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前两年的时候,朋友圈一位家长发了一个朋友圈。说的是课外读物上面的内容,一个漫画和一篇儿童阅读书。里面不仅诱导儿童自杀的文字,还有方法。对方法的解释叫做“自由”。其中儿童读物的书名是“《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作者是杨鹏,我不知道他是谁,也没做过了解。这本儿童读物封面标明好多大字:“儿童文学名家”“新课标指定必读”“教育学会副会长”“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推荐。当然我也不知道朱永新是何方神圣,不知道这位代言人和此书的作者有什么关系。

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怎么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被有害环境包围了)(1)

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怎么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被有害环境包围了)(2)

下面是漫画插图,几个孩子竟然在讨论什么样的自杀方式。我想问问编辑精神多么病态,这位编辑是怎么长大成人的。可定是儿时经历过家庭或者社会上的不好的事情,才有了畸形心态。

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怎么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被有害环境包围了)(3)

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怎么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被有害环境包围了)(4)

这些天这些事一直在发酵,我星期天去看玩具也就特别关注一下。不看不知道啊,就连儿童玩具包装都不放过。最最可怕的是外国儿童包装和我国的严重不同表现方式。让人忍不住不去爆粗口。究竟是怎么一群人,自己的高管都不受控制了。

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怎么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被有害环境包围了)(5)

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怎么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被有害环境包围了)(6)

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怎么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被有害环境包围了)(7)

为什么我们的就要漫画的形式表现?为什么外国小孩都是大眼睛笑眯眯?为什么?

还有儿童读物上面的封面图

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怎么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被有害环境包围了)(8)

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怎么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被有害环境包围了)(9)

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怎么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被有害环境包围了)(10)

我们的百家姓,唐诗三百首,宋词,这些读物的封面为啥不能用汉服真人或者形象图片呢?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再对比一下有些读物用外国孩子做封面,有没有一种愤怒?

这次人教版的事件,不单单是人教版事件。我们要从大范围审查周边,到底是什么再影响这我们。

人教版不是一天两天了,是好几年了。中间有没有某个公务员,某个教育工作者,某个家长反馈?这都是我们要注意的。如果单单处理人教版事件,我们是不是大题小做了?

我想我们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做选择题,从我们做起,杜绝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希望有关部门起到监督作用,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