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者分享整理了中国古代的北周六官以及仆射、都督这些官职的来源与职责,以及历朝历代的官职演变。

北周六官

北周王朝中央政府的主要组织形式。所谓六官,系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府机构。这是宇文泰仿照《周礼》官制,实行的带有复古色彩的六官制度,以此取得中原地区汉族大地主的拥护和归向,至隋初废除。天官府,设大冢宰卿一人为长,小家宰上大夫二人为副,其权力大小,视皇帝之命而定。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五府都要受天官府的节制,大家宰成为百官之长,相当于宰相之职。杨坚曾为北周权臣,就是以大丞相加大冢宰辅政,581年废了北周静帝,他自立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隋文帝。

武官官职详解(天官地官春官)(1)

宇文泰

以大司徒卿为长官的地官府,负责土地、户籍、赋役等事务。

隋文帝杨坚

仆射

魏晋南北朝至宋代尚书省的长官。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以善射者主持管理,因此,诸官之长谓之仆射。仆射起源较早,秦代已出现,汉代兼用士人或宦官为仆射。东汉时,主管全国机要政务的尚书台称中台,仆射与尚书令同为台中长官。仆射初为一人,汉献帝时分置左、右仆射,左仆射又有纠弹百官之权,权力大于右仆射。

武官官职详解(天官地官春官)(2)

魏晋以后,仆射已处于副宰相地位,曾指挥把水之战的东晋谢安就是以仆射专掌朝政的。隋文帝时,左仆射成为朝廷首相。唐初,尚书省置尚书令而虚其位,由仆射负责,与中书令、侍中同掌相权。以左仆射为首相,唐代著名贤相房玄龄任左仆射前后长达20年之久。唐代左、右仆射曾数次改名,唐玄宗时,仆射虽然名为7}相,实际上只是虚名而无实权。南宋时废左、右仆射。

武官官职详解(天官地官春官)(3)

都督

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后又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代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汉献帝建安二年(197年)以袁绍为大将军,赐弓矢节锁兼督冀、青、幽、并四州,从此开始有都督称号。

武官官职详解(天官地官春官)(4)

周瑜周都督最为出名

魏晋南北朝以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的权位最重,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都督作为地方军政长官,都督诸州军事往往兼任所驻在地的州刺史,总揽军事民政大权。北周及隋,改为总管,这样都督就成为正式地方官名。

唐代又恢复都督名称,各州按等级分别设置大、中、下都督府,各设都督。安史之乱前后,以节度使为地方最高长官,都督名存实亡。北宋在行政区都督府设都督,一般以亲王出任。南宋时,都督成为中央执政官所加军事官衔。

元代仍设有大都督府,大都督主管统辖钦察诸部侍卫军及地方部队。明太祖朱元璋为防止军权过分集中,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一人,为最高军政机关。各都督府通过都司统领京卫及外卫之兵,明代中期以后,都督成为虚衔。

清代乾隆时废止。

武官官职详解(天官地官春官)(5)

袁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