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
《平凡的世界》一书在1991年获得了中国文学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
却在刚发表之初被负责他的编剧评价:
“这故事一点悬念都没有,一点意外也没有,全在意料之中,很难坚持看下去。”
甚至在文坛被批判作家们评为“低劣的小说”。
这样的反差让凭借《人生》名声大噪的路遥被文学界评价已经江郎才尽。
但能写出《人生》的作家,怎么会写出让人难以坚持看下去的小说呢?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而外界的评论也让他自己陷入了长久的怀疑。
路遥在村民家中交谈
打破人生横杆,跨越人生高度1982年路遥的中长篇小说《人生》问世,《人生》一经问世,在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本小说的问世让他的文学地位达到了很多作家一生难以达到的高度,而他更是可以靠着《人生》这一小说就此“退休”。
用他的原话说:“我完全可以靠《人生》混吃等死,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
当然《人生》的成功也引来了许多同业人士的嫉妒,一时间社会上也出现了另一种评论。
《人生》已经是路遥创作的巅峰,是他再也无法逾越的高度,这对心性要强的他来说,听到如此评价很难不予理会。
路遥
他告诫自己必须摆脱“退休”式的生活,重整旗鼓打算重新投入到文学的创作中去,势必要创作出超越《人生》的作品,亲手打破“无法逾越的高度”的评价。
有了这个想法,他开始了长达三年时间的准备,无数次思考要写什么题材,困扰了他无数个日夜,为了敲定主题走街串巷。
在目睹了底层人民们的生活和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反思后,最后终于确定了他要写“反映1975-1985近年十年城乡生活巨大变迁的小说”并取名为《平凡的世界》。
而这本小说他几乎耗尽了他的生命,他更是将自己作为祭品一般献给了《平凡的世界》。
长达六年的创作,六年的呕心沥血,100万字书稿,描写了近百位人物。
为了这本小说,无论是在小说本身还是在创作小说的条件上,他倾其所有。
路遥
他租了间小平房,吃完午饭就到小平房中开始伏案创作,常常要创作到黄昏甚至夜晚,为了让手稿看上去流畅清晰,还为其专门买了最好的圆珠笔。
这样长时间高强度的创作,熬垮了他的身子,不到40岁的他变得非常虚弱。
或遇伯乐?却遭退稿,小说发表成奢望1986年,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终于得以定稿,数年准备以及长时间的高强度创作,路遥对它的爱惜程度可想而知。
这样一部倾注了6年热血的小说,路遥本可以直接投给《当代》杂志的领导。
《当代》也发表过数次路遥的作品,他与《当代》杂志的领导的私交颇深。
路遥
但因为这次的题材描写的都是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是关于在苦难中挣扎打拼的基层人民。
他想知道这种题材是否能被当时读者的喜爱,而当时刚好有一位年轻的《当代》编辑周昌义出差来山西租稿。
这位年轻的编辑出身矿工家庭,自身又刚好是知识分子,这于路遥《平凡的世界》书中的孙少平这一结合了矿工与知识分子的形象非常契合。
因此路遥非常相信周昌义一定能了解《平凡的世界》想表达的含义。
路遥
令路遥没有想到的是,他看好的这位编辑对《平凡的世界》并没有任何共鸣,光是读着都感觉索然无味。
周昌义的评价也让《当代》将稿子退回,既然一个新人编辑都做出这种评价,资深编辑们也没有亲自阅读这本小说。
这也导致《平凡的世界》无处发表,让路遥本人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当初,路遥把稿子交给他时自信地向他提出了三个要求。
他说:“如果《当代》杂志要用,他希望用全文一期发表,并且使用头条位置和大号字体。”
却没想到周昌义用“这本书不适应时代潮流”的理由差点打碎了路遥跨过自己人生横杆的梦想。
路遥
“没来得及感动就看不下去了。”这是周昌义给出的评价。
而他还说陈忠实的《白鹿原》他也是这种感受。
彼时的周昌义没有想到,因为他的一句话让《平凡的世界》的命运接连受到其他杂志社的退稿。
《平凡的世界》的发表路途变得极其坎坷。
但周昌义的理由并无问题,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没有用到太多的技巧,都是直白朴素地表达人物的心理与活动,这与当时流行的文学主义大相径庭。
路遥
当时外国文学风潮传入中国,这种文学主义不再主张用作品再现生活,转而提倡注重人的心里感受。
而《平凡的世界》则是用现实生活中的苦难来表达底层人民的挣扎精神。如此一看确实与潮流背道而驰。
周昌义作为编剧或许确实不该说出“看不下去”这种评价,但他也是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面对文学作品,他也有自己的审美,喜欢什么作品,不喜欢什么作品也有自己的发言权。
可能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只言片语却让《平凡的世界》遭受如此多的坎坷。
路遥
道路崎岖,是金子总会发光《当代》作为当时的文学杂志中的权威杂志,被《当代》退稿对《平凡的世界》影响很大,其他家杂志社也对其失去了兴趣。
到最后甚至有专门写批判文章的作家发布文章称《平凡的世界》是“低劣的小说。”
在当时,发布小说需要先在杂志社连载后才有机会实现,《十月》、《收获》这类权威杂志社都拒绝连载《平凡的世界》。
于是《平凡的世界》一直处于“名花无主”的状态。
在得知路遥的新小说无人青睐后,路遥的朋友李炳银热情地将书推荐给了广东的《花城》。
路遥在集市
《花城》杂志社在收到推荐后,对能写出《人生》这样作品的作家格外的注重,《花城》派副主编谢望新亲自前往西安见路遥。
刚到西安拿到《平凡的世界》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宾馆拜读小说,在读完整本书后,他了解到这本书中沉甸甸的分量。
《平凡的世界》发表后,路遥也在写给谢望新的信中说到:
“使我受到感动的是,在我耗尽心力寂寞地投入到这件漫长工作的时候,得到了您这样的朋友的理解和帮助。再一次感谢您。”
《花城》当即决定连载《平凡的世界》,在连载时也表示出对路遥的喜爱。
不仅在目录页上将头条的位置留给了《平凡的世界》,还同时刊登了路遥近照和近七幅插图。
同时还用了大量的篇章向人们介绍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
在连载《平凡的世界》的当期《花城》中共有244页内容,《平凡的世界》就占了164页。
而《平凡的世界》则是《花城》连载过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在《花城》连载后,收获了不错的反响,发行量一度高达几十万份,而《花城》的编辑也向文坛力推这部小说。
路遥
路遥也在小说初步成功之后向大众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我觉得,一个作品成败如何,关键不在于用什么手法去写,而是要克服平庸。”
在小说中,他注重的是每一个人物的自身性格,根据他们的性格为逻辑去创作故事。
但第一部的成功并没有延续到其余两部,虽然当时《花城》力《平凡的世界》是青年作家路遥继中篇小说《人生》后的另一力作。
由于《花城》并不是知名杂志社,影响力并不算大。另外购买杂志的人群是特定的,没有太大基数。
这让第二部发表后反响平平,第三步甚至没有发表的机会。
路遥
不过就像路遥在《人生》中说的那样:
“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难,又有多少甘甜!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退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放。”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央广播电台的编辑读了他的《平凡的世界》,编辑对这本小说相当喜欢,当即决定电台的新节目要广播这部小说。
路遥和他的同学们
那个年代,虽然买杂志的人群固定,但广播确确实实是个新奇东西,人们都喜欢在闲暇时间听广播打发时间。
《平凡的世界》一经播出,就获得了无数好评。
人们都被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两兄弟征服,仿佛无数行业的人都能在这两兄弟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可能路遥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倾注了满腔热血的长篇小说会以广播的方式红遍大江南北,甚至到最后被翻拍成电视剧。
《平凡的世界》至今都被奉为神作,它究竟靠什么红了30年?
路遥
用路遥自己的话说:“我觉得,一个作品成败如何,关键不在于用什么手法去写,而是要克服平庸。”
虽然《平凡的世界》确实在众多小说中不算特别优秀,没有特别多的艺术表现手法。
但路遥就是用这种直白朴素的表现手法,让这部作品饱含感染力和冲击力。
路遥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作品中传递的在苦难中挣扎的精神,面对困难不屈的精神影响了无数阅读了小说的读者。
就连如今的互联网大鳄马云都说:“如果不是当年捡到了一本《平凡的世界》,我可能现在还在蹬三轮。”
许多人在人生低谷时都庆幸手边有一本《平凡的世界》,书中的抗争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年轻时的路遥
如今《平凡的世界》火了整整三十余年,路遥也被称为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和贾平凹、陈忠实二人齐名。
《平凡的世界》最神奇的魅力,就是能让读过的人有化苦难为前行的动力。
小人物逆袭的故事或许太过夸张,但《平凡的世界》中的小人物们,虽没有做到逆袭,却从未向生活低头,奋力地与生活对抗。
路遥做到了用真实的笔触,描写了人们的挣扎与抗争。
作为它的作者路遥,他从小就生活在贫穷的家庭中,这也是他创作的小说中,主人公都出身在贫穷家庭的原因,因为他并没有体验过衣食无忧的生活。
路遥
而在他小的时候,常常因为家中贫穷而揭不开锅,他也不知道被饿晕过多少次,饿得受不了时,常常得到野外去找野果子和野菜充饥。
等到了上学时,学校中的菜他都吃不起,他也将这段遭遇写进了小说中,将他的生活赋予了孙少平。
或许是因为贫穷,他更懂得生活的艰难与困苦。
正因如此,他的作品中对生活的描写更加真实,他也更懂得底层人民想要的生活与需求。
在那片黄土地上,他目睹了黄土地上的人民们为了生活而奋斗的模样,也目睹了自己的父亲为了养活一家人不得不将他过继给他的伯父。
但老天并没有在为难他,被过继给伯父后,伯父待他视如己出,甚至没有将他作为劳动力留在这片黄土地。
伯父送他去读书的决定,让他有了与文学接触的机会。
路遥自知在饭都吃不饱的黄土地上,文化是有多重要。他就像扎根在沙漠里的胡杨树一样,疯狂地吸收着文化的养分。
路遥
学到中学后,他回到农村务农,务农的同时,凭借着自己的文化,他也能在务农的同时做一些临时的工作。
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当过文化部的编辑,这让他有机会阅读各种书籍,也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激发了他对创作的热情。
正式工作后的几年,凭借着自身的优秀,他得到了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进修的机会,在浓厚的文学氛围的烘托下,他对创作愈发的热爱。
延安大学成全了他,他也成就了延安大学。如今的延安大学,新生们入学都会受到三部《平凡的世界》作为新生的礼物。
在经历了延安大学的进修后,他被安排进了陕西省当编辑工作。
正是在那时他写出了《优胜》、《惊心动魄的一幕》、《在苦难的日子里》这几部小说,后面更是创作出了让他声名大噪的《人生》。
而他也因为小说的成功,让各类奖项接踵而至。
路遥
不过生长于黄土地的路遥,深知自己一颗胡杨树,是吸收了黄土地上的养分才获得的成功。
他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的儿子,他只是幸运的农民,是被土地养活的儿子,他将《平凡的世界》作为他的本,还给生他养他的黄土地。
这才是《平凡的世界》创作的初心,是写给他自己的一部小说。
所以孙少平才会和他如此相像,为了真实的写出其他的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他也亲自去体验了不同的生活,甚至是深入煤矿。
正是因为所写的场景,描绘的人物都是真实的,《平凡的世界》的史实价值超过了文学价值,被称为诗于史的结合。
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他在创作的那六年不停的透支自己的生命,他的生命也停在了45岁。
路遥
对于他来说或许一切都是值得的,黄土地养育他长大,他将生命化做小说献给了黄土地,这是他对黄土地馈赠的回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