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明清皇帝基本上都是一个年号,所以可以用年号来称呼某一皇帝,如洪武帝、康熙帝。
要改年号要具备这么两个特征:活得久、事情多(或者无事生非、爱折腾)。
总体而言汉朝皇帝的年号都很多,大概与武帝创制年号相关,改改年号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很多皇帝喜欢改个5、6、7、8次,本文就搜罗一下改了10次以上的皇帝。
10个以上年号的皇帝1、汉武帝:(11个年号,国家大事很多用年号加以纪事)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继位开启新时代)6年。元光(前134年—前129年,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6年。
元朔(前128年—前123,卫青对匈获胜,设朔方郡)年6年。
元狩(前122年—前117年,郊得一角兽)6年。
元鼎(前116年—前111年,元鼎四年得宝鼎)6年。
元封(前110年—前105年,封禅泰山)6年。
太初(前104年—前101年,改用太初历)4年。
2、晋惠帝(10个年号,从年号可以看出希冀苟且,但没有实现)
永熙(290年)1年。永平(291年)1年。
元康(291年—299年)9年。
永康(300年—301年)2年。
永宁(301年—302年)2年。
太安(302年—303年)2年或作大安。
永安(304年)1年建武元年,同年复称永安。
建武(304年)1年同上。
永兴(304年—306年)3年。
光熙(306年)1年。
3、唐高宗(14个年号)
永徽(650年—655年)6年。显庆(656年—661年)6年。为避讳唐中宗李显的名字,因此唐朝人追称显庆年号多称明庆,又作光庆。
龙朔(661年—663年)3年 。
麟德(664年—665年)2年。《旧唐书》、《新唐书》都称是龙朔三年十二月,诏改明年正月一日为麟德元年。但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纪元钞》则记载“龙朔四年六月一日改”,与史书的记载相差半年。
乾封(666年—668年)3年 。
总章(668年—670年)3年。《旧唐书》和新疆出土的《唐纪元钞》作乾封三年二月改元总章元年;《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作乾封三年三月改元。
咸亨(670年—674年)5年 。
上元(674年—676年)3年 。
仪凤(676年—679年)4年 。
调露(679年—680年)2年 。
永隆(680年—681年)2年。因避讳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唐朝人多称永崇 。
开耀(681年—682年)2年 。
永淳(682年—683年)2年。
弘道(683年)1年。
4、武则天(14个年号,向老公看齐,年号的名字真的拉风)
天授(690年—692年)3年元年改国号为周。如意(692年)1年。
长寿(692年—694年)3年。
延载(694年)1年。
证圣(695年)1年。
天册万岁(695年)2月。
万岁登封(695年—696年)1年。
万岁通天(696年—697年)2年。
神功(697年)1年。
圣历(698年—700年)3年。
久视(700年—701年)2年。
大足(701年)1年。
长安(701年—704年)4年。
神龙(705年—705年)1月。
有意思的年号
1、撞衫了……
有很多年号,在历史上多有重复,比如:
甘露(前秦宣昭帝苻坚、东丹君主耶律倍、西汉汉宣帝刘询、吴国吴末帝孙皓、高昌国君主曲光、魏国君主曹髦都用过这个年号)
太安(西晋惠帝司马衷、前秦哀平帝苻丕、后凉太祖吕光、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都用过这个年号)
2、土掉渣
萧衍(除了太清,别的真的……改来改去也就是从王二改成了王小二)
天监(502年—519年)18年。普通(520年—527年)8年。
大通(527年—529年)3年。
中大通(529年—534年)6年。
大同(535年—546年)12年。
中大同(546年—547年)2年。
太清(547年—549年)3年。
3、很拉风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440年—451年)12年。宋太宗太平兴国(976年—984年)9年。
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9年。
宋徽宗建中靖国(1101年)1年。
大部分的皇帝年号比较少,1、2、3、4个年号的皇帝占大部分,无非有两个原因:在位时间不长、不爱折腾。唐玄宗按道理应该学爷爷奶奶多弄几个年号,但是人家没有,虽然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45年),但只有先天、开元、天宝三个年号。明清皇帝基本只有一个年号了(明英宗、清太宗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