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饭店》故事源起于世界的边缘之地世人对其知之甚少,将这部影片与同为战争题材的《辛德勒的名单》比较时,会发现后者更具宏大史诗风格。
主人公潇洒、近乎完美,处事有条不紊,而该片中保罗一开始是普通卢旺达商人形象,圆滑世故、辗转于商、政两界之中以求明哲保身,具有怯懦的性格弱点。
但目睹种族冲突的残忍杀戮后,心底人性的善良使他从对家人的关怀延展到对邻居、无助难民的拯救,他开始求人、跑关系贿赂,最终帮助难民们一次次成功脱离险境。
这些低三下四的行为似乎不再卑微,与胡图暴徒、冷漠的西方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他的人性之善令人动容,可视为保罗是美好人性回归的诠释者。
他拯救屋檐下上千难民的责任感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与渴求,亦是自我救赎的追求,他作为暴雨中的孤伞发挥出强大的力量,让绝望的卢旺达人看到一丝未来的希望,这成为电影对弥足珍贵的人性之美的讴歌。
其在开篇交代大屠杀起因,相对缩减事件发生的时间,集中讲述一个地点 (卢旺达饭店)里保罗解救难民们的故事。
导演选择表现卢旺达平民面对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的神情、心理状态和动作,着重突出主人公保罗在此次事件中各方面的变化。
选取看似平静的饭店环境避免呈现血腥屠杀画面,诠释出保罗拯救他人生命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救赎,这部影片艺术化的渲染深刻地震颤着观者的心灵。
01视听语言方面的镜头构建
镜头构建方面首先是运用小景别,强调物象的细部,放大人性之美。
作为一部战争片,影片内部少有表现力强的大远景场面、精致完整的剪辑淡化对血腥场面描述,反而将景别限定为中近景,主要把镜头聚焦在一个看似相对安全和平静的饭店环境之中。
通过叙述饭店里人们生命的岌岌可危来感受饭店外惨不忍睹的现实,镜头本身对准质朴的人物,比战争场面更为撼动人心的是平凡人物的伟大。
其次,巧妙运用构图将人物常常放置在镜头边缘,而非镜头中央,非对称构图更能表现出人物内心惶恐不安;
对角线构图极具张力表现出场面中人群的全貌,对比个体的渺小以及图西族人遭受苦难本能的求生欲,看似庞杂错乱的影像背后是更深层次的民族命运共同体瓦解的悲哀。
02影片听觉表现
影片开始,电台主持人急促而又极富煽动力的声音体现出这场屠杀形势的严峻。无画面构思的听觉效果、广播内容随情节发展伴有低沉压抑的紧迫感,让观者体会到处在死亡边缘卢旺达人的紧张和战栗。
Million Voices、童声合唱等背景音乐表达影片的思想主张,突出大屠杀这一环境下人物内心的变化,让人产生怜悯之心。
这些音乐奠定影片整体氛围、基调,其音乐的基调也影响长镜头的运作。
音乐伴随人物出场,可视为人物的符号表征,反映人物所处情境、状态、内心情绪:音乐也如同影像一般,冲击观者的感知,调动观者的共情能力。
03语言具有穿透力广播中视图西族为图西蟑螂、帮凶、叛徒和入侵者:“卢旺达没有石油,没有钻石,除了人多什么也没有。”
这些电影语言重述与固化殖民意识形态,对西方国家机械地输入价值观、漠视人性进行无情批判,残酷指出卢旺达被抛弃是因无利可图。
04运用隐喻技巧
历史事件经过艺术加工呈现出真实人物形象与现实主义力量,运用隐喻的手法使得影片平静缓和与紧张冲突衔接恰到好处。
首先,观者看到主人公和即将被抛弃的卢旺达人在暴风雨中伫立望着远去的“西方社会”,保罗头上那把孤伞在现实中象征着保罗是饭店中人们唯一可以信赖的人,将理性与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今世界大国竞赛中落后小国因没有大国可图的利益而处于悲惨境地,西方社会虚伪的人权对人对已从来都是双重标准的,根本在于对他们有无利益可图。
其次,该影片的成功,也得益于在典型环境中保罗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一些跌宕起伏的事件表现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
一名具有商人头脑的饭店经理跟普通人一样,面对死亡从软弱到坚强转变,从自保到保护陌生人的非凡举动,自始至终对两个侄女寻找的感情线也符合现实的内在逻辑。
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救世主,而是具有活生生的思想情感的平凡人 ,这一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最后,从政治层面来谈,权力关系的隐喻贯穿影片始终,人们在等级中建立的身份充满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反映意识形态下西方国家的话语权。
如饭店员工在西方势力离开的情况下对岗位懈怠的镜头,影像叙述技巧的成功运用从侧面反映西方国家对大屠杀漠视的态度,含蓄指出所谓现代化民主社会黑暗的一面。
05长镜头的拍摄手法
保罗为了使饭店继续营业充当难民的庇护所,外出采购物资之后,在归途中他的车无法开动,待迷雾散去时看到横尸遍野,回到饭店呕吐 以及进入房间竭力想要摘掉具有西方意味的领带,继而脱掉衬衣,蹲在墙角哭泣。
一系列动作构成一组长镜头,从观者的感知出发探究长镜头的真实性这一中近景的景别模拟主观视角,加之悲伤音乐的渲染,时空的完整性让观者真实感受到保罗情绪崩溃。
正如巴赞讲的长镜头理论中的影像本体论,呈现出很强的真实性,同时伴有声音感知,镜头在运动过程中,声音逐渐进入,两者相辅相成,引发人物情绪爆发。
影像的感知主要是保罗从外边进入至房间、站立、哭泣、蹲下这一连续性的动作,运动型的长镜头跟随主体的情绪而动。
总之,影像、声音辐射在人物身上,人物产生情感的爆发。
水平摇这一左右移动的长镜头,在影片中体现为卢旺达人在饭店门口伫立目送乘坐大巴的西方人,将车上的西方人与车外卢旺达难民在灾难面前受到不同待遇进行对比,可看出白人的肤色是他们身份的象征与生命的保障。
这一连续性与完整性相结合的镜头充分表现出西方人自私、冷漠地离开,抛弃这个苦难的族群,也与保罗忘我无畏的英雄形象形成对比。
总结
这部基于真实事件拍摄的影片提供了解卢旺达大屠杀的窗口,影片中真实性的暴力和心酸充满严肃感,其包含丰富的种族之争、阶级差别、意识形态等议题。
让观者反思惨剧居然过去,但大屠杀仇恨的种子犹在,启迪人们应深入探究造成种族屠杀的原因并结束悲剧的循环,以全球一体化的视域剖析人类面临的根本困境。
与此同时,这部电影掩盖“卢杀”事件中一些残酷事实,展现的部分情节使观者思维受限,过于强调保罗个人英雄主义。
大屠杀事件历史根源与背景模糊化削弱影片整体的表现力,使影片留有缺憾。
总之,这部影片涤荡着观者的内心,对个体而言,应心怀悲悯和责任感,运用人性的魅力致力于促进不同民族、国家的包容理解和友好相处:从国家机器层面来谈,只有看清一个国家昨日的历史,今日之路才能走得稳当,明日的复兴大道才更加平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