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年,万历皇帝去世,他苦命的儿子朱常洛登基。被压制了38年的他,终于可以放纵一下了。
恰好这时,他最大的敌人郑贵妃为了讨好他,一连送来8个美人,他一夜连幸数女,夜夜奋战,身体很快被掏空。
而此时他不请御医,居然请了个太监给自己开药,要命的是太监正是郑贵妃曾经的贴身太监。而他给朱常洛开的药方是“泻药”,他认为皇帝需要清火。
理由也没有错,皇帝为了完成“一夜,连幸数人”的任务,服用了大量的药物,上了火,泻药清火也算对症下药。
只是,太监毕竟是太监,用药过猛,朱常洛一晚上泻了几十次,生命垂危。
为了补回来,朱常洛连服两粒“仙丹”,身体终于有了好转,大臣们十分高兴,欢呼雀跃。
然而,凌晨皇宫里突然传出太监的一声尖叫声:“皇上驾崩了!”
这位苦熬38年,却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他的死留下了一连串的疑问。
为什么登基后不先利用手中的权力,除掉对手郑贵妃?
反而要接受她送来的“礼物”,而且对她毫无戒备心理?
作为皇帝他还年轻,几个美人又不会过期,他为何那么着急去享用,以至于连生命都不爱惜?
究其原因,他的悲剧是父亲万历皇帝穷养儿子的结果,朱常洛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感情上都是匮乏的。
他从一出生就夹着尾巴做人
他虽贵为皇帝的长子,却一直扮演着奴婢的角色,卑微到了尘埃里。
他的母亲王氏是位小宫女。一天,万历皇帝来给母亲李太后请安,结果李太后不在,万历闲来无事,四处打量着,突然物色到一个还算顺眼的小宫女王氏,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万历就临幸了她。
临走时,按照宫中规矩:但凡临幸,必赐礼物,万历也赏给了王氏一副首饰。
之后,万历就忘记了这件事,但王氏却怀了孕。王氏眼看着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实在瞒不住,便如实告诉了李太后。
李太后倒挺高兴的,那时万历跟王皇后感情不和,也没有子嗣,这给皇家开枝散叶自然是好事。她找到万历说了此事,万历的反应是矢口否认,一口咬定没干过这种事,因为他觉得宠幸宫女是很丢人的事。
李太后有办法,她命人去查《内起居注》,白纸黑字万历抵赖不了,才勉强承认。在母亲的逼迫下,万历承认了这个孩子,封王氏为恭妃,住进了景阳宫。
帝过慈宁,私幸之,有身。——《明史·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二·孝靖王太后传》
只是,这景阳宫地处皇宫内最偏远的角落里,皇上也不愿意来看她,她实际上是被打入了冷宫。
苦熬几个月后,她很争气的为万历诞下了儿子朱常洛,这个儿子身份高贵,他是万历的皇长子。
当时,王皇后还没有儿子,按照明朝的继承制度,无嫡立长,朱常洛是最有资格做继承人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殊身份,使这对母子的生活更为悲惨。
因为当时最受宠的是郑妃,万历希望能立郑妃的儿子为太子,而朱常洛就是最大的障碍。
万历干脆一把大锁将这对母子锁在了景阳宫,吃没得吃,穿没得穿,待遇上连个奴婢都不如。
长大后,书不让读,太子当不了
5岁时,朱常洛还被锁在景阳宫,也不让他读书,大臣们便纷纷上奏要求皇上立太子。皇上则不是装聋作哑就是一拖再拖:“王皇后还年轻啊,万一她生下嫡子怎么办呀?”要不就是:“朱常洛年龄还小,不着急。”
而等到朱常洛9岁时,王皇后也没有生儿子,大臣们更是坐不住了,纷纷上书立太子。
但万历不但不立太子,还下达了要封郑妃为贵妃的谕旨,态度已经很鲜明,就是慢慢抬高郑妃的地位,再找机会取代王皇后,她的儿子便是嫡子了。
而这帮遵循礼制的言官集团,表现出了无谓的战斗精神,势必要跟万历抗争到底,他们一个个地顶着炸药包往上冲。
为此,无数的官员被贬、被撤职......但旧人走了,新人顶上,依然不断有人坚持上书,且人越来越多。
逐渐地这件事演变成了皇权与臣权的对决,万历为了赢得这场战斗,硬是借助皇权,把郑妃变成了郑贵妃,朱常洛依然连出阁读书的希望都没有。
这也是万历为什么要虐待这对母子的根本原因,他不喜欢被人施压。李太后强迫他纳王氏为妃,他就虐待王氏,大臣越是上奏立朱常洛为太子,他越是不立。
可怜这对母子,便成了其中的牺牲品。以至于朱常洛自小被幽禁在宫中,一没见识,二没学问,见了人就吓得打哆嗦。
朝堂上,万历和大臣们的争斗无休无止。言官们为了博得一个直臣的好名声,拼死上奏,乌纱帽可以不要,命可以不要,但名声必须得要。
万历则是上奏一个罢免一个,宁可罢净百官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威,一股宁愿把江山干翻了也要斗倒这帮言官的气势,让他们看看谁才是当家做主的人。
虽然太子没立,但言官的战斗力太强,迫于压力,万历终于在朱常洛12岁那年同意让他出阁读书。
这场“国本之争”持续了15年,万历逼退了首辅4人,部级官员10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300多人。
但结果是,非但没有吓退官员,反而越罢越来劲,他们软硬不吃,把丢官当成很光荣的事。
万历终于撑不住了,这些年他被折磨得焦头烂额,身心俱疲,而大臣们却越斗越勇。
李太后来找万历谈话了:“你为何不立朱常乐为太子啊?”
万历还是搬出老套路:“他是宫女生的儿子。”
李太后一听,龙头拐杖往地上“咣当”一杵,大怒道:“你也是宫女生的儿子!”没错,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
万历吓一大跳,连忙跪地认错。他知道自己终究是输了,万般无奈下,才把朱常洛立为了太子,那年朱常洛已19岁。
未几,郑贵妃生子常洵,有宠。储位久不定,廷臣交章固请,皆不听。二十九年十月,乃立为皇太子。——《明史·本纪第二十一·神宗二》
当上太子依然不受待见,眼看着母亲惨死无能为力
可以说,万历皇帝从没有把朱常洛看做儿子,从他出生到长大没得到过一天的父爱。身为皇长子,他的待遇一直连个奴婢都比不上。
而作为国家未来的继承人,他十二岁才开始读书,就这还是用无数个官员的乌纱帽换来的。可笑的是,教他读书的先生,皇帝不但不给钱,连饭都不管,先生自己背着饭去教他。
好不容易熬到当上了太子,册立的时候仪式从简,方方面面都透露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极度厌恶,而一个不受待见的太子,自然也没有什么人愿意搭理他。
虽然与母亲都住在皇宫内,但出阁后的他10年都没有与母亲见一面,他过得孤苦伶仃,混到这份上,怎一个惨字了得。
当然,比他更惨的是母亲王恭妃,她在儿子离开皇宫之后就日日思念着他,担忧着他的生命安全,眼睛都哭瞎了。
直到病重生命垂危时,才用毕生所有的积蓄买通宫女向儿子传话,告诉儿子,想见他最后一面。
为此,朱常洛才鼓起勇气,去向父亲请示见母亲最后一面。
得到批准后,他来到昔日的景阳宫,那把大锁依旧牢牢地锁在门上,朱常洛含泪把锁砸开。宫内杂草丛生,破旧不堪,可想而知朱常洛看到这一幕该有多痛苦。
而眼前的母亲,双眼已经哭瞎,枯瘦如柴,奄奄一息。她用手把儿子从头摸了一遍说:“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然后,当天就离开了人世,享年46岁。
所有这一切,朱常洛都没有能力去改变,他只能承受着。
朱常洛的级别很低,低到普通农民拿根木棍就要杀他
1615年,朱常洛正在慈庆宫休息,而他所住的地方也是要啥没啥,基础设施一应俱缺。堂堂太子就连个护卫都没有,只有两个别人淘汰下来的老太监。
因此,有一个手持木棍的农民轻而易举地就进入了慈庆宫。他与太子的距离只有两道门,而第一道门没有人看守,他直接就迈了过去,就像进自己家一样轻松。
第二道门,他遇上了两个老太监,太监相比农民力气差了不是一点点,再说又是老太监,根本就不是农民的对手。
农民抡起木棍朝一个老太监挥舞过去,老太监被打伤,危险越来越逼近太子。老太监扯开嗓子大声呼喊,毕竟是皇宫,很快一群太监蜂拥而上,将他拿下,太子才躲过一劫。
这就是明朝著名的奇案——梃击案,作为太子,居然让一位普通农民拿根木棍就想刺杀他,可想而知他在外人眼中的地位有多低。
而审判人匆匆一审,就得出结论:他叫张差,是个疯子,稀里糊涂闯进了皇宫,见人就打,似乎合情合理,便想结案。
但这样草草结案,大臣们不服,纷纷在朝堂议论,宫外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大家的看法也很一致,此事就是郑贵妃干的。
皇上也压不下去了,于是下令再审。
审来审去,张差也说出了实情:他曾见到过两个太监,是太监把他带过去的,还告诉他:“你进去之后,见一个就打死一个,事成后我给你几亩地,保你衣食无忧。万一被抓到,我也会救你。”
果然大家的猜测没有错,这是一场暗杀案。虽然大家怀疑郑贵妃,只是疑点很多,也没有谁敢直接说出就是郑贵妃干的。
但好笑的是,郑贵妃的弟弟却突然冒出来喊冤,真可谓此地无银三百两。
紧接着张差又指正了他所见的两个太监,正是郑贵妃的两个贴身太监,而郑贵妃又天天跑到万历皇帝的面前哭哭啼啼,求他帮忙洗冤,向太子求情。
这事是不是真的与郑贵妃姐弟俩有关系,已无人知晓,只是这俩人的种种行为却是越抹越黑,连万历都表明帮不了她了,让她自己去求太子原谅。
郑贵妃很识实务,她见到太子噗通一跪万般委屈地诉说冤屈,请求太子原谅。而向来忠厚老实的太子也不计前嫌,原谅了郑贵妃,俩人的关系也变仇敌为好友。
蓟州男子张差持梃入慈庆宫,事复连贵妃内珰。太子请以属吏。狱具,戮差于市,毙内珰二人于禁中。自是遂有“梃击”之案。——《明史·本纪第二十一·神宗二》
很多人说太子这一招很高明,如此大度,让万历另眼相看,也稳固了他太子的地位。当然,在这个时候他这么做的确是对的。
但在他登基后,他依然没有为难郑贵妃,说明了他的确善良,是个大好人。但历史无数次证明,在皇权斗争中,好人最后的结局就是废人。
朱常洛从小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已经习惯了被人欺负而不反抗。
心理学有一个词语:“讨好型人格”,这种人往往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满足对方的请求,即便是对那些没有好感的人,他也会在一种心不甘情不愿的状态下给予对方帮助。
朱常洛其实就是这类人,而造成他这种性格的原因,就是父亲对他的刻薄无情,甚至可以说是虐待。
朱常洛登基,放纵致死
担惊受怕38年的朱常洛,终于修成正果,登基称帝了。他是一个经历无数风雨险阻,终于达成目标的人,如果在此之前都是他努力上进的奋斗史,那他是励志的。
正如朱元璋所受的委屈和痛苦比朱常洛肯定多得多,但不同的是,朱元璋是自由的。他不受父母的压制阻碍,不受宫廷的约束,他可以大胆放手一搏,努力打拼,在这个过程中磨炼了意志,成长了能力。
而朱常洛是在父亲的压制下长大的,他是没有安全感的,他一直处在惊恐、害怕的状态,他抵御的方式就是躲避,逆来顺受。
越是这样,他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度更强,一旦获得了自由,便会急于发泄出来。
按照常理,郑贵妃在之前把朱常洛母子害得如此凄惨,而且还跟他争了15年的太子位,这个女人在万历死后是必会遭到清算的。
所以,她急于讨好朱常洛,礼物就是八个美女。而朱常洛也很容易满足,得到这个礼物后他就非常高兴,也不再为难郑贵妃。
他畏畏缩缩几十年,终于获得了自由,他认为自己该好好享受一下了,恨不得把上半辈子欠下的统统补回来。
史料记载:“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
他一夜就要宠幸好几个美人,显然,这个任务很艰巨,办不到就借助药物,为此乐此不疲。
但很快,登基时那个意气风发的朱常洛就变得面黄肌瘦,病倒了。
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国榷》
皇宫内不缺医术高明的御医,但是御医的方法就是慢慢调理,时间上肯定长一些。于是,急于求成的朱常洛又想到了太监。
因为明朝太监给皇帝看病已经成了惯例,他找御医房的太监拿药也并不是稀奇的事。
只不过,太监的医术肯定是差些,加上他之前侍奉过郑贵妃。不管是不是巧合,都可以看出朱常洛对郑贵妃丝毫没有戒备心理,这也是他性格上的缺陷。
雪上加霜的是,他为了早点好起来,又连服两粒“仙丹”,叫红丸。
朱常洛不想死啊,他在宫里如同坐了38年的牢,却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他还想再争取一下。
于是,他下令召李可灼进宫,听说这人有金丹进献,药到病除。
的确,刚吃下一粒感觉很舒服,食欲也增加了,浑身舒畅,朱常洛和大臣们都非常高兴。
但是,朱常洛是个急性子。
他一看药效这么好,几个时辰后就赶紧吃下了第二粒,结果就一命呜呼了。
这便是明宫第三大案“红丸案”至于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阴谋,不得而知。
总之,在一个接着一个的阴谋下,朱常洛毫无招架之力,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而此时万历皇帝尚未下葬。
又由于在位时间太短,他的陵寝都还没开始修,也只好又委屈了一次,借了个“二手皇陵”葬了下去。
这个皇陵本是明代宗朱祁钰为自己修建的陵寝,后来爆发了“夺门之变”,朱祁镇便以亲王的规格给他下葬。所以,皇陵正好被朱常洛借用了。
写在最后
朱常洛这一生畏畏缩缩,虽身为皇子却没享受过什么好的待遇。吃不好、住不好、书都读不上,唯一的亲人母亲,他也保护不了,本该属于他的太子,被父亲一拖15年。
好不容易熬上了太子,却也不受待见。
不但待遇上不见提升,反而被别人反复利用玩弄、整出一波又一波的事件,不是受遭猜忌就是差点丢性命。
对此,他只能在恐惧中慢慢煎熬着,默默忍受着,哪怕棍子打到自己头上,也不敢说什么,一切只能看父亲的脸色行事。
长此以往,致使他形成了唯唯诺诺的性格,遭受迫害不懂得反击,也不懂得如何防备。面对诱惑把持不住,对自己的身体和感官绝对的顺从,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朱常洛的故事,也给做父母的我们也敲响了一记警钟:所谓的穷养儿,不是在物质上去刻意地限制他,更多的是穷他那些不合理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