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棒棒》是退役中校军官何长林(更名为何苦)的13集纪录片作品,何苦2014年在重庆市解放碑附近的自立巷53号,和几位棒棒老人们一起渡过了13个月的时光,以亲自当棒棒的方式来进行拍摄,用最笨拙简朴的方式原汁原味的记录了棒棒们的生活。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1)

何苦的体验生活以他与师傅,一名“资深”棒棒老黄一起在重庆解放碑商圈等活儿开始,到何苦可以自己独当一面,成为小包工头,带领着一群老少棒棒组成的临时施工队,转战各处工地结束。

13集的剧版纪录片,在豆瓣上获得高达9.7分的好评,荣获首届金树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短纪录片奖”,该片2018年7月被改编为电影版上映。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2)

剧版纪录片小成本制作,前期投入只有1300元,何苦自拍、自剪、自说、自配,摄像是月薪2100元聘用的婚纱影楼20岁的摄影师。

这个价位能够聘请得到的摄像,想必也是自学或“野路子”出身,但这样的纪录片能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感动人心,相信只有一点,那就是真实的力量。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3)

相比起那些有脚本、有人设、有拍摄场地、有多样游戏道具和“惩罚”条件、有光鲜亮丽人物的明星真人秀,这是一部要你耐着性子,一边思考着人生,不断自我检讨着的纪录片,不轻松,挺沉重。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4)

棒棒们的每一分钱赚得都没那么容易,微薄的力资和付出的劳动量让人看了不禁同情,但他们的存在即是合理,与其同情他们,不如更多的给他们工作机会,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获得更多的保障,因为这些,才是棒棒们真正需要的。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5)

何苦眼中,自立巷53号的的几个室友都很有特点,各有各的故事,甚至通过他的接触,他发现每个棒棒都有一堆故事。

何苦的师傅老黄,这个带着何苦走上“熟练棒棒”道路的人,是一个地主成分家庭出身的儿子,没读过什么书,40多岁才和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寡妇同居生了一个女儿。

老黄为了养育几个孩子外出做工,却被别人趁虚而入,辛苦拉扯大女儿,已经60多岁了,还在为了女儿还房贷而辛苦地在解放碑附近的油漆店门口等活,他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却不懂得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而适时变通。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6)

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老航,和老黄同病相怜,也是一个被人抢了女人的男人,老航曾经为了想要报“夺妻之恨”,买过三种复仇工具:西瓜刀、三棱刀和弹簧刀。

第一种复仇工具能让仇家一刀毙命,复仇资金一万元的失窃耽搁了他的第一次复仇计划。

第二种复仇工具,老航只想在仇家的屁股上捅一个不好愈合的洞,因复仇资金未筹集到位及答应帮他复仇混混的入狱未能实施。

第三种复仇工具弹簧刀,他只想在仇家身上划个口子,让对方难过一下,准备自己去实践的复仇计划时,却猛然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仇恨已消失了。

老航似乎生来就是一个不适合做坏事的人,收到100元假币,几次三番想要花出去挽回损失,却几次三番地被识破,成功的兑换出假币,还是因为摄像机在旁,女雇主的怜悯及不忍追究。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7)

守着影碟机,滋滋有味地看着《刘三姐》《新白娘子传奇》的老甘,是个从来没享受过女人滋味的老光棍。

算命先生说他到了60岁就会转运,风光发达,他就真心地相信,带着发大财、做大事、娶队长女儿当老婆、风风光光办大寿的希望,乐呵呵的看着影碟机里的刘三姐、白娘子。

老甘好好地活到60岁,和流浪汉老金搭伙奉行着AA制,被老黄嫌弃邋遢藏起电饭锅线,他可以用“热得快”在盆里炖肉吃,帮人摆摊计较着只负责摆摊不想洗碗。

老甘和老金面临自力巷53号拆迁,最后一坛合资购买的大米也要AA制贯彻到底,用杯子你一杯、我一杯的分割清楚。看到安贫乐道等待60岁转运的老甘,不禁就会想到民国才女张爱玲的名言。

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8)

自力巷53号居民中的赌神、食神河南,腿部有轻微残疾,没有身份证,食量惊人,赌桌常客,爱看报纸,言语诙谐,行为乖张,身上具备了网红的各种潜质。

河南的名言:“正在战场上,没有子弹了”充满着赌徒式的哀怨,眼神中释放着赌徒特有的亢奋光芒。

在普通人的眼里,河南的这种状态,在社会生活中可能寸步难行,但河南居然有吃有住,即便拖欠9个月房租,即便多处借钱受拒,也未流落街头,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9)

大石,可能是棒棒届励志的代言人了,面容坚定平和,是自力巷53号以及其他几个群租房二房东。

大石懂得利用资本扩展家庭收入,在群租房被取缔的风口浪尖,也能够放下身段和老婆重新跻身棒棒届、涉水工地行业,颇有八旗“出则兵,入则民”的风格,因此他能够在女儿考上大学、自己获得退休金资格的时候在饭店大办酒席,宴会亲朋。

大石过上了其他的老年棒棒不能企及的生活,他也是何苦心里最喜欢的棒棒之一,遇到挫折和坎儿,大石懂得让自己绕过去,与时代和解共融,让自己的基因成功延续下去。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10)

何苦的眼中,棒棒是一个逐渐消亡的行业,佝偻老去的背影,渐行渐远的脚步,微薄的力资,通过和棒棒们近距离接触的13个月以及后续的走访,他也被棒棒们这些底层人民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所感染着。

生活中总还是充满着希望的,“大寒之后,必定立春”,何苦身上散发出退役军人和行伍生活留下的深刻印记。何苦的剧版纪录片卖断版权,只卖出2.6万,目前视频平台点击量虽高,但收益与他无关。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11)

改编的电影版评价口碑不高,想来也让他颇受打击,但他成立的重庆何苦影视传媒公司显示在业,让人看了,心中宽慰,想来能做棒棒十三个月的人,一点点唾沫星子是淹没不了的,相信深入过底层,低到过尘埃的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开出绚烂的花来。

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何苦遇到熟人(最后的棒棒大寒之后)(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