初电视上“外星人”的装束,她说,有时会有种时光交错的感觉。

2月1日是我第一天下病房。第一天总是既激动又忐忑,对环境不熟悉,对系统陌生,连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是第一次合作,心里突然没有了安全感,太陌生了!加油!我紧紧握了一下拳头。

接完班后第一份工作是给病人发早餐,推着“餐车”,一份一份发,发到最后,突然听到有个婆婆大声喊,“我没有筷子,怎么吃饭呐?”声音中透露着急切、暴躁。我赶紧到处帮她找筷子,环境不熟悉,花了两分钟才找到筷子送给婆婆。这时婆婆带着哭腔对我说:“我自己走不动,这里又没有家属陪护,我连饭都吃不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助我啊……”

我走到她床边,看着她戴着面罩吸氧,喘着粗气,不断宣泄她愤怒、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我耐心听完……一边安慰她,一边叫她放松深呼吸。待她平复了情绪之后,气促也稍稍缓解了,我终于读懂了暴躁隐藏下她的真实想法:她生病了,生活不能自理,心情很不好,又没有亲人在身边,心里觉得我们会嫌弃她,嫌弃她有病毒,不愿意帮助她。

我抚摸着她的手说:“婆婆,不用害怕,我们一直都在您的身边。”她终于对我露出了笑脸:“谢谢,真的谢谢你们!”这时,我深深体会到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的含义!

这里是隔离病区,没有家属陪护。我离开婆婆后,就开始巡视病房,一位30多岁的女病人气喘吁吁而又小心翼翼地问我,能不能帮她换个尿片,她说她拉大便了!

她那小心翼翼的样子,那无助的眼神,真的是让我百感交集!这时,我马上准备好尿片让她转身配合,她却迟迟不动,犹犹豫豫地说:“护士,你做好准备了吗?真的特别恶心!真的特别的恶心,特别的恶心!”她一口气连续跟我强调了三遍“恶心”。

原来她怕我嫌弃她,她害怕这种暂时丧失自理能力而需要依靠别人的感觉!我最后用行动赢得了她对我的信任,并告诉她,这是我们的份内事!换完之后,她对我放下了戒备心,开心地跟我拉家常,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谢谢你们,谢谢广东医疗队!”

我想,疫情面前,谁不害怕,尤其是看到全副武装下的我们,但不要让这一套防护装备拉远了我们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哪怕病人看不到我们藏在护目镜下真挚的双眼,看不到我们隐藏在口罩里发自内心的微笑,但只要用实际行动去抚慰他们,他们就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笑容。天气虽冷,心窝很暖,我更有信心打赢这场抗疫战争!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肖冠杰 李晓姗 谢凤兰 陈利芬 陈玉英 彭福祥 梁嘉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