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子,系补缀于官员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织物,简称补,又称胸背。它特指中国明清两朝、朝鲜王朝、越南黎朝至阮朝、琉球国官员服装上,位于胸前和背后的方形装饰。

圆形补子为皇亲贵族所用,方形补子为文武官员所用。不同等级的官员补子的图案不同,而文官和武将的补子又不同。文官的补子的图案用飞禽,武将的的补子用猛兽。明朝的补子前后图案一致,而清朝的补子分前后两半。明朝的补子一般在40厘米见方左右,清代则一般在30厘米左右。

清朝官服圆形补子(清朝官员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补子)(1)

一品鹤一品麒麟

清朝官服圆形补子(清朝官员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补子)(2)

二品锦鸡二品狮

清朝官服圆形补子(清朝官员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补子)(3)

三品孔雀三品豹

清朝官服圆形补子(清朝官员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补子)(4)

四品雁四品虎

清朝官服圆形补子(清朝官员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补子)(5)

五品白鹇五品熊

清朝官服圆形补子(清朝官员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补子)(6)

六品鹭鸶六品彪

清朝官服圆形补子(清朝官员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补子)(7)

七品鸂鶒七品、八品犀牛

清朝官服圆形补子(清朝官员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补子)(8)

八品鹌鹑七品、八品犀牛

清朝官服圆形补子(清朝官员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补子)(9)

九品练雀九品海马

清朝官服圆形补子(清朝官员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补子)(10)

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