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契诃夫(1860〜1904年)19世纪俄国短篇小说家,生于南俄一个小商家庭。从小在父亲开的杂货铺站柜台。他曾回忆童年说:“我的童年里,只有痛苦。”后来父亲破产,全家迁到莫斯科,留下他边教书、边读中学。

契诃夫优秀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的巨匠)(1)

19岁他考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出于对文学的业余爱好和为赚点稿费以维持贴补贫困生活的目的,他曾用安托沙•契洪特的笔名给几家幽默杂志撰写短篇的滑稽故事。直到1886年在德高望重的著名老作家的引导下,他才产生文学创作的使命感,从而走上了真正的文学创作道路。很快就写出了《幸福》、《草原》、《神经错乱》、《没意思的故事》等中短篇小说,获得知识界人士的高度评价,成为俄罗斯文坛的红人。

契诃夫优秀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的巨匠)(2)

1888年获俄国科学院颁发的“普希金奖”。他的前期作品,一般都是写生活中的片断、讽刺庸俗的社会风气和丑恶的专制制度。如《一个小公务员的死》、《变

色龙》等。契诃夫创作的第二阶段,作品主题日趋严肃,悲剧气氛更显浓厚。如《万卡》、《哀伤》等。到了第三阶段,契诃夫不仅对社会活动产生兴趣,而且力图在作品中表现揭示社会意义,思想艺术性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比如他的中篇小说《第六病室》使沙皇政府惧怕。

契诃夫优秀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的巨匠)(3)

他把整个俄国比喻成一座暗无天日的大监狱,凡有思想有观点的人就会被当成疯子而关起来,而恰恰是这些“疯子”清醒地戳穿沙皇俄国的黑暗和反动。小说中的拉京医生的死,也说明了“不以暴力抗恶主义”的破产。当俄国进人无产阶级革命阶段,契诃夫受到很大震动和鼓舞。他写出了《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醋栗》、《在峡谷里》等,重要作品。而其中《套中人》成为世界短篇小说杰作,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的反动与恐怖,反映了警察官僚制度对人民的残酷的精神压迫。他的短篇小说篇幅短,容纳的内容丰富,取材不求高深,却从平常生活反映出真实,没有故意安排惊险情节却能扣住心弦。

契诃夫优秀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的巨匠)(4)

契诃夫在这个时期还写了不少思想艺术都很完美的剧本,开创了抒情性戏剧之路。著名的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其中多幕话剧《海鸥》最为契诃夫所偏爱。1901年契诃夫与莫斯科剧院的名演员克尼比尔结婚,正当事业趋于颠峰、幸福生活向作家展现出一片灿烂的前景时,疾病无情地损害他的健康,1904年7月2日契诃夫因肺病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