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为主诉的电视剧就像是地里的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1998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2004年的《血色浪漫》,2007年的《奋斗》,2009年的《我的青春谁做主》,如今又是《那年青春我们正好》,电视剧市场的青春题材一直细水长流,并保持着各自的血脉与性别特质。
电影市场就没那么幸运了,井喷式的春潮与近亲繁殖,让青春片早早出现出ED迹象。今年开春的两部青春大片,正在上映中的《谁的青春不迷茫》爬到1.7已是樯橹之末,而早前上映的所谓大IP《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更惨,铺天盖地的营销换回的是1.2亿的疲软。2013年同期,赵薇毕业作品《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席卷7.26亿票房,掀起了大银幕的春潮,2014年又有超5亿的《左耳》和《匆匆那年》续航,到了2015年盛极而衰,涌现了《何以笙箫默》、《栀子花开》和《小时代4》等一大批臭名昭著的青春大烂片,这大抵也是今年开春市场对《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和《谁的青春不迷茫》提不起兴致的根本所在。
与“堕胎”和“车祸”为创作驱动的青春片不同,青春剧保持有着自己的创作生命。我一直认为,《将爱》的张一白电视剧拍的比电影好,而《雪色浪漫》的滕文骥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中坚,《奋斗》和《谁的青春我做主》的赵宝刚至今还保持着对青春市场的高度关注,《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导演张思麟虽是新面孔,但他一出手就担得起青春时尚的潮流。几位导演对青春的认知,对叙事的拿捏以及表达都各有风格,均从各自不同角度丰富着青春剧的货架。相比之下,去年的《何以笙箫默》是黄晓明前经纪人黄斌纠集自己旗下艺人粗制滥造的结果,《栀子花开》也是完全业余的主持人何炅梦游式的影像堆积,郭敬明的《小时代4》则一如既往地扭曲与分裂,这批一心抢钱的所谓电影与青春剧一比,追求和良知殆尽。
《那年青春我们正好》由江苏亿和、猛犸工作室等联合出品,郑恺、刘诗诗和李浩轩等联袂主演,故事并非热门IP改编,而是回归创作本身,追求原创力量。该剧以青春励志为主诉,背景锁定1997年至2016年的当下,追踪了肖小军、刘婷和郭海兵等一代年轻人从高中到社会时期,在理想与现实中的奋斗与迷茫,以及爱的妥协与抗争。郑恺化身的“叛逆少年”肖小军和李浩轩演绎的郭海兵本是好兄弟,同时对刘诗诗饰演的“校花”刘婷一见钟情,肖小军和刘婷本情投意合,却因为父辈的恩怨纠葛不得不分手。高中毕业后,肖小军下海经商,刘婷考入大学,两人在不同的世界似乎越走越远,而郭海兵成功赢娶刘婷。时过境迁,曾经单纯的情感在成人世界的物欲面前愈发分裂,因为丈夫郭海兵的无利不往与不责手段,刘婷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并陷入了家暴的漩涡以至于离婚。肖小军商场上要面对昔日兄弟郭海兵的强势侵略,情场上还要完成对旧爱的重新出发,他与刘婷几乎蹉跎了一整个青春,总算回到了爱情的原点。
《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并不是一部以怀旧为追求的电视剧,它将校园、家庭、都市和社会交融在一起,故事与当下同步,试图甜蜜而虐心地解剖青年一代的情感与事业的双重困惑。以肖小军为代表的“叛逆少年”并非精英教育所推崇的典范,恰恰相反,他是精英教育的阳光所照耀不到的那一面,然而他却代表着当代年轻人的大多数。他在学校成绩榜上庸碌无为,却是敢爱敢恨的血性男儿,他羁绊于现实的种种,对商业社会的却不失本心,守得住做人的底线。精英教育所贡献的利欲熏心者大有人在,蝇营狗苟的本事过人,做人基本的血性和良知却被阉割。所谓的《那年青春我正好》,意指年轻时的简单与纯粹,然而我们一旦出发,在社会的道路渐行渐远,往往忘了出发的方向。
《那年青春我们正好》与众多青春剧前辈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高度接近于韩剧的制作追求。故事基于八零后的现实生活,直指当下社会的种种,但它在服化道和摄影灯光等方面,又有着高于生活的时尚追求。为了保证该剧的镜像品质,出品方从韩国引援,请来了李吉福和朴昶雨分任摄影和灯光指导,因此该剧始终沁透着一股青春时尚的气质。十几年来,我们的剧作业从羡慕台湾时尚偶像剧到全面朝拜韩剧,一直在仰望他人的状态下过活,却一直缺乏自己的时尚潮流,《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开了个好头,难得将韩剧式的制作融入到我们自己的青春手笔中。电影市场的春潮已ED了,电视剧市场的春潮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