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公司有哪些(东风日产是最复杂的合资企业)(1)

8月27日,广州,东风日产花都工厂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与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一左一右将手放入各自面前的1000万圆环之中,象征着“为东风日产汇聚后千万时代的同心之力”。随着倒计时结束,东风日产第1000万辆整车暨轩逸·纯电的下线仪式正式启动。

为了迎接这一刻的到来,东风日产已准备了15年。在这样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近来一向甚少站台的竺延风与西川广人一前一后进行了致辞。

竺延风:东风日产是最复杂的合资企业

东风日产公司有哪些(东风日产是最复杂的合资企业)(2)

作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一把手,在回顾东风日产15年发展历史时,竺延风更多地看到了这一板块对于整个集团业务的带头作用与表率意义:“东风日产是中国汽车行业合资、合力、合心的一个典范,它是最复杂的合资企业,也是东风公司发展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一个业务单元。“

回顾东风日产15年的发展,“复杂”一词能否加上一个“最”字或许值得商榷,但从成立之初仅有阳光一款车型、年销量仅6万台到15年后拥有13款车型、年销突破110万辆的规模,东风日产发展之路中所遇到的政策压力、环境因素与架构调整等一场接一场的硬仗却至少足以使它担得“复杂”二字。

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的合作一向是重中之重,几乎是其在华业务的全部内容。而对东风汽车而言,东风日产也是集团内的标杆企业和最主要的业务单元。因此,在这一庆功时刻,竺延风毫不吝啬对这个年轻的合资企业的溢美之词:“东风日产在市场和客户需求把握、营销创新、产品质量、制造水平、企业文化及员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成为业内翘楚,为东风公司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性的贡献。“

而在对过去的成就提出应有表扬的同时,竺延风也指出:“当前,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分化和“淘汰赛”已经打响。”因此,对于东风日产来说,任何成就都不能令其就此放慢脚步,因为竺延风与东风人都明白,在竞争愈发激烈的车市下半场淘汰赛中,任何懈怠的脚步都具有致命的危险。

东风日产公司有哪些(东风日产是最复杂的合资企业)(3)

“东风有限发布了‘TRIPLE ONE’新中期事业计划,明确了新的发展战略目标;东风日产也制定了五年中期目标:力争实现年销量进入合资品牌的前三名,即销量达到年产160万辆,在合资非豪华阵营中市场占有率超12%。”在竺延风看来,东风日产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莫过于百尺竿头的更进一步,在当前基础上再上一层楼,跻身合资品牌年销量榜的前三名,是东风日产未来五年中期规划中的主心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东风日产所必须要做到的共有两步。其一,在未来5年内发布不少于5款电驱动车型和包含搭载e-Power车型在内的15款车型;其二,则是继续强化股东双方的精诚合作。

西川广人:日产将引领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

东风日产公司有哪些(东风日产是最复杂的合资企业)(4)

与竺延风对东风日产“合资、合力、合心”的总结相仿,代表日方发言的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也将中日双方如今的精诚合作看作是东风日产取得当下成绩的最重要因素。而“复杂”也成了这段关系中的关键词。

“成立于2003年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第一年的销量还不到10万台;2017年,我们的销量不断增长,并突破了150万台。”从10万台到150万台所经历的调整与磨合,西川广人选择了一笔带过。但显而易见的是,日产汽车公司对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表现十分满意。

从西川广人及其背后的日产汽车公司的角度来看,15年前与东风汽车的一纸合作为日产汽车带来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带来了150万的年销量,也带来了在未来抢占电动车领域领航先机的绝佳机会。“大家已经意识到,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其不仅表现在市场规模,在产业发展方面也走在了最前列,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使用和推广电动汽车的领头人。”

因此,比起第1000万辆整车的下线,西川广人显然更愿意将这场活动定义为日产汽车第一款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的正式下线。“轩逸·纯电是日产汽车在中国的第一款纯电动车型。轩逸·纯电的下线离不开每一位员工和参与者的支持和贡献。”

东风日产公司有哪些(东风日产是最复杂的合资企业)(5)

作为日产汽车在中国的第一款纯电动车型,轩逸·纯电的身上背负着日产汽车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内的野心与希望,对于这片潜力巨大的新生市场,日产汽车早在其“NISSAN M.O.V.E to 2022”新中期事业计划中就有了详细规划。西川广人表示,随着轩逸·纯电的上市,日产汽车将加速“日产智行科技(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在中国的推广。

自解锁1000万辆整车下线成就的那一刻起,轩逸·纯电就已承载起了冲击下一个1000万辆的重任。“以导入最新的电动车为起点,我们将向下一个“1000万辆”目标冲刺。我们希望能够引领市场的未来发展和演变。“对于中国市场,西川广人的期待不仅仅是合资领域前三名的成就,也不仅仅是销量上的更进一步,而是引领市场的未来发展和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