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斋:杜秀才与李寡妇

承聊斋之志,谱静月新篇|颂古之情义,明今世德尚

明朝天顺年间,四川邛州有个叫杜子义的书生。他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里,附近十里八村,也没几个能识字的人。

杜子义有过目不忘之能,他父亲也发现儿子善学,从小便将他送到县城一亲戚家中,那亲戚相助,在县里找了个私塾学堂念书。后来杜子义16岁就中了秀才,成了他们青龙镇唯一的秀才先生。

可是中秀才后,杜子义的科举之路却并不顺利,连着两次乡试榜上无名。他父母没能等到他功成名就的一天,就因病去世了。

杜秀才回到村里,办起了村里第一间学堂,以教书混口饭吃。

聊斋女人杀哥哥(书生为功名不娶)(1)

他到32岁时,还没有娶妻生子。其实他这样有学问的人,虽然没能考上举人,但在乡里还是很受尊敬的。只要他招招手,让媒人带个话,哪家的漂亮女子都愿意嫁他。但是他心中还是想着功名,想着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到自己将来中了举人中了进士,还怕娶不着妻子吗?因此他一边教书一边苦读。

杜子义的学堂,在村北的竹林下,他晚上就住在与学堂连着的书屋里。

这天晚上,学生们都走了后,他回到书房中,见桌上的篮子里,已放着几个精致的小菜,这是村西的李寡妇送来的。

闻着扑鼻的香味,杜子义叹息一声,李寡妇对他的情义,他又岂能不知。

李寡妇送六岁儿子李洪来他这里念书,故意说没钱,说每天给他做饭抵学费,其实谁不知道,那李寡妇家是村中最富有的。

她前夫李彪是个商人,早些年在外地做生意,赚足了银子,可突然暴病身亡,李寡妇带着儿子过日子。村里许多人都眼红她家的财产,想娶李寡妇的,可李寡妇一个也看不上。她喜欢杜秀才,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聊斋女人杀哥哥(书生为功名不娶)(2)

可是,杜秀才是有远大志向的,让她娶一村中寡妇,他也有些不甘心,虽然那李寡妇比他还小两三岁,也生得极为标致,但他心有孔子,不闻蔷薇。

杜子义桌边坐下,喝了几杯李寡妇送过来的酒后,一时间有些酒意上头。这乡间的高粱烤酒,那是很猛烈的。

杜秀才趴在桌上发困,正准备上床睡觉时,忽听见窗外有个声音叫:杜子义,杜子义!

杜子义有些迷糊,摇摇晃晃的起身,到窗边一看,却没有什么人影。他以为刚才喝多了,耳中出现幻觉,正转身时,耳中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他这一次听得真切,这声音有点尖锐,似乎是一个老妇人的声音。

透过窗,却仍旧没有看见人影。

杜子义来到门前,打开了屋门,只见屋外不远处,似乎有一团绿色的光浮在两尺高的空中,那光团如拳头般大小,发着莹莹绿色,看上去无比诡异。

杜子义胆子颇大,走出屋外,凑过去看过真切。这时候,那光团却开始向前移动。杜子义喝了酒,便跟着那光团走了起来。

聊斋女人杀哥哥(书生为功名不娶)(3)

绿光穿过杜子义屋后的竹林,径往后山而去。杜秀才迷迷糊糊的,也跟着那团光,径直走向后山,这样不知不觉就走了两里路。

当杜子义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身边尽是坟头,这不是后山的乱坟坡吗?

他打了个寒战,脑子清醒许多。此时,那团绿光落在一座坟头之上,这是一座年代极为久远的大坟。杜子义心中慌张,正准备离开时,那坟后又响起了声音:杜子义,你这不孝子,你父母死去数年,一直留在阴间受罪,你知罪吗?

听着这话,杜秀才心头一惊,抬头看去,在时隐时现的月光下,看见了一个身穿黑衣的老妇人。那老妇背对着他说话,杜子义不禁吓得双腿发抖。

听见老妇人的话,杜子义战战兢兢的说:子义不知,还请婆婆明说。

老妇人尖声尖气的叹息说:你父母死后,早就该转世了,但是担心你啊,你不成亲,杜家无后,你父母在九泉之下,觉得愧对祖宗,无颜再去投胎了。他们说,要等杜家孙子出生的那一天,才会去投胎。在阴间,凡不愿去投胎者,都会被罚去做苦力,你父母在那黄泉河边搬沙运泥,苦不堪言啊!

聊斋女人杀哥哥(书生为功名不娶)(4)

老妇人又说:我是阴间的鬼火婆婆,能借鬼火之力穿梭阴阳二界。我认识你母亲,她让我带信给你,让你尽快成亲。还有,你母亲说,那李寡妇不错,若是没有问题,你就娶了她吧。

杜子义本就是个孝子,听鬼火婆婆说出这一番话,惊得浑身冒汗。自己只顾着读书,没想到把成亲的大事耽搁了,还害得父母在泉下受罪。

他连忙在鬼火婆婆面前跪下,保证说他会尽快成亲,让婆婆转告阴间的父母,让他们早去投胎,不要再搬沙受苦了。

那婆婆点点头说:记住你说的话,你若成亲生子,你家父母都是知道的。好了,你回去吧,我也该回阴间了。

婆婆说完,那团鬼火又一下浮了起来,细看之下,却是有一根细线,被那鬼火婆婆用木棍挑着。鬼火婆婆挑着鬼火,朝坟坡中间走去,很快消失不见。

聊斋女人杀哥哥(书生为功名不娶)(5)

第二天,杜秀才便找到村里的媒人吴婆,让她去说媒,告诉李寡妇自己想要娶她。数日后,二人在村里摆酒,成为了夫妻。

新婚夜里,二人无比恩爱。杜秀才将那夜的奇遇告诉了妻子,还说母亲很喜欢她。那李氏掩嘴笑个不停,终于嫁到了理想的男人,她心里高兴呢。

一年后,李寡妇就生下一对双胞胎,加上以前的儿子李洪,一家人幸福美满。数年后杜秀才乡试上榜,考上了举人,家中更富贵了。

申明:本文由静月斋原创(作者|阿飞),民间故事属虚构文学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得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喜欢请关注小编。

静月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