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习俗大全及讲解 丧事有三大要点(1)

丧事以丧礼为规范,以习俗为操作规则。从程序和内容上讲,丧事分为三大部分,也是三大构成要素,即丧、葬、祭。

通俗而言,"丧"是规定活人即丧事参加人包括逝者的亲人家人、亲戚亲属、上司僚属、同志同仁、朋友熟人、邻居街坊等,在丧期内的礼仪规范和行为要求。"葬"是规定死人即逝者本人的在安葬规制上应享待遇和位份。"祭"是规定丧期内活人与死人之间即丧事当事人与逝者之间通过特定礼仪而相互沟通联系的中介仪式。三者之间,"葬"定规格层次,"祭"定礼仪形式,"丧"定位份关系。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1、关于"丧"。所谓"丧",核心是丧服制度,也是丧礼的核心内容。丧服制度即"服制"。中国古代亲人亲戚亲属等人际关系的层级等级、远近亲疏等,就是通过丧服制度规范的。丧礼是中国宗法制度几千年的重要载体,"服制"是核心。

丧服制度具体又可分解为服饰制度、服叙制度与守丧制度。服饰制度是亲属关系的外在符号标志,也是丧服制度命名之发轫,即"五服"的设定和分类,包括丧服的材质、做工、款式、套式,以及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个等级要求。服叙制度是丧事关系人的内在等级序列,也是丧服制度的主干部分,即"五服"分类的标准和依据,即丧服种类与丧事参加人的对应关系,是确定家庭人员关系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守丧制度是丧事关系在等级划分上的外在行为规范,即"五服"人员的居丧要求,也就是丧服制度的伦理目标。

2、关于"葬"。所谓"葬",大致可以分解为葬式制度和墓式制度。所谓葬式,是指逝者与安葬相关的丧事待遇包括层级、等级、式样、规格等,如服饰穿戴、沐浴饭含、志石、明器、棺椁等标准要求,以及祭奠吊拜的礼仪档次和层级等。所谓墓式,是指陵、墓、坟等的规格,如墓地的占地面积,墓室的空间大小及结构,封土和坟堆的高度和形制,还有神道、碑刻、墓柏等要求等。

3、关于"祭"。所谓"祭",是指丧礼之祭,即丧期内的祭祀活动。从丧事前期的初终、招魂、沐浴、饭含、小殓、大殓、朝奠夕奠、动柩朝祖、发引、路奠、及墓、下棺,到丧事后期的反哭、复吊、虞祭、卒哭、小祥、大祥、禫祭等,每一个丧事程序,都必须举行特点祭祀仪式。

丧事习俗大全及讲解 丧事有三大要点(2)

中华文明五千年,一脉相承,不绝如缕,在世界历史上独树一帜,绝无仅有。中国人将中华文明如此大的时空实体延续至今,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以中国文化武装起来的中国人。

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点:在理性方面,清醒冷峻、务实求真、事业功业至上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性,是中国人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情感方面,礼义廉耻,智勇仁善,中庸和谐,温情脉脉,是中国人始终保持高度凝聚力、向心力、组织纪律性的根本保证。中国文化还有一个中心,即只要中国有一个不是十分坏的政府和皇帝,中国人就能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祖宗文化是基本特征。祖宗文化蕴含着中国人的家国理想,包括家庭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这是中国人做人的基点,也是家庭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基本手段。丧事活动,蕴含着中国人的人文意识和心理情感,是中国人精神归属的根本渠道,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点。

丧礼和丧事,是祖宗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复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要培养人们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观念,请从丧礼开始。什么"二十四孝""弟子规""孟母三迁""司马光砸缸"等,统统不值一提。

丧事习俗大全及讲解 丧事有三大要点(3)

,