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如果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甚至是违法,那就不要开始,一旦开始,源头会一直追随你,直到将你彻底淹没。改邪归正,是一个过程,但源头的错是改不了的。

影片中,辛小丰、杨自道、陈比觉三人在七年前犯下命案,七年间,辛小丰成了协警,杨自道开起了出租车,陈比觉伪装成了智障,在江边鱼排上照顾着三人从命案现场捡来的"弃婴"尾巴。七年后,刑警伊谷春成了辛小丰的上司,妹妹伊谷夏爱上了杨自道,尾巴因心脏问题急需手术,否则活不过一年。

一撇一捺一人字,该来的终将躲不过。

一撇一捺写尽人生繁华(一撇一捺一人字)(1)

1.伊谷春是如何怀疑起辛小丰的?

伊谷春眼神犀利,直觉敏锐,心细胆大。伊谷春到所里报道,和协警打招呼时,辛小丰正和阿道打电话,慌乱中用手指掐灭烟头,伊谷春没说什么,和其余人握手打过招呼,出门时,伊谷春又特地问辛小丰是哪里人,得知是西陇,便说自己刚从那调来。

一撇一捺写尽人生繁华(一撇一捺一人字)(2)

出警时,伊谷春对辛小丰说,你应该前两年考一下警察编制。此时,我们可以推断,伊谷春已经查阅了辛小丰的资料,对已经有所怀疑,至少直觉告诉他,辛小丰身上有秘密。

第二次出完警,伊谷春执意要陪辛小丰去江边拿金鱼,在车上,他一边观察着辛小丰,一边讲述着宿安水库灭门案,还分析案情。

一撇一捺写尽人生繁华(一撇一捺一人字)(3)

而辛小丰慌了神,差点轧死路上的小狗,伊谷春也再一次看到了辛小丰习惯性的用手指掐灭烟头。回去后,他重新翻阅起当年的卷宗,并拜访了自己师傅。从师傅那得知,被害的女孩可能有一私生子。这个信息,让他联想起尾巴,如果辛小丰是凶手,那尾巴就是女孩的私生子。

这之后,伊谷春又在医院里撞见了和辛小丰在一起的阿道,伊谷春并没有说破阿道就是之前他遇到的那个司机,其实他已经猜到那晚阿道在出租车上是遭到了乘客的抢劫,但阿道和辛小丰一样选择回避警察,这让他越来越坚信心中的怀疑。

他又设法提取了辛小丰的指纹,只是那个指纹不完整,无法与留在案发现场的指纹完全吻合。这之后,辛小丰假装同性恋,伪装了他和阿道三人间的关系,也误导了辛小丰的判断。直到妹妹伊谷夏哭着对他说,他们三人真的是gay,他回到房间,看到被翻阅的痕迹,直觉告诉他,妹妹是在保护阿道,那么,他们三人就不是gay,此时,他几乎确认辛小丰是在刻意误导他,而他在心里也几乎认定,辛小丰三人就是当年灭门案的凶手。可以说,从见辛小丰的第一面,看到他手指掐灭烟头的那个动作起,伊谷春就已经开始怀疑辛小丰了。

2.房东为什么偷听?

辛小丰和阿道租住房子时,房东说押一年付一年,并说只租给好人。条件很苛刻,但阿道他们为什么还是要租呢?因为这里人少偏僻,一是便于隐藏,二是利于逃跑。房东是一个神秘的人,他对之前42名租客都进行了监听,并留下了录音磁带,每一个磁带上面写着:"转世"。那房东为什么这么做呢?

一撇一捺写尽人生繁华(一撇一捺一人字)(4)

我们发现,房东是孤身一人,在这个岁数,要么经历过婚姻,最终因种种原因而破裂,要么未曾经历过婚姻。原著中是第一种,是火灾烧死了房东的妻儿和父母,而他未来得及施救,邻居骂他是懦夫。其实,无论哪一种,房东的言行举止都告诉我们,他的心里有疙瘩,他是一个悲观的人,不相信人性。连续42个人,没一个好人,其实从第2个人起,房东也许就已经知道租他房子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要么是准备实施犯罪,要么是罪大恶极的逃犯。房东说赶走了这些人,也许是他监听到罪犯的计划后,提前报警,让警察得以抓获。所以,房东的监听,一是满足自己的偷窥欲,缓解内心的孤寂与过往留下的巨大痛苦,二是惩恶,但房东的惩恶源自报复,他曾是好人,却遭遇了自然的或者非自然的暴击,这让他内心失衡,他选择用惩恶的方式来平衡自我。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伊谷夏到阿道住处打算与阿道私奔时,与骑车的房东擦车而过,房东抚摸着篮子里的小狗,说让它坚持住,于房东而言,这只小狗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亲人。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房东是骑自行车赶往兽医院,加之他所在地方的偏远,小狗活下来的概率很低,小狗的死,对他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也许,正因为此,他选择向警方报警,揭发辛小丰三人,来平衡自己内心的伤痛。伊谷春带着辛小丰抓捕杀手时,不小心跌落在楼横梁边,辛小丰紧紧抓着他的手,对辛小丰说道:"你们去自首吧。"这段话说完没多久,警察便包围了他们,抓捕了辛小丰。也许,伊谷春没报警,他只是告诉了师傅,而真正报警的是房东。

3.伊谷春对辛小丰是否具有特殊的情感?

影片中,伊谷春对辛小丰的情感仿佛有些暧昧,确切的说,是有喜欢的成分在。初次相见,伊谷春紧紧盯着辛小丰,那时还没有掐烟头那个动作,打完招呼,又追问是哪里人。出警时,辛小丰提到想向所长提出辞职,伊谷春则告诉他,以后不准提辞职的事。追捕小偷时,辛小丰的脚卡在水下,伊谷春拼命相救。辛小丰去拿金鱼,伊谷春开车相送。辛小丰偷拿了抓捕赌场时缴纳的4500元,伊谷春不仅没向上级揭发,还主动垫付了这部分钱。这些细微的举止,已经超乎上下级的关系,融合着喜欢和依恋。

一撇一捺写尽人生繁华(一撇一捺一人字)(5)

伊谷春对辛小丰的这种情感,表现最为露骨的情节,是在辛小丰救了吕颂贤扮演的同性恋商人之后。商人来表示感谢,并邀请辛小丰去他的酒庄做客,此时的伊谷春表现得很尴尬,他死死盯着手机,想表现得不在意,但那种在意和吃醋的感觉却更加明显。当他看到辛小丰上了商人的车之后,便去宿舍假意询问辛小丰在不在,情绪很激动。之后,又在食堂主动坐到辛小丰旁边,旁敲侧击地询问着,并递给辛小丰一张卡,里面有一万多,说是去给尾巴做手术用。这种感觉就像是情侣中的某一方用加倍的好来挽留另一半。

一撇一捺写尽人生繁华(一撇一捺一人字)(6)

当伊谷春再次看到辛小丰上了商人的车之后,便一路尾随,最终目睹了他不愿看到的场景。回来后,在办公室,面对着辛小丰,他有些语无伦次。而这一切不过是辛小丰的一个心机,他想用同性恋的身份来打消伊谷春的怀疑,来争取为尾巴手术的时间。俗话说在爱情里的男女智商都为负。我想,辛小丰之所以能骗过心思缜密的伊谷春,也许是因为伊谷春此刻的理智正被感情所牵绊。

整个过程,当伊谷春对辛小丰的怀疑越来越深,并在心里几乎确定他们是凶手时,对辛小丰的感情似乎也越来越深,暗含着同性之间的爱,甚至远远超过那个商人对辛小丰的喜欢。他告诉辛小丰,法律是人性的低保,其实这已经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辛小丰是在低保之下逃亡的人,伊谷春的左右为难,是内心深处,他在法律与情感间的焦灼。

4.阿道为什么要将真相告诉伊谷夏?

伊谷夏脱掉上衣,想证明阿道是不是同性恋,发现他并不是,便追问他,为什么不敢爱?这个问题击中了阿道的软肋,他确实不敢爱。

一撇一捺写尽人生繁华(一撇一捺一人字)(7)

七年间,他助人为乐,与人为善,都是为了弥补所犯下的罪孽。有一个细节,是他和辛小丰去租房时,看到门前的佛像,很自然地拜了几下,这足以看出,阿道内心对因果关系的执念。

当那份爱摆在自己面前时,他很难不动心。伊谷夏单纯善良,没有心机,被阿道的正直勇敢所感动,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不仅垫付了尾巴4000多元的手术费,还在大年三十主动来陪阿道过年,看着万家灯火,伊谷夏告诉阿道,我喜欢你。

一撇一捺写尽人生繁华(一撇一捺一人字)(8)

这对于处于逃亡的阿道来说,是一道暖心而危险的绿光,它会带来爱,也会挖掘出他们三人深埋的秘密。伊谷夏越好,越爱他,他就越恐惧,越茫然,之前那种通过做好事缓解内心罪恶的方式,此时失效了。爱情,是他不敢奢望,也不能拥有的。当伊谷夏追问他为什么不敢爱时,他向伊谷夏展示着自己的纹身,并告诉她,你要我拿这条命给你,你要吗?伊谷夏不明所以,阿道告诉他,回去问你哥。这等同于将真相告诉了伊谷夏,他也许觉得唯有这样,才是把最真实的自己展现给了伊谷夏,而这也表达了他对伊谷夏的爱。

七年前,是阿道带着辛小丰与陈比觉去找自己的好友,才发生了灭门惨案;七年后,也是阿道将真相告诉了伊谷夏,最终让伊谷春跟踪妹妹,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天道有轮回,因果报应就像一个圈,无论绕多远,总能回到开始

5.如何看待结局的反转?

电影结尾,王砚辉扮演的真凶落网,面对镜头,平静地讲述着七年前犯下的灭门惨案,按照其供述,是辛小丰看到裸体的女孩,一时兴起,结果使得被捂住嘴而患有心脏病的女孩猝死。而他帮助辛小丰等三人,杀死了女孩全家,并想以此威胁三人,不曾想被三人扔进了水库。

一撇一捺写尽人生繁华(一撇一捺一人字)(9)

那辛小丰有没有强奸女孩呢?应该是没有。一是法医鉴定女孩死因时心脏病突发;二是那个商人在辛小丰被捕后,对伊谷春说道,他知道辛小丰不是同性恋,那是辛小丰的第一次。

既然是这样,阿道与辛小丰为什么都没有向警察说明事情的真相呢?我想,一是他们以为王砚辉扮演的真凶,当年被他们扔进水库里淹死了,这也是个命案,他们逃脱不了。二是因为尾巴,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尾巴的母亲及亲人因为他们而死,尾巴一点点长大,对他们感情越来越深厚,这时,压在他们心里的石头就越来越重。七年的时间,他们早已将自己当做是将死之人,每一个明天,尾巴是他们的太阳,也是他们的挣扎。阿道与辛小丰信命,信佛,他们在内心深处相信因果报应,也相信天谴。以死赎罪,是他们的天谴,也是他们的解脱。

一撇一捺写尽人生繁华(一撇一捺一人字)(10)

那陈比觉呢,他当年什么都没有参与,为什么选择用装疯卖傻这么累的方式活着?而且最终已经成功逃脱了,为什么最终选择跳海自杀?这里面自然有兄弟情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对尾巴的爱。阿道与辛小丰都有自己的工作,尾巴几乎是陈比觉一人在照料。这七年,尾巴就是他的命,离开尾巴,生活也将失去意义。好友已逝,而自己却再也无法靠近尾巴,生活于陈比觉而言,似乎毫无意义可言。

结局的反转,一是考虑到上映的要求,二是凸显人物形象,削减辛小丰三人身上的灰暗面。但这个反转确实也伤害了故事的逻辑,削弱了人物内心的张力。把辛小丰等人的死升华到对尾巴的爱,也有些勉强。

一撇一捺写尽人生繁华(一撇一捺一人字)(11)

《烈日灼心》改编自长篇小说《太阳黑子》,原著相比于电影,内容更加丰厚,线索更加明朗。个人感觉,曹保平导演更适合改编短篇小说,他是"加法型"的导演,短篇小说可以发挥他对镜头掌控的优势,便于他展开细节的想象与扩展。而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需要删减很多,而导演在删减过程中又无法粘合各条线之间的逻辑,所以会在某些人物、某些情节上留下空白,若完全删去,故事就无法连贯、完整;若展开,又会挤压主线的空间与情节,所以那些一闪而过的人物和情节就成了观众无法理解的盲区,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