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传说,大家都很清楚,其中诸葛亮北伐中原在形势大好之下,因为马谡大意失街亭,一子落败,满盘皆输。

马谡守住街亭的真实情况(丢了街亭就该死)(1)

不少人都为丞相扼腕叹息,感叹时不我与啊,可也有不少人理性分析下来,一伐的失败这个锅是不是要马谡背,马谡之前建功立业颇有建树,为何此次北伐才败了一次,诸葛亮就舍得下狠手,立斩马谡不手软,而且还是在蒋琬求情之下仍狠下杀手。那马谡真的就该死么?还是他只是一个背锅的而已?且听今日小乔给你娓娓道来

且从前情失街亭说起,大家都知道街亭是马谡的失误导致失守的,那在之期间,马谡究竟做了什么呢?

据《三国志·王平传》和《张郃传》记载:导致街亭惨败的主要原因是马谡“舍水上山”而“不下拒城”,又不听先锋王平的多次苦谏,使魏将张郃轻易地将蜀军围困在山上,并断绝了水源,蜀军“举措烦扰”不战自乱,“众皆星散”,才被魏军“大破之”。

在这种情况下,唯独先锋王平“所领千余人马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于是,王平“徐徐收合诸营”散乱逃命的蜀兵,“率将士而还”。从这里看出,马谡是犯了两个错误才导致街亭的大败。

马谡守住街亭的真实情况(丢了街亭就该死)(2)

,马谡没有听从副将王平的建议,没有堪测好地形就安营扎寨,给了魏军可趁之机,将大军驻守山上固然可以奇兵偷袭。只是放弃了城池跟供给,若不能一击得功,只会让敌人困在山上,失去供给导致军心涣散,必败无疑,而敌将张郃也是看到了这点,围而不打,等着马谡自己粮断水绝,最终一举破之。

单从这点失误来说,马谡还不至于被判死罪,顶多是个治军无能,剥夺兵权,错就错在,马谡还做了另一件事。

什么事呢?是临阵指挥最为忌讳的,那就是自己逃命。作为镇守的街亭的最高指挥官,犯了前面的错还可原谅,被逼入绝境大可学韩信背水一战,激发士兵的士气,奋勇杀敌,外还有王平的一小股军士可以策应,这么打,或许还能坚持住,可是在试了几次冲锋无效,水源没了之后,马谡他乱了,自己跟几个偏将跑了。

大军没了主帅,乱成一团。这段可在《三国志·向朗传》找到证据“建兴五年(公元227),丞相长史向朗“随亮汉中。朗素与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裴松之注云:“朗坐马谡免长史”。这段史料,当是马谡在街亭弃军逃跑的有力证据。

马谡守住街亭的真实情况(丢了街亭就该死)(3)

自古兵家胜败乃常事,马谡作为诸葛亮崇信的带兵主将,如果仅仅是战败或者未听王平劝谏而“违亮节度”的话,未必会被处死。但如果是战场脱逃,那怕是士兵也要严惩,何况是领兵主将弃军逃跑,更是罪该万死。《三国志集解》引赵一清注云“谡之受诛,亦以军败而逃身”。由此可见,马谡是以弃军逃跑而杀,并非街亭兵败而斩。

关注小乔讲历史(ID:bt3824),带你三分钟了解一段历史趣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