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碧

阿拉丁神灯电影讲的是什么 父母最高的境界(1)


01

最近重温了电影《阿拉丁》,在感慨这部电影完全还原自己童年的同时,也被电影中的国王惊艳到。

毫无疑问,国王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也深爱着自己唯一的女儿——公主。但冲突在于,在他眼里,公主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一心想让公主嫁给一个有能力的王子,只是为了有人照顾公主,有人管理这个国家的子民。

可在公主眼里,最爱这个国度人民的人只有她自己,她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管理这个国家。但被父亲一次次拒绝。

后来,在经历反派的强大,眼看着整个国家要毁掉,被公主力挽狂澜之后,国王才幡然醒悟,眼前的这个公主,早已不是自己幻想中的那个小女孩,她早已有能力为这个国家撑起一片天。

影片的最后几分钟,国王将国家交给公主,并忏悔道:“我不应该总把你当作孩子。”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们作为父母的现状呢?

总觉得孩子太小,还没到放手的时候,所以,孩子有什么问题,自己冲上去先给解决了;孩子面临抉择,自己两下帮孩子决定了。

我承认每个父母一举一动背后对孩子深深的爱,但父母还是应该意识到,若将孩子只看作“孩子”,那他便永远是孩子。父母需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创造自己的精彩。

正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指出的: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

父母最高的境界,是不把孩子当作“孩子”,放开手,无条件相信孩子。

阿拉丁神灯电影讲的是什么 父母最高的境界(2)

02

不把孩子当孩子,尊重他的意见

因为孩子太小,很多大人,总将孩子说的话当作笑话,甚至用逗孩子来取乐自己。可是每个孩子,却认认真真地相信大人的每句话。这不公平,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通往幸福的教育》中有一句话,父母最重要的是对孩子付出时间、精力、耐心、尊重与爱。

孩子虽然还小,但是因为他们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这个世界,所以,他们那些我们看来天方夜谭的想法,或许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成人的条条框框,他们用自己的想法定义着这个全新的世界。所以,尊重孩子的意见,也是尊重孩子的未来。

12岁的我们,或许还在纠结长大以后是上清华还是北大这类不着边际的问题,然而香港少女叶礽僖,12岁时开发APP,登上TEDx演讲台!13岁时成为CEO。 因为知道学习外语的困难,叶礽僖有了新点子:认为应该有一款属于儿童,用来交流学习外语的APP。 这个创意,让她在创业比赛中赢得了冠军。面对采访,她像一个大人一样,成熟稳重,落落大方。这么小的一个女孩子,她从哪里来的力量? 叶礽僖这样说,她最感激的是父母的支持和信任。 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想法都是幼稚的、不切实际的,但叶礽僖的父母,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尊重并支持孩子的想法的重要性。也许,因为你的不耐烦和不信任,世界悄然失去了一个爱因斯坦。

阿拉丁神灯电影讲的是什么 父母最高的境界(3)

前几天,一名12岁小学生造防雨神奇——自动收晾衣服杆上了热搜,让人感叹现在的小孩子太凶。因为一次下雨忘了收衣服被妈妈批评,便萌生出可以发明自动收衣杆的想法。

家长知道孩子的想法后,没有打压没有否定,而是帮助孩子完成这个发明,孩子也因此在创意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这个孩子获得的,何止是荣耀,更是父母的尊重。

孩子才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他们将重新定义规则。所以,我们不必用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来看待孩子的想法,尝试理解并尊重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02

不把孩子当孩子,给孩子决定的权力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的阅历不够丰富,不知道人生还有很多路要走,所以总担心他们所做的决定无法让他们的人生更顺畅。索性,自己来帮孩子做决定。

可是,我们却忽略了,我们的孩子到底快不快乐?

答案大多数情况下是否定的。武志红老师说:一个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相反,假若自己的人生总是被别人选择,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白活了。

当我们以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为他选择了一条更轻松的人生道路时,我们的孩子,或许正活在痛苦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所以,头发颜色也好,服装搭配也罢,人生道路上,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孩子。因为,没有比他们自己更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更知道如何取悦自己的人了。

就比如教子有方的胡可,就发微博说人生爱好各不相同……

阿拉丁神灯电影讲的是什么 父母最高的境界(4)

配图里,安吉在琴房里苦练钢琴,小鱼儿则拿着烤串站在烧烤架前,而胡可自己眯着眼想睡觉。其实本意是调侃自己,但我们还是能从她的言语中看出她对孩子人生选择的开明。

哥哥安吉喜欢钢琴,便让他“余音绕梁”,弟弟小鱼儿若是不喜欢,便随他去,他喜欢什么,都由他自己选择,或许,做一个烤串师傅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安吉和小鱼儿都是优秀的孩子,这种优秀离不开父母的开明和对孩子本身的尊重。身为父母,他们没有为孩子的人生列下框架,没有逼迫孩子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是“自由发挥”,让孩子选择自己快乐的事情。

这样的父母看似没有追求,实际上,他们做着最聪明的事情,没有人会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有激情。跟随自己的选择的孩子,更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阿拉丁神灯电影讲的是什么 父母最高的境界(5)

正如养育出优秀的女儿的黄磊所说: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黄多多能在二年级时就和爸爸翻译出版作品《圣诞老爸的来信》;三年级时就配音电影《圆梦巨人》……如此优秀的履历,离不开父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尊重孩子的思想。

03

不把孩子当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

中国式父母,喜欢包办一切。臆想中总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需要自己帮助,殊不知孩子其实有能力做好的事,因为你觉得不能,便开始真的办不到。

胡可在谈及育儿经时表示,要适当在儿子面前示弱,他便会学会照顾我,也会学着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适用于所有的亲子关系。当你觉得孩子做不好的时候,总是伸一只手帮孩子,他便真的做不好;但是你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孩子可能会比你想象中还要出色。

正如心理学上著名的“积极暗示”实验:同样的老鼠,若是告诉饲养员这是一群聪明的老鼠,最终培养出来的老鼠果真比另一组的聪明。 这个实验揭示了:当孩子被寄予厚望和积极肯定时,他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如果告诉孩子他是可以的,那么孩子就真的可以。

这方面,刘烨便做的比较好。刘烨和儿子诺一,总被调侃身份调换了。在节目中,刘烨仿佛一个小孩子,撒娇抱怨,而诺一,却承担起安慰爸爸,照顾爸爸的责任。

阿拉丁神灯电影讲的是什么 父母最高的境界(6)

有一次分房子,诺一将好房子分给了别人,刘烨便装哭,说自己也想要好房子。诺一赶紧跑过去拥抱爸爸,拍他的背,安慰他“男子汉,别哭”,还上去为爸爸擦眼泪。这种情形,真的像是父子身份调换。

其实刘烨并不真的说要那个好房子,他只是将自己放在一个弱化的位置,看上去像是“不懂事”,其实却是在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让孩子更强大。

当你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的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一个强大的孩子。

05

法国儿童问题专家洛德 阿莫尔在《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中说,“父母之爱”的实质意义是,逐渐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包括物质和情感两方面。

阿莫尔说,父母占据孩子的生活,应该呈现一个递减的姿态。

聪明的父母,将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

聪明的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

聪明的父母,不把孩子只当作小孩子。

阿拉丁神灯电影讲的是什么 父母最高的境界(7)

作者简介:雪碧,心理学爱好者,爱跑步爱读书。陪万千父母一起成长,欢迎关注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