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南方周末》2006年3月30日

80年代男弃婴(1960年奔向上海的弃婴潮)(1)

1960年6月6日,中央发出《关于为京津沪和辽宁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

图为寻亲会上有人准备的寻亲简历,记录了自已从小到大的变化,以期找到亲人

1960年前后,陈素英是无锡市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在她的记忆里,仿佛是一夜之间,福利院就变得拥挤不堪。

“福利院周围每天都有被丢弃的婴儿,派出所和街道居委会也不断送来捡到的孩子……”2005年12月,一个山东寻亲团在无锡的寻亲会,让77岁的陈素英老人一下子想起半个世纪前的那一幕。

出现这种情况的又岂止无锡。迅速增加的弃儿,令江浙一带许多城市的福利院一瞬间就感受到了人口膨胀的压力。当这股洪流最终汇向上海,上海的福利院也随即人满为患,而弃儿仍在上海街头不断出现。

“送到上海就能吃饱饭了”

“把小孩送到上海去,上海有饭吃!”1960年春天,11岁的吕顺芳第一次听见村里的大人这么议论。

1960年,春荒。粮食的匮乏超出了农民能承受的极限。吕顺芳家有四个孩子,父亲远在80公里外的采石场工作,家中只有母亲、奶奶算两个整劳力能够从公社获得每人每天六两的稻谷,六两稻碾出米也就四两二钱。母亲每餐用比酒盅大不了多少的小碗盛米,加上一大锅野菜,熬成糊糊,就是一家人的食物。

吕顺芳的小妹只有两岁,却不懂得正在发生的一切,她总是把碗里难以下咽的野菜挑出来扔掉。吕顺芳的母亲叹气:“全家人的米也不够你吃,只能把你送掉了。”

吕顺芳和弟弟听到这话,几乎是立刻跳了起来:“把我们送掉吧,把我们送到上海去!”吕顺芳记得,她还对母亲说:“我认识路,长大了还能再跑回来!”

“这是当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送到上海就能吃饱饭了。”在吕顺芳述说过去的时候,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4月的一个早晨,母亲带着小妹,先乘船到了常州,再转乘火车到上海,在火车站附近,母亲给妹妹买了一块麻饼,一个人回了宜兴。

半个月后,吕顺芳的父亲从采石场回家,得知小女儿被送走的消息勃然大怒,母亲被骂进厨房痛哭。然而,在厨房里,当父亲在灶台上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的食物:一碗泛着绿光,几乎就是用青草熬成的糊糊,11岁的吕顺芳在记忆中第一次看见父亲掉了泪,这个曾经在朝鲜战争战场上流过血的汉子,端着那碗青草糊糊,哭得像个孩子。

“收一个,活一个”

1959年底,上海、无锡、常州等地几十个孤儿院已经聚集了3000余名孤儿。而1960年初的情况更加严重──仅上海育婴堂头两个多月收集的弃儿就有6500多名,9倍于1959年第四季度。这些孩子普遍营养不良。

80年代男弃婴(1960年奔向上海的弃婴潮)(2)

80年代男弃婴(1960年奔向上海的弃婴潮)(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