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水墨画廊风景图(百里画廊山水图)(1)

美丽中国行

采风团在万佛湖合影 卢刚摄

初秋时分,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天气舒朗,碧空万里,这个季节沿着万佛湖大坝游步道慢走再舒适不过。眼前的万佛湖,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其中岛屿更是各具特色,可以登燕子岛观赏唯美的“孔雀东南飞”表演,再搭船到龙王岛探寻新石器时期的“龙文化”,行程不紧不慢,美景一览无遗。此时,几十公里外的万佛山也正是登山赏景的好季节。初秋的万佛山时常飘起蒙蒙细雨,薄雾中的万佛山被衬得更飘渺、更神秘。拾级而上,沿途有好几处小瀑布,水瀑虽然不大,水流量却十分湍急,撞击着山石发出哗哗哗的响声,这响声不仅不会觉得吵闹,反而听的人会因这“动感”的韵律放松下来,将城市生活的烦闷彻底甩开,融入山水意境中。

来到舒城,还有一处景色不能不看,那就是舒茶镇的九一六茶园。六安瓜片享誉全国,舒城名茶——舒城小兰花在业内也很有名气。九一六茶场被打造成了一处城市公园,游客到了这里不仅能畅游茶园,还能在茶舍品茗,听老茶人讲过去的故事。

9月16日至18日,“2020美丽中国行·走进人间仙境万佛湖”采风活动举办,由全国主流媒体记者、知名博主和旅游达人等近20人组成的采风团先后走进万佛湖景区龙河塔、千米人工土坝、龙河口水库纪念馆,万佛山景区飞龙潭、老佛顶、鲤鱼背,万佛山茶文化中心以及舒茶人民公社景区,探访自然生态和人文风情。

舒城的风景究竟什么样?舒城的故事是否动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城寻找答案。(王新兵)

爱茶人的乐园

中国青年报 张敏

百里水墨画廊风景图(百里画廊山水图)(2)

九一六茶园 刘杰摄

“一杯清新绿 一丝兰花香”,这是我对舒城万佛山茶號的印象。不起眼的茶叶用它的口感惊艳了所有人,展览馆里的茶文化知识也让参观者对茶有了更多的了解。学、看、尝、体验等多种方式的结合,让游客有了近距离接触茶、了解茶的机会,这里会是一个爱茶人的乐园。舒城小兰花的味道清香,就像舒城人的性格一样柔和恬静,但泡茶的水需要100度以上,就像舒城人的热情一样,让每个人心里都很暖。

探访龙河口水库纪念馆与龙河塔

中国文化报 王晋军

百里水墨画廊风景图(百里画廊山水图)(3)

万佛湖龙河塔 刘杰摄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当我走进龙河口水库纪念馆,我的心就被紧紧抓住了。难忘从1958年开始,历时三年,百万龙舒人肩挑手推,没用一袋水泥、一根钢筋筑起千米大坝,建造起世界最大人工土坝,前联合国大坝委员会主席托兰称赞其“非常了不起”,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我“跟着奇迹走”,触摸到了在奇迹下诞生的“实事求是、敢为人先、顾全大局、艰苦创业、万众一心“”的龙河口精神,我以为,这才是如今万佛湖景区最为壮丽的一道景观。

龙河塔是为纪念建设龙河口水库大坝而牺牲的英灵们,为庇佑龙舒大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建造的。塔的建筑风格为仿宋式,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高56米,共7层,每层都绘有描述观音修道的彩绘,是万佛湖四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当我攀登崎岖的山路身临此塔之巅,鸟瞰龙舒大地,向南看到万佛山主峰,向北看到龙头塔遥相呼应,甚感欣慰。广袤大地在万顷碧波哺育下如诗如画,这正是:前人筑坝,后人“乘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茶香四溢的舒茶镇

中国经济导报 公欣

百里水墨画廊风景图(百里画廊山水图)(4)

万佛湖捕鱼现场 刘杰摄

这里,因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来此视察,并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指示而闻名天下;这里,用石块人工垒成的“九一六”茶园赫然而立,共16层梯田,总面积达240亩,令人叹为观止;这里,就是安徽省舒城县舒茶镇。红色精神,在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和人民公社陈列馆里,在这方以茶为生,因茶成名,种植着连片茶园的绿色土地上,时刻涌动着,永远传承着。在纪念馆和陈列馆里,一件件整齐陈列着的文物,仿佛在诉说着那个红色年代独有的历史沧桑,在这里,也仿佛感受到了红色历史跃动的脉博,感受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精神的伟大。

恰逢诸多舒茶老百姓在广场上舞狮、扭秧歌、跳广场舞,这些丰盈快乐的生活细节,也从侧面展现了如今舒茶人民的幸福时光。而沿着广场沿着石梯直上,一抬眼便能看到“九一六”茶园的16层梯田,从下观望,层层蜿蜒的梯田,气势磅礴,直上云霄;从上俯瞰,连片铺开的百亩茶园,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宏伟壮观。一棵棵茶树,一枚枚茶芽,在青山绿树之间迎风玉立,拼凑出如诗如画的一片茶海,美不胜收。在山下的九一六茶舍,尝到了地地道道的来自舒茶茶园的舒城小兰花,醇香的口感在舌尖一层层泛开,茶香四溢的感知让记者一下子爱上了这一品相似兰、口感若兰的茶种。如今的舒茶,美丽富饶,多姿多彩,相信未来的舒茶和这里盛产的舒城小兰花也必将愈加闻名,更好更快发展,距离美好的愿景越来越近。

生态万佛湖的晨间渔趣

中国日报网 许楠楠

百里水墨画廊风景图(百里画廊山水图)(5)

万佛湖龙河口大坝 刘杰摄

舒城万佛湖又名龙河口水库,她是舒城人民举全县之力,历时11年时间肩挑手推,没用一袋水泥、一根钢筋筑成的,她是舒城人民用血汗书写在中国水利史上的辉煌篇章,用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来到湖边,清晨的湖面波光粼粼,闪着无数的亮点,像一片璀璨的星空,坐船来到湖中心看到网箱中的鱼儿露出脑袋,湖面上闪出一圈圈波纹,这番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当渔民兜起渔网,鱼儿跳出水面,不禁令人感动于这山水对人的馈赠是多么的珍贵。

近年来,万佛湖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仰仗万佛湖丰富的渔业资源,成为了“中国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不仅能满足广大垂钓爱好者的需求,还能让游客品尝万佛湖鱼宴的美味,旅游和休闲渔业得以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龙河口水库大坝:热血筑丰碑

天涯社区 刘星

百里水墨画廊风景图(百里画廊山水图)(6)

雨中的万佛山 刘杰摄

60年前,六安舒城人民用血汗和着泥土筑就“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坝”——龙河口水库大坝(即万佛湖水库大坝)。6月16日,笔者有幸来到万佛湖景区,倾听大坝建设者许芳华讲述当年自力更生、不怕艰难、改天换地的历史。

龙河口水库,位于舒城县巢湖水系支流杭埠河上游的龙河口。1958年11月开工,1969年10月竣工。水库枢纽由拦河主坝、副坝、溢洪道、临时非常溢洪道和梅岭、牛角冲两座进水闸组成。主坝分东坝与西坝,两坝之间隔一小山,位于舒城县栲栳山与牛头山之间的杭埠河龙河口,总长约1000米,底宽190.8米,海拔高度为75米,坝体共度为33米。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中夯粘土,外砌石块,砂砾坝基和粘土心墙联合防渗,十分坚固,堪称世界奇迹。21世纪初,水库所在地舒城县万佛湖镇开始利用库区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并命名为“万佛湖”。2016年成功晋升国家5A级景区,千米人工土坝,是万佛湖的主体工程,也是万佛湖景区最为壮观最为动人心魄的景观。龙河口大坝,风雨60载,不能忘却的记忆。有史料记载,在修建龙河口水库大坝之前,舒城地区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水灾。每当洪水来袭,冲毁田园房屋,人民流离失所。若逢干旱年景,不仅庄稼颗粒无收,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盼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可以说千百年来,舒城人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如今,许多建设者永远长眠在了这片万顷碧波的山水之间,他们把自己的血肉与信仰筑进了龙河口水库,也把希望留给了后人。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最大的人工土坝依然在春风秋雨、惊涛骇浪中屹立如山。龙河口大坝是舒城人民战胜自然的历史丰碑,也是舒城人民最为宝贵的物质财富。

游历万佛山

中国网 尤紫璇

百里水墨画廊风景图(百里画廊山水图)(7)

万佛山老佛顶

万佛山风景区管理处供图

雨中登万佛山,山中水雾缭绕,云烟升腾,人游仙境中云深处不知处,一行人逆溪而上,山谷泉水相随,狂野奔放流水轰鸣回荡,叠瀑溪流是万佛山自然奇景之一,当天虽是天公不作美,但也并非有遗憾,山野淙淙流水因雨水而气势磅礴,因雨水而震撼。

万佛山将它不逊于黄山之美的奇松、怪石、云海藏匿云烟深处,留下念想于悬念,揭开它的真面还需多次的“朝拜”,毕竟这是万佛之巅,其主峰老佛顶形似弥勒佛朝南而坐,又为大别山主峰之一,周遭山峦叠嶂形同诸佛拜祖,因而得名。

万佛山位于大别山东麓,舒城西南,南与天柱山(1485米)遥相对峙,距六安110公里、合肥140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6.4%,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旅游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目前万佛山的索道已经竣工,一行人率先体验,随索道高度攀升,坠入茫茫云海的感觉其实也很不错,当然,更愿意站在万佛之巅一览众山小,此次就将这美好的期愿留待日后,后会有期!见山见佛,见万佛山!

编辑:李妮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