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公元前113年,汉朝博望侯张骞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用蜿蜒的驼队连接起了茫茫戈壁与繁华古镇,茫崖花土沟作为著名丝绸辅道之中的咽喉古道,在此后两千余年的中西贸易史中,驼铃声声声不绝,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从太原飞拉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从太原飞拉萨(从西宁飞到花土沟)

从太原飞拉萨

青海新闻网讯 公元前113年,汉朝博望侯张骞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用蜿蜒的驼队连接起了茫茫戈壁与繁华古镇,茫崖花土沟作为著名丝绸辅道之中的咽喉古道,在此后两千余年的中西贸易史中,驼铃声声声不绝。

两千多年后,当新丝绸之路的画卷绘就,为了将青海与新疆、甘肃在交通上更加紧密相连,为了让柴达木盆地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在“一带一路”中赢得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确定了青海“一主八辅”的机场格局,在海西柴达木盆地谋划修建3座民用机场。其中就有坐落在青海西大门之地——茫崖的花土沟机场。

2013年1月13日,花土沟机场建设项目预可研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立项批复,机场建设者们在几乎没有什么生命迹象的尕斯库勒湖畔,历经18个月的日夜奋战和攻坚克难,在海西州西北角建起了占地面积约为2920亩的花土沟机场,让这块昔日的荒凉之地,变为一座现代化的航空港,那伸向天边的银白色跑道犹如一条天梯,翻开了茫崖、海西大地新的篇章。

茫茫戈壁上建起“鹰巢”

上世纪50年代,因为茫崖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设在这里。第一批来到这里的石油工人看到周围诸多土质山包常年受风蚀雨刷,形成菊花状的黄褐色槽形低地,将其命名为花土沟。名字听上去很美,可是如果您来到这儿就会发现这里自然条件恶劣。记者曾几次从格尔木驱车前往花土沟,一路上触目所及的都是那寸草不长的荒山和浩瀚的茫茫戈壁。风多雨少、寒冷干燥,冬长夏短、荒无人烟,正是花土沟的真实写照。

根据我省“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安排,为了架起这个“石油小镇”通往外界的天路,机场建设者们在花土沟镇东南侧7KM处、海拔高度2906米的戈壁盐渍地上,建起了“鹰巢”。花土沟机场属国内4C级支线机场。项目按2020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吨,飞机起降量1150架次进行规划设计。项目总投资匡算为6.7353亿元。建成可起降机型B737-700、A319及ARJ21、新舟700等高原型飞机。

花土沟机场在建设中融入了当地“石油小镇”的特色,占地3000平方米的航站楼,风格以开采原油的磕头机为造型,配套建筑物外观主色调以象征天然气和石油的黄色、红色为主,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让机场与花土沟原油开采基地景象融为一体。

攻坚克难铺就天上之路

“茫茫戈壁花土沟,风沙扑面石头走。好男不骑瘸腿马,好女不嫁花土沟。”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建设者们用“无花无草无怨悔、有风有沙有斗志”的精神啃下了根根硬骨头,在这个地下流淌着乌黑石油的小镇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航空港。

●攻克水土不服:花土沟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在建设过程中首先遇到了施工用水的问题。花土沟机场供水管线每日最大供水量仅为800立方米,远远满足不了土方施工每日2000立方米的用水量。最后多方寻找,终于在油田废弃的深水井里找到水源。施工用水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花土沟机场属盐渍土地区,土地的含盐量高,而含盐量高的土地容易翻浆,这对今后飞机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这种难题在省内已建成的几个机场是没有遇到过的。经过专家反复论证,最后设置隔断层对盐渍地隔盐处理,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同样,由于机场土地含盐量的缘故,用于施工的沙石料也是从70公里远的地方运过来的。

●太阳能唱主角:花土沟缺水资源,但不缺光资源。在花土沟机场的建设中,建设方将高原丰富的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做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机场公路两旁节能型太阳能路灯随处可见。在路灯顶端都安装着一副光伏电池板,这些电池板白天吸收、储存太阳能,夜间发光。职工生活热水也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极大节约了运行成本。

首架民航客机飞入高高原机场

2015年3月14日,随着首架民航客机缓缓降落在新建的花土沟机场,身着盛装的当地群众载歌载舞,献上洁白的哈达,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迎接期待中的“神鹰”。在试飞前,中国民航飞行校飞中心于2014年12月27日,对花土沟机场进行了校飞。校飞中,专家们对机场通信导航系统、助航灯光系统、机场标识系统以及飞行程序进行了全方位的飞行校验,最后的成功校飞,为试飞奠定了基础。

试飞机组对花土沟机场的陆空通信、导航设施、跑道道面、滑行路线、飞行区标志、机场净空、飞行程序、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检验,在经过了两个小时的验证飞行后,试飞航班成功落地,标志着花土沟机场试飞成功。此次执行试飞任务的A319型飞机,被誉为“高原王子”,执飞机组曾执行玉树机场、德令哈机场试飞,具有丰富的高高原机场飞行经验。机长葛涛表示:“我们觉得该机场从建设到人员训练,整体管理符合要求。东航愿意在通航后,全力保障飞行安全。”

花土沟机场拟开3条航线

目前,花土沟的交通主要以陆路运输为主,从西宁乘汽车到花土沟需要两天时间。6月26日,随着花土沟机场的正式通航,花土沟将告别过去的交通格局,届时从西宁乘飞机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花土沟。记者从青海机场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计划开通花土沟至西宁、敦煌、库尔勒3条航线。

对于当地的石油工作者们来说,机场的通航更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喜事,青海油田副总工程师李占明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海油田花土沟生产区到敦煌的生活区有500多公里的路程,每到冬季遇上雪天,给两地往来工作、休息的职工带来诸多不便,机场建成后,这种情况就不存在了,对广大职工来说是一件好事。”

花土沟机场的通航也将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花土沟周边拥有丰富的石油、石棉、钾肥等稀缺资源。其中石棉储量居全国之首;天青石储量占全世界储量的66%;石油远景估储量11亿吨,是青海油田原油生产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地处边远,受交通条件限制,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随着机场的通航,这条空中航线将为当地资源开发提供航空支持,并将进一步完善青海乃至青藏高原的航空网络格局。

花土沟机场建设大事记

◆2013年1月13日,项目预可研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立项批复。

◆2014年6月10日,项目可研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4年10月,花土沟机场建设基本完成。

◆2015年2月13日,通过了省发改委组织的竣工验收。

◆2015年3月14日,花土沟机场成功试飞。

◆2015年5月14日,花土沟机场工程顺利通过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组织的行业验收和机场使用许可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