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送之《梅兰芳初演<黛玉葬花>》录自《申报》1939年1月16日,作者为梅花馆主,即著名剧评家郑子褒,曾任《半月戏剧》、《十日谈》、《金刚画报》、《戏剧画报》等多种戏剧刊物的主笔,又多年在长城唱片公司当经理,主持灌制过梅兰芳、杨小楼合作的《霸王别姬》,杨小楼、郝寿臣合作的《连环套》等唱片。

梅兰芳于民国五年来沪时,携其新编古装剧《黛玉葬花》一出以相号召。每一贴演,座必为满, 口碑之盛,较《嫦娥奔月》为更甚。山阴揅戡道人,为捧梅健将,对于畹华露演《葬花》一剧,备至奖许,誉为不朽之作。当畹华露演《葬花》之日,道人特为之编印专刊一种,名曰《梅兰芳<黛玉葬花>曲本》。书印一万册,即在剧院内公开赠送,此实为歌坛印送特刊之滥觞。曲本编制甚佳,用连史纸小楷石印,大小与现时北平戏曲专校所发行之《戏剧月刊》相似。兹将揅戡所撰《葬花戏考》一文,录刊于下,籍以见畹华此剧之结构,及全剧演出之程序;并可使后学者资为观摩,而得他山攻错之助焉。

梅兰芳与黛玉葬礼 梅兰芳初演黛玉葬花(1)

《黛玉葬花》梅兰芳饰林黛玉

梅郎此剧,穿插极好,词句皆本《红楼》,并无杜撰,以黛玉唱白为最多。唱分五段:

一、黛玉出场引;

二、扫花唱【西皮慢板】;

三、葬花唱【二六板】;

四、归途唱【摇板】;

五、艳曲警芳心唱【反二黄】;

均极臻唱工台容之妙。其妙词通戏语一折,纯用做工道白出之,传情之处,体会无遗,非笔墨所可形容也。

梅兰芳与黛玉葬礼 梅兰芳初演黛玉葬花(2)

《黛玉葬花》梅兰芳饰林黛玉 姜妙香饰贾宝玉

全剧只五人,分四场:第一场开幕,以丑角状茗烟上,述宝玉娇养名贵,及购书原委,内转下。第二场贾宝玉,每演皆姜妙香状之,作公子装,冠紫金冠,着浅霞色衣加帔,戴金锁项圈,并佩宝玉,穿袜着鞋,居然怡红公子也。念引道白毕,作寂寞难遣状,茗烟进书,宝玉作观书介,观毕挟书下。第三场即黛玉上场。梅郎状之,服古装,唯上场时,外长衫作蔚蓝色。当其飘然而出也,观者神往,恍疑仙子飞来,颦卿都活,首段总白念毕,唤婢紫鹃上。紫鹃以姚玉芙状之,亦能仿佛,无怪乎爱畹华者亦爱玉芙也。紫鹃取锄上,为黛玉脱外衣,卷帘毕即下,黛玉随做观燕、扫花、葬花各折。此场甚长,由黛玉上念引起唱【西皮慢板】及【二六板】两段始下。第四场袭人上,入园寻宝玉。袭人以诸茹香状之,尚无疵。尝以陈桐云状之,则举措不类矣。袭下紫鹃上,持衣入园寻黛一转下。第五场即“妙词通戏语”,及“艳曲警芳心”折矣。宝玉先上,观书、落红、放花、戏谑各做工,妙香亦能体会。此场上半场纯系道白做工戏,迨袭人请宝玉去后,紫鹃上为黛玉加外衣,携锄囊下。归途闻曲警芳心反调,悲凉婉淑,尤不失颦卿身份。紫鹃再上扶归唱尾声,更觉凄楚。故观者皆留耳,三日不绝。而内幕唱《牡丹亭》昆曲及反调,胡琴均空前无两,是以此剧咸称为绝唱云。

(《申报》1939年1月16日)

光风霁月的梨园

久已被人遗忘的

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