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1994年出品的,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1994年,该片在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等奖项。

活着结局福贵和黄牛(春生亲眼见证了福贵被诱骗的过程)(1)

今天,我们不说福贵和家珍,说说另一个人物春生(郭涛饰),在剧中他是福贵的好友。围绕春生所述的,虽不是电影的主线,但是春生在那个年代中的命运浮沉,也深刻反映了那一代中国人的命运。

活着结局福贵和黄牛(春生亲眼见证了福贵被诱骗的过程)(2)

春生做梦都想开的汽车,影片中这个重要意象,最后竟成为让春生愧疚一生的东西。后来爆发的文革,老婆自杀,自己被打倒,那个年代,命运随时代浮沉,由不得自己做主。

活着结局福贵和黄牛(春生亲眼见证了福贵被诱骗的过程)(3)

我们回忆一下春生的一生,第一次出现在镜头下是影片开头,他的职业只是一个端茶送水的伙计,在赌馆里伺候着福贵和龙二赌博。在这里,他亲耳听到赌馆老板和龙二在一起合计,怎么诱骗福贵输光家产,他只是愣了一下,表现得无动于衷。

活着结局福贵和黄牛(春生亲眼见证了福贵被诱骗的过程)(4)

看完电影后,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既然春生什么都知道,为什么不提醒一下福贵呢,也许提醒一下,就可以挽回这个输光家产的悲惨结局。

那么,我认为有以下这几个原因:

春生人微言轻

他只是个端茶送水的伙计,看人脸色讨饭吃。从他的表现来看,他也是个十分胆小的人,性格木讷,不爱说话,也没有太多胆量去干涉少爷的选择。如果他提醒了福贵少爷,福贵不一定会相信他所说的,那时候福贵堵的眼都红了,老婆来劝都不听,春生作为一个下人,说的话福贵更不会听,春生只是老老实实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如果随着故事的发展,福贵和春生成为了好朋友,那我相信春生的选择一定会改变。

活着结局福贵和黄牛(春生亲眼见证了福贵被诱骗的过程)(5)

丢了工作事小,赔了命事大

从福贵赌完,被成群的仆人照顾着,背回家,可以看到福贵是个典型的封建地主阶级家的少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人和人是不平等的。同样的,春生和赌桌上坐着的人们也是完全不平等的。春生深知自己的地位低下,这就是现实。如果提醒福贵防止被骗的话,一旦被赌馆的老板知道,很有可能把自己辞退了。当时正处于40年代动乱的时期,一旦被辞退,下一顿饭都不知道在哪里吃,又要重新找工作,估计会很难。

丢了工作事小,赔了命事大。福贵一步步地陷入龙二和赌馆老板的圈套里,被诱导着不顾一切地堵,却不知道自己账上什么情况,按手印签字的时候,也不仔细看,被人忽悠着就把字签了。由此可以看出,龙二的阴险狡诈,他虽然只骗财,没有害命,但是一旦断了奸人的财路,你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举动。为什么说他会丧心病狂呢?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福贵被吓得尿失禁,龙二被五枪毙命,他死的原因就是他不愿意把从福贵那里赢来的院子交公,当被强制交公的时候,他还丧心病狂地把院子烧了,因此就被判了一个反革命的死罪。由此可以看出龙二的性情,春生此时的选择也是自保的一种方式,断了龙二财路,很有可能会被害命。毕竟春生的能力财力都不够,不想去碰钉子也是情有可原的。

春生在赌场工作,深知赌徒心态

输了还想再把输掉的赢回来,赢了还想继续赢下去,使自己的占有欲得到进一步的满足。福贵输了不少,一心想扳回来,这是典型的赌徒心态。春生在赌场工作,每天见识过各种各样的赌徒,他了解赌徒的心理,经验在那里摆着。他有可能是见惯了家人过来劝,但是赌徒死活不听的场面。春生心地善良,但是自知自己劝不住,这也是他聪明的一种表现吧。

这些就是从社会地位、自我保护、赌徒心态方面分析的春生为何保持沉默。

以上单纯是个人想法,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解读,欢迎在留言区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