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句话叫“同人不同命“,在太子与誉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为皇子,且都是庶子,太子遇事不决只会找妈妈,对谢玉又言听计从。
明明誉王更加聪明,更具有帝王气派,可终其一生的努力,太子之位虽然能望其项背,入主东宫却遥遥无期。
看《琅琊榜》时,一开始十分不解,太子如此的妈宝又平庸,为什么能成为太子?
再看第二遍时,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02
第一、梁帝过分的忌惮与猜疑,决定了他无法接受太聪明的太子。
聪明的太子人选,并不是没有。
祁王萧景禹就是大家心中完美的太子人选。
可就是因为过分聪明,引起了梁帝的猜疑,他默认允许了夏江与谢玉谋划的赤焰军谋反案。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知道祁王是含冤而死的,七万赤焰军被一举剿灭更是奇冤。
可那又怎样,祁王深得人心,梁帝他充满偏见:
“在朝,笼络人心;在府,清谈狂论;连大臣们的奏本上都言必称祁王之意。在朝堂屡屡顶撞朕,动不动就是天下、天下。”
赤焰军功高震主,祁王的母亲宸妃又是赤焰军主帅林燮的妹妹。
而他只重用祁王的人,对皇帝的命令只用一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如果祁王成为太子,宫中宸妃为大,外臣又有赤焰军,三方联合起来,随时可以剑指宫城。
自己的皇位无时无刻受到威胁,龙椅随时都可能易主。
梁帝是个不容自己的权威被挑战的人,所以不允许有比他更聪明的人存在,只要自己在位一天,就不允许有人主动觊觎的可能。
于是,宁愿绞杀一位有能力的皇子及一批国之栋梁,也不能让其他人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对梁帝而言,太聪明的太子可能会让当年的事情重蹈覆辙,还不如就选个平庸的。
这样,既能让自己在位期间掌握控制权,又能保证皇位绝不旁落。
所以,妈宝又平庸的景宣,让他无后顾之忧,成全了他的忌惮和猜忌。
03
第二、越贵妃宫斗能力爆棚,能为太子助力。
作为太子团队的首席智囊团,她能在宫里受梁帝专宠多年,其宫斗能力可见一斑,连皇后也不是她的对手。
虽然剧中对越贵妃如何上位,如何斗皇后没有过多的细节描述,但在对霓凰用情丝绕烈酒,意图逼其就范时,她的魄力与手段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一,有长公主的成功案例在先,她十分懂得名节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性,所以尽管知道用迷药是件下作又有风险的事,依旧选择铤而走险;
其二,在皇后宴请霓凰时,在旁假装好人,适时“解围”,让霓凰对她降低防备意识,顺利得手;
其三,在靖王闯宫坏了好事,直接下令射杀皇子的决断,以及在太皇太后及时赶到,立马与靖王谈条件的应变能力,让人望尘莫及;
最后,在人证物证齐全,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立即“弃母保子”,一力承担了所有的罪责,让太子全身而退。
尽管梁帝心知肚明,此事太子一定逃不了干系,但毕竟是自己宠爱的儿子,如果自己过分偏心又寒了很多人的心。
而越贵妃把责任都担了,几乎是正中皇帝下怀,让他不用再为难,所以,他从内心不但没责怪她,甚至是喜欢她这种做法的。
有这么聪明的母亲为儿子谋划,那平庸的儿子还需要操心什么呢?几乎就是坐享其成了。
所以,太子就是现在说的“生在罗马的人”。
只是,无奈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即使父母已经帮其铺好了康庄大道,愣是自己作死走歪门邪道。
04
第三、外臣匡扶,能让太子高枕无忧。
在梁帝眼中,谢玉是个不可多得的贤臣,当年就是在成功揣摩到圣心后,与夏江炮制了赤焰军冤案。
梁帝因此亲笔送了他“护国柱石”荣誉称号,而他在党争中又是太子坚定的支持者。
将来有他扶持太子,处理朝政,太子必定高枕无忧。
从梁帝选择太子的决定看,他确实是个很自私的人,只考虑自己在位时皇权不被挑战,可从未考虑过,以太子没有主见的行事风格及对谢玉言听计从的智商,即使真的登基了,面临后宫与外臣联合干政的局面,他该如何应付?
看剧时很多人在说为什么谢玉没选择誉王,因为他的野心并不在于做个名副其实的臣子,即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果选择誉王,以他的才华、能力及心思,谢玉永远只能当个听话的臣子,不会被重用,甚至在誉王上位后可能会效仿梁帝过河拆桥,斩杀有功之臣。
他选择太子,就是因为他好控制,在太子那里他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如果来日太子登基,势必会成为他的傀儡,他才是幕后掌控整个朝廷的人。
05
梁帝的猜忌、母亲的助力及“得力大臣“的匡扶,让妈宝又平庸的萧景宣成为了太子。
如果没有梅长苏,或许在梁帝百年后,他可以顺利地当上傀儡皇帝。
只可惜,身处这个其他皇子可望而不可即的高位,每个行为都被人盯着且被无限放大,稍有不慎,便会从云端跌落,满盘皆输。
最终,他凭运气得到的利益,都被他凭实力失去了,充分说明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身处高位的人如此,普通人亦然。无论是何境地,都必须好好修炼,培养自己的能力。
只有当实力过硬时,当某刻天降千金,才能紧紧抓住,否则只会散尽了还回不来。
图片来源于剧集截图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